分享

重阳节,南阳老人画“重阳”,这些重阳传统习俗你都知道吗?

 看那栀子花开 2015-10-21
今天,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 因 “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 重阳节之于南阳,不仅是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也是一个可以入酒、入诗、入画的节日……在这个重阳节,让我们读一读重阳文化,品一品重阳民俗,一群南阳老人也拿起画笔话“重阳”画“重阳”,飘香的翰墨就着菊花酒的甘甜…… “重阳”,从春秋走来 《易经》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形成于春秋战国,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沿袭至今。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说法。”南阳民俗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白万献介绍,《续齐谐记》载,汉代桓景随师游学多年,一天老师告诉他,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自此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易经》中“九”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重阳”是“二钢相逢”而相克,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是为了“解厄”,重阳习俗由此而来;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于九月九日的这天带人登高,倍感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于是认定“九月九日”为吉日,此后逢此日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之,形成习俗。 重阳节,文化的节日 今日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即老年人的节日,这一天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代表节日,由此形成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重阳文化。 南阳的重阳文化源远流长,重阳节时人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民俗,一直沿袭至今。“西峡县是重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白万献说,据记载,因这里重阳节俗盛行,菊花山名声远播,因而专设“菊潭县”长达250年之久。李白、孟浩然、杜甫、苏轼等诗人都曾到西峡登高赏菊,金代大诗人元好问曾在西峡任县令,留下与重阳节相关的诗词歌赋数十篇。在西峡县,以“重阳”命名和与“重阳”相关的地理标识多达20余个。重阳镇重阳寺现存的“天子万年碑”和“恭李氏瓦”,也是重阳公主之母李娘娘在此生活,当地重阳文化传入古代宫廷的有力佐证。在重阳镇一带,民间至今仍有“薛礼斩魔”的传说…… 最美重阳,如诗如画 国画 荷香宜寿 木易 国画 菊香重阳 张贵珠 国画 菊酒万寿 赵河 国画 登高就菊酒 李宝玉 深厚的重阳文化底蕴,也影响了南阳这座城市,尊老、敬老、爱老之风在南阳颇为盛行。南阳的老人们在享受幸福晚年的同时,也追求起雅致生活来——国学、书法、国画、诗词及古琴、板头曲等,都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他们用自己的态度、认真和努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晚辈,影响着社会…… 在这个重阳节,一群热爱画画的老人们拿起了画笔,挥毫泼墨、挥洒丹青,品读“重阳”记录“重阳”。他们的作品,或许不够雄伟奔放,但读之观之,感之悟之,可以感受到老人们对生活的无尽热爱……今选发部分作品,与老年朋友们共分享…… 重阳,这些传统习俗你都知道吗? 重阳习俗,不只登高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祭祖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这一天,广东人称“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 敬老   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人们要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 赏菊   重阳日,历来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佩茱萸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重阳美食,传统地道 饮菊花酒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并用来酿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中医证明,菊花药性甘寒微苦,有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之功。菊花酒虽达不到“令人不老”的奇效,但它确有清热解毒、明目祛风、平肝疏肺、益阴滋肾的药用价值。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此外,上海的松糕、蜜糕,福州的九重稞等,也是重阳节时人们品尝享用的佳品。   吃羊肉面   重阳节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羊肉性温,益气补虚、温中暖下,治虚劳羸瘦、腰膝酸软、五劳七伤。在《本草纲目》中,羊肉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秋冬食用,可收进补防寒的双重效果。   陕北有不少以荞面羊肉为主料的著名小吃,比如羊肉臊子饸饹、羊肉荞麦面等。而陕北人过重阳节更是要在晚上享用荞面羊肉。 重阳时节,这样养生 当心秋燥   燥为秋令,易伤津耗液;同时,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应对秋燥,应少吃辛味的葱、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养肝气。这个季节,喝粥可以减轻人的胃肠道负担,对消化也有帮助。   温暖睡眠   睡眠是养生的重头戏。秋季夜里凉风习习,很容易受到“贼风”侵袭。若“贼风”吹在熟睡者的头面部,翌日清晨就会感觉偏头痛;“贼风”吹在腹部,则会引发腹泻;“贼风”吹在暴露于外的肢体,还会使肌肉处于紧张性收缩状态。因此,这个时节,入睡时一定要避风寒而卧。另外,秋季气候干燥、风力大,汗液蒸发快,容易使人出现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 避免盲补   秋季是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现在,社会上各类养生与健康的科普文章很多,然而有些观点并非适合所有人。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很多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 起居有常   换季时节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   老年人骨质较脆,是骨关节病高发人群。如果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他们尽量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注意保护骨关节的健康。 心情开朗   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容易因景触情,产生忧郁、烦躁、凄凉、垂暮之感。老年人情绪不畅,更会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诱发多种疾病。子女们应多跟父母唠嗑,多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