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点穴位治颈椎

 荷叶的图书收藏馆 2015-10-21

刘先生今年五十岁了,是一名内科医生。二月初,刘先生找我看诊,他说这几个月来,每次在办公室坐久了,就会颈酸、右上肢麻木、怕冷、酸沉坠痛,吃了一些药,不仅未见明显好转,且逐渐加重。

我给刘先生做了个检查发现:57颈椎右侧棘旁压痛明显,叩击后麻痛可放射至手指,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击顶试验阳性,右手拇指桡侧感觉消失,右前臂皮肤粗糙,前臂肌肉萎缩,右上肢喜暖恶凉。

我请他给颈椎拍了张X片,片中可以看出46椎体后下缘示有骨质增生,第四椎体前下缘亦增生,45颈椎间隙略有变窄。

我告诉他这是颈椎病,发病原因是久坐办公室、写病历、打字等,使颈部经常处于“挺直”状态,导致颈椎慢性劳损。

刘先生怀疑地问我:“颈椎病?

“对,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神经受压或刺激而出现的症侯群。其病因较多,常见有颈椎肥大性关节炎、颈椎间盘突出或变性、椎小关节功能紊乱等引起颈神经根或神经干的刺激与压迫。一般地说5667颈椎为好发部位。”我仔细解释道:“中医上,此病的治疗以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滑利关节为主。”

我给刘先生做了一番治疗后,教了他一套点穴疗法,每天两次,每次30分钟,五天一个疗程,休息2天后继续。

1.点穴:

(1)指甲根:掐指甲根35遍。

(2) 上肢36条刺激线及颈、胸部刺激线:轻点上肢36条刺激线及颈、胸部刺激线23遍。

(3)痛线、痛点:沿痛线走向轻点23遍,由轻到重按拨痛线、痛点35遍。一般体位治疗后,再取受限姿势治疗。

(4)拔颈:医者一肘关节屈曲,扶抱患者枕部,一手扶下颏部缓慢用力向上提拔,胸锁乳突肌和骶棘肌间压痛明显者,可一手抱患者枕部提拔,一手以拇指按压两肌之间痛点(图4-24)。

(5)扭转头颈:参照落枕点穴方法(4)和扭转头颈法复位治疗(椎体间骨赘增生已形成骨桥、椎间孔明显增生性狭窄者慎用或禁用),疼痛严重者,严禁扭转,可采用拔颈法。

(6)扳颈:颈板、颈歪者,可一手扶患者颈部,一手扳患者头部,至头颈侧歪受限时,突然用巧力一扳,当听到响声为好(图4-25)。颈歪者应向对侧扳。

(7)经以上治疗神经根仍有刺激症状者,尤以咳嗽时明显者,可以拇指咳嗽时按压痛点,一咳一压,按压数次。

(8)拉臂:肩臂痛明显者,医者可双手向上提拔患肢(图4-26)。

(9)轻点上肢36条刺激线及颈、胸部刺激线23遍。

2.其他治疗:扭转头颈部治疗后,在35天内症状可加重。转颈时应缓慢,注意低枕,平卧休息。可结合理疗、中药外敷、热敷等。

刘先生问我:“为什么点穴可以治疗颈椎病呢?”

我回答他:“点穴治疗颈椎病可解除颈神经及脊髓血管、交感神经的压迫,并能镇痛、解痉、加强组织的适应性和耐受力,增强肌肉、韧带的支撑力量,因而可使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消失。

刘先生用心学会了点穴疗法,坚持治疗一个月后,找我复诊,除右前臂稍觉酸胀及右上肢无力怕冷感外,其他症状体征均消失。我让他继续坚持治疗,三个月后刘先生就痊愈了。

【小贴士】颈椎长期过伸性或屈曲性劳损的患者亦发生本病,一般初起时感颈部疼痛,为钝痛或酸痛,或沉重酸楚不适,或如刀割,或灼烧样疼痛。疼痛可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尔后可反复发作,有轻有重。疼痛可放射到头、耳后、眼后、颈、背、胸、上臂,还可沿前臂放射至手和手指。患肢抬举及握物无力,病久可见肌肉萎缩。患侧多汗或汗闭,感受外邪可有痹症表现。脊髓受压可出现下肢痉挛性瘫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