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不再显示此广告
本帖最后由 TOMSONJI 于 2015-10-14 14:41 编辑 本文是【成长的烦恼】系列文集第十六篇。在写完了四篇云南红塔集团玉溪烟厂的几大名将的成长历程之后,本帅挥师东北方,继续回到江苏大地。今天为诸位带来的两款香烟是由江苏中烟出品的南京(佳品)香烟——14mg焦油量的无字版本老佳品和11mg焦油量的大字版本新佳品。敬请欣赏,欢迎指正。 老佳品当年的零售价格不知道是不是14元/盒,大字佳品目前的零售价格是15元/盒。依旧根据出品方名称、焦油含量等推测,老佳品的出品时间约在2007年左右,新佳品的出品时间约在2013年左右。相距近6年的间隔,算上中间的小字版本,这两位也是爷孙关系。 ![]() 佳品南京,又称紫南京,区别于目前零售价格为12元的红南京。这两款的名字,我一直搞混。直到今年年初,才彻底记住各自的小名。红南京又称特醇南京,和佳品一样,在本县城各个烟酒茶超市、副食商店等都有销售。但就我所观察和了解到的现状来说,红南京的销售量远远高于佳品南京。曾经问过一家烟店的老板关于这两款南京的供求情况,他说每次从烟草部门订烟,都是3条特醇,1条佳品。而就烟民购买的情况而言,更是很少有人问及佳品。文中的这款老佳品,本县当年有没有销售,我不清楚。小字版本的我也没有看到过,只是大字版本的曾经购买过2盒,文中这款大字佳品是第2盒。大字的特醇红南京,当走进商店不知道该买什么香烟时,往往我都会选择它。 文中这款老佳品,忘记是烟友赠送还是购买于论坛会员。7月份曾经打开过一盒也是无字版本的南京,想不起来是佳品还是特醇了,因为盒子扔在半路上。大字版本的特醇红南京,喜欢它的香气,尤其是细闻时,那股沁入鼻孔而痴迷的香气。它的香气接近苏烟软金砂的香气,但又不完全相同。虽然芳香的气息存在,但大字的特醇红南京烟气有些稀薄,吸食起来,很不过瘾。过往在抽它的时候,我都是大口用力地吸,几口后就扔掉了。 ![]() 两款不同年代的佳品南京的烟盒包装色调完全一致,都是暗红色。而且饰以六面体边框的造型也相同,笔者看来,应该是明城墙的形状。而烟盒上图案与文字,两款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具体的差别之处,我就不再细说,图片还算拍的清晰,读者可以自己对比观看。 ![]() ![]() ![]() ![]() ![]() ![]() ![]() 大家注意看翻盖后露出的锡纸上的图案,二款是不同的。大字版本上的江苏中烟的图标比较常见和熟悉,而无字版本上的只有图案,没有拼音字样。想必是之前江苏中烟的标志。 ![]() 当我各自抽出两款的烟支,对比观看时,我有些糊涂。因为无字版本的烟支整体造型,与大字版本的特醇红南京的烟支是一模一样。我立即去论坛烟库里查找了其它版本的佳品图片,发现小字版本的烟支造型与大字版本的一样,就是文中这款大字佳品的烟支。而不管是无字,还是小字及大字版本的特醇红的烟支,则均一致,跟文中这款无字佳品的烟支完全相同。难道是此盒无字佳品在生产时,误将特醇红的烟支装在佳品的烟盒里了?我立即否定了我这个有些不可能的想法。想必是先期的佳品红的烟支就是这个形状吧。因为烟库里没有无字佳品的图片,没有办法考证比对。这也是我标题之所以用拨云见日,还是乌云遮月半点星的原由,因为我迷惑于无字版本烟盒与烟支的迥异性,以及佳品特醇两款南京香烟的藕断丝连的关系。 无字版本佳品南京的过滤嘴长度为28mm,大字版本的为30mm。细细观察,两款过滤嘴纸张上都有一排细密的降焦线存在。论视觉上的喜欢感,还是无字版本的过滤嘴耐看,因为我一直不喜欢非传统的过滤嘴造型。 ![]() 仔细对比两款的烟丝,发现无字版本的紧密程度,明显要好于大字版本的。以前在写其它成长的烦恼系列主题贴时,没有刻意去比对新老不同时期香烟的烟丝填充状况,但绝大部分都是无字版本的烟丝紧密程度要好于大字版本。还有过滤嘴长短的因素,也决定了卷纸内烟丝的容量多少。 ![]() ![]() ![]() 无字版本的卷纸尾端,有数字168字样,与特醇红南京卷纸上的数字编码一致。而大字版本佳品的卷纸上则没有数字编码。 ![]() ![]() ![]() 抽出一根无字佳品,细闻了下卷纸的气息。虽然此版本存世至今时间相对不算很长,但闻起来,气息也不是很明显了。基本上是淡淡的烟草原始气味,而无苏系香烟特有的醇香气息。这使我想起了上周吸完的大字版本特醇红的嗅香气息,相比文中这款无字佳品,特醇的醇香气息很浓很持久。这也是我偶尔购买大字特醇南京的原因之一,喜欢闻它的烟纸,而不太喜欢吸食的过程。接着抽出一根大字佳品闻香,味道要比无字的浓郁很多,基本上与大字特醇红的香气一致。这种香气,也存在于绝大部分南京香烟的身上。 ![]() ![]() 点燃无字佳品。我靠!初口的气息着实令我大感意外。喷出烟雾之后,口腔里的回味实在是太香太舒服了!这种感受怎么形容呢?我不知道读者们经常吃咸鸡蛋或者咸鸭蛋与否,我刚才口腔里唇齿舌的味觉,就是有如吃了一口腌渍得很到位的咸蛋,满嘴的咸香气味,刺激得味蕾何其舒服!也许是此款开头时的口味如此,或者是我口腔里因午饭后残留于牙齿间的实物气味还未完全消化干净所产生的这种气味,接着再吸入,喷出烟雾后的回味,就没有这样令我诧异的感觉了。接着吸入的几口,唇齿间溢满的都是浓郁的糊香气息,仅次于我所谓的咸蛋香味。无字佳品的烟丝燃烧速度很缓慢,但烟气绝不稀薄。每口的吸入量,未受过滤嘴纸上的降焦线的影响,都很浓郁饱满。虽然是14mg焦油含量,但烟气非常柔和,非常细腻。过鼻与过喉时都很清柔,入肺大循环过程,除了达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感之外,呼出烟雾后,整条呼吸道那种优质的享受,是非常优秀的。 ![]() ![]() ![]() ![]() 不得再次提及一下大字版本的特醇红南京。我在吸食它的过程中,烟气显得很稀薄。吸了几口后,就感觉烟气接连不上,有滞阻的现象产生。而且烟丝燃烧散发出的气味,也没有这款无字佳品芳香。入肺大循环的感受,也不如这款佳品来的酣畅,来的满足。但综合感受上,两者似乎有着极其的相似性。这也使我一头雾水。想拨开笼罩在我心头的,关于它俩之前烟支的一致,味道的形似等疑问,却始终还是乌云遮月,只能看到点点的星光闪烁。 ![]() ![]() ![]() 5分钟之后,接着点燃一根大字版本佳品南京。吐出初口的烟雾,口腔之中的感受也是很好。仔细咂下舌头,似乎有股微甜的气味产生。接着吸入一口。飘散开来的烟雾中,那股芳香的气味很明显地传来。可能是新近生产的香烟,抑或是焦油含量相比无字佳品低的缘故,大字佳品的回味非糊香,而是人工调香稍占上风的味道,烟草本香显得要弱一些。它的烟气比较淡些,而烟丝的燃烧也很旺盛。待到吸食至中段时,烟气的醇和度开始下降。呼出烟气后,细品味道,芳香感减弱,烟气中的杂乱性和飘散性时而显现。整体的醇厚度已经比不上无字版本的了。尤其是吸至近过滤嘴端,大循环后,明显感觉到烟气的乏力和无味,空洞感骤增。但是大字佳品的烟气也非常柔和,过鼻过喉时,与无字版本一样,轻柔而舒服。 ![]() ![]() ![]() 如果拿大字佳品与大字特醇相比,佳品烟气的柔和度强于特醇。吸食之前的闻香感,二者都很优秀。特醇的烟气没有佳品醇厚,饱满度也不及佳品。也就是说,无论是从价格上,还是从综合口感上,大字佳品都要优于大字特醇。想不明白为什么佳品在本县城的销售量远远不及特醇,仍然一头雾水。 ![]() ![]() ![]() ![]() 吸完文中这两款不同年代的佳品后,可以为它们下一个结论,两款都很优秀。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两款都各有千秋。无字佳品优在吸食中醇香的味道,大字佳品胜在柔和的烟气。只是大字佳品耐力不足,有些高开低走,虎头蛇尾的态势。不过还好,没有其它一些大字版本香烟与它们先祖过大的差距,南京佳品的成长之路,还算顺畅。阳光雨露滋润是必须的,偶尔疾风骤雨的侵蚀也很必要。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得彩虹?正所谓欲成大事者,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夫,之后增强坑压性,成为真正的好烟。 ![]() 最后,还是有些疑问于无字版本佳品的烟支为何与大字特醇一样,希望知道的朋友们告诉在下。 期望江苏中烟前路永远光明,祝福南京香烟越做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