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阳 登高 浙西最美的两条古道,难度低风景美,错过会伤心

 lemon0520 2015-10-21

重阳 登高 浙西最美的两条古道,难度低风景美,错过会伤心

原创 2015-10-21 郑剑瑾 程露 悠游天下

野在衢州

yezaiquzhou

仲秋前后,篱笆上的丝瓜老如篾篓,藤头的南瓜非但结不成果,黄花也一一凋垂,因为稻子已经收割完毕,梯田也不再是灿黄喜人的模样……你不难发现,这时的田园风情似乎略显单薄了。


于是在重阳这天,除了遍插茱萸,除了菊花和酒,我们还需要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这发端于古代宫廷的习俗,如今是游人亲近自然最为妥帖的一种方式。在浙西衢州,当近地面的野趣悄然流逝,无人照料的山茶却在山峦开得极具雅兴,漫山枫叶铺张起一袭红帐,蒂落在石阶上的野栗则成了末班的秋实硕果。


唯有登高,方能拾得这些意外之喜。


今天重阳,上周,悠游君去衢州给大家走了登高线路,从时间到线路到吃饭和住宿,一应俱全。悠游君的小伙伴,可是硬生生把自己走残了,我们这么拼,就为了能让更多的小伙伴知道这份攻略,所以,看完记得转给小朋友们一起看呦!


Day1:杭州——衢州——衢江东坪古道

自驾线路:杭新景高速——龙丽温高速——龙游北互通下——龙游支线——东坪方向——峡东线


海拔:500米左右

登山时间:半小时内可以至山顶平台


当地消费:农家乐吃住一天,一般不会超过100元

适合人群:8岁儿童至70岁老人都适宜

注意事项:登山时间不长,建议只要带上水就可以,由于台阶比较湿滑,一定要小心缓行


从衢州市区出发到到东坪山脚下路程40公里,大约需要45分钟的车程。到达山脚下,透过稀疏的树叶,洒下点儿花花太阳,微风时而从峡口那面拂来,不冷不热,耳闻啁啾不休的鸟语,空气里弥散着晚桂的馨香,四周的山谷里幽静安宁,感觉真的好极了。


来接应我们的是东坪村的副书记郑黎荟。郑黎荟很年轻,2008年大学毕业到峡川镇当大学生村官。“我们走吧,今天太阳好,一会古道上应该很漂亮,如果你们11月份来更好,漫山遍野的红枫叶。”东坪村的唐朝古道有1118级台阶,这几年,郑黎荟每天在这条道上山下山,“村落是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一段老百姓自己的历史”。郑黎荟用信念和行动来证明保护好古村落的决心。


古道从东坪山脚下起,总长约1500米,青石板古道蜿蜒盘曲伸向山顶。古道两旁是古树群,参天古树有香樟、红枫、桂花、檀树、银杏等,树龄基本都在800年以上。郑黎荟告诉我,一般的古道都只有80厘米宽,最多1米,这里的古道却有2米左右。“据说武则天在位时,一批李氏宗室外迁。唐高宗李治的第七个儿子李烨,从长安远避福建古田长河的麻团岭。唐中宗时(705~710年)又从麻团岭转迁峡川东坪。为便于进出,修建了这条东坪古道,所以当地百姓也称这条为唐朝古道。

这一段历史,不像其他地方的很多掌故轶事,仅是口耳相传,带着民间文学的色彩。它在保存至今的李氏宗谱史料上,记载得明明白白。



一株一株姿态优雅的古树,形态各异地以自己的风姿耸入云空,细细辨认,有红枫、白果、檀树、桂花树,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棵一棵两三个人抱不过来的樟树。有的伸出虬曲的长臂,有的舒展其粗壮的雄姿,令人忍不住伫立树下,享受着古道上的宁静。



上了山顶,眼前豁然开朗。蹲在村口柿子树下晒太阳的狗,远处稻田里三三两两割稻的村民,提着篮子路过的大爷善意地朝你微笑。此时此刻,真想闭上眼睛,双手举到头顶,朝着空旷的山谷大喊一声:“我来了!你好吗?”



东坪村以“三古”(古道、古树、古民居)“三红”(红柿、红枫、红辣椒)闻名远近。红柿是东坪的著名土特产,村边有一棵柿子树王,需要3人才能合抱,据说树王最高产量达1000多公斤。



在郑黎荟的强烈建议下,我跟着他穿过村里的陈列馆,左拐上了台阶,一间不起眼的小偏房里面,有一锅热腾腾的豆腐花。打上两勺,加酱油、榨菜和葱花,略微搅拌后入口,那种鲜嫩爽滑的口感在时隔几日后,坐在电脑面前的我依然记忆尤深。




古道所在峡川镇的副镇长叶云知道我们的到来,特意从镇里赶了上来。“东坪村不大,拢共200来户人家,这几年乡村游发展迅速,全村已有15家农家乐,来的游客只要花一点点钱就能玩好、吃好,尤其是农家乐土菜方面,人均30块的标准就可以有鱼有肉了。关键肉是村民自己养的土猪肉,蔬菜也都是自家门口采摘,绝对绿色。”叶云信说。


垂涎欲滴有木有?


Day2:衢江——江郎山——仙霞古道——杭州

自驾线路:黄衢南高速南连接线——京台高速公路——江郎山出口下


海拔:主峰海拔824米


登山时间:整山游览下来需要3个小时左右。


适合人群:中青年

适合开展的户外活动:登山大赛

当地消费:山上消费有点高。农家乐人均消费100~200元/人。



站在江郎山的登天坪,睥睨四周,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仰天大喊,山风携我的叫喊声撞击在一线天的崖壁上,顿时激起连绵的回声……

多少次翻阅照片后,我终于来到了这座丹霞奇峰——江郎山。
驱车进山,只见对面的高峰渐渐地低矮下去,而两山之间的深谷已缥缈不见底了。我们面面相觑:江郎山竟然是以高山为基座!

午后的阳光,在山里显得有些凉意。阳光从三爿石侧面照射下来,透过它们腰际的薄雾,四散开去,好似为它们镀上了一层佛光。三爿石的雄姿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若不是抬头再抬头,你是无法看到郎峰的全貌的。拾级而上,穿过“八仙会”崖洞,我们直奔一线天而去。

一线天位于亚峰与灵峰之间。远远望去,两峰崖壁陡峭平滑,高近百米,无从攀爬。两壁之间夹有一小道,宽约四五米,人工砌有一条台阶而上。有山风从中穿行而过,让人凉却一身汗水。待穿到峡谷彼端回望,只见山下火烟缥缈可见,令人产生武陵渔人穿过石洞将去世外桃源之感。

过了一线天,再往上便到了登天坪。这里是一块山间平地,供人休息,也是一个中转站,既可由此往上登郎峰之顶,也可由此转从灵峰与郎峰之间小道而回走。由登天坪仰望三峰,因是丹霞地貌而形成的奇峰,三石之中少林木,只有山顶挑着些稀疏的草木点缀。原来三峰均由岩石形成,坚硬无比,少有风化的泥土,自然草木稀少。
返程游客林洁告诉我们,此去郎峰山路全靠人工在崖壁上一锤一钎地开凿出来,狭窄而陡峭。驻足眺望全是惊喜,群山连绵,满山翠竹在谷间弥漫的淡雾中透出浓浓的绿意,与江郎山裸露的黄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阳光下愈显诗情画意了……


仙霞古道


海拔:1413米

登山难度:★★

登山时间:往返1.5~2小时
适合人群:所有人群
当地消费:民风淳朴,不用担心宰客现象。农家乐人均消费40~80元/人。
注意事项:古道保留原始石路,有点小滑。看风景的同时要请注意脚下。

浙江西南部的仙霞古道(古称江浦驿道)是一条沟通古代钱塘江流域和闽江流域这两个富庶地区的交通要道,其位于浙江江山和福建浦城之间,全长约120公里,其中江山境内75公里,浦城境内45公里,因纵贯仙霞岭而得名。


读书那会儿,同窗好友就是福建浦城人,所以去过浦城寻找古道,遗憾而归。因民国初年公路修建后,古道或被公路占用,或被遗弃,目前仅有江山保安至小竿岭一段(即仙霞关前后)尚保存完好,已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据说,仙霞古道最狭义的说法指的就是这段,也是我们走的这段,雀跃极了。

上古道的路途,经过一片竹制品加工厂,地上铺着青绿色的竹片,乳白色的“竹签”被规律的摆放,晒着太阳,好不惬意。
“我们这里竹子很多,所以就利用起来,也算是特色了。”劳作的当地村民告诉我们,竹片是拿来做竹席的,至于我口中的“竹签”就是我们常在饭馆里看到的一次性筷子。
到达仙霞关,这里素有“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共有四道关门,东北和西南各两关,皆以条石砌成,建在两山夹峙的危岩陡壁之隘口中。
“从小听这里的故事长大,很热闹。”当地的一位80多岁的老人坐在保安乡自家的店铺口像一位“传士”讲述着……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商贸货物在清湖舍舟行陆之后,仙霞古道上的主角毫无疑问便是那些“挑浦城担”的挑夫了。这些挑夫都有一个标准的行头:头戴竹笠,脚穿布袜、草鞋,小腿上紧紧地打着绑腿,用官方注册的扁担、担拄和箩筐,日夜吞吐着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货物。
如今,仙霞古道早就完成了自己交通要道的历史使命。古道上,再也不见当年那群肩挑手扛挥汗如雨的汉子们,只有那时不时出现的全副“武装”的驴友们打破山野之间的宁静。

曾经海上丝绸之路的陆上运输枢纽,曾经繁忙的商旅之路,曾经的兵家必争之地。古道处处埋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当曾经的繁华与狼烟消失殆尽的时候,作为历史的见证,巍然屹立的仙霞关,每一阶石步,每一处痕迹似讲述着以往的故事。
古道两侧都是竹林,秋风凉爽,吹的竹林沙沙作响,在不见人烟的山间,不知不觉经过了四座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