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熟食店的成名之路

 眼睛的名字 2015-10-21
  “东坡肉没了,赶紧补菜啊!”大老远没见人,就先听到亿长御坊的老板朱亿长拉开嗓门,张罗菜色。

  从小在南门市场长大,朱亿长先是帮父亲顾杂货店,后来试卖熟食闯出口碑,进而改卖熟食并将熟食店名改为“亿长御坊”。

  未接受过正统厨艺洗礼的朱亿长回忆,七岁那年母亲过世,为了帮不吃外食的父亲张罗三餐,小小年纪的她成了家中主厨。

  而习得一手好菜,则要归功于邻家江浙太太,每次煮菜总想起她,要她在一旁当小帮手。

  来到“亿长御坊”,朱亿长的摊子就像个集各家大成的名菜店,舍不得花钱买衣服的她,酷爱到处吃美食,然后把名店主菜发扬光大,“哪儿有好吃的,我就上哪去,再贵也不手软!”朱亿长透露。

  上名店吃过的菜,她不但过目不忘,回家立刻试做,而且还要煮得比名菜好吃,她和目前担任主厨的儿子黄志豪最大的乐趣就是研发新口味。

  别看朱亿长如此风光,六十年来,朱亿长可是经历了多次人生从零开始︰母亲罹癌,求医过程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政府推出的福利社抢尽风光,让杂货店几乎开不下去;意外的火灾烧光了所有家当;朋友以高利贷骗光她所有的积蓄…还有她不愿再提起的,老员工的背叛。

  朱亿长说大陆新娘“认命了,我不怨天尤人,就是自我反省,我相信每一个从零开始,都是老天爷特别的安排,要我增长智慧,要我学会老实靠双手打拼!”

  坚持口味,老板亲手调教厨子,面对规模愈来愈大的熟食事业,朱亿长有一套管理哲学,除了所有厨子都由她亲手调教,绝不用名店厨师,从食材采买、洗菜、备料、烹调到上菜,精细分工,还不忘把利润给员工分红。

  个性的朱亿长光是洗菜,就不惜成本请来多位员工处理;至于菜料的要求,更是五星级的规格,超大乌参、巨无霸虾仁,令人看了咋舌,买食材给现金,品相不佳就退货,她的豪爽与直接,让供应商也都乐于配合。

  去年底才操劳成疾进了医院的朱亿长感叹:“早已不是为自己做生意,为的是照顾众多老顾客的胃,不久前一位老客人叮咛我:“亿长御坊,可是我们家的厨房,不准罢工啊!”

  有的客人送维他命要她顾健康,有的客人担心她忙到忘了吃饭特别提蛋糕来;朱亿长说:“我是欢喜受、甘愿受,有这么多一路相挺的老客人,再辛苦也值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