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三阴三阳

 憩苑 2015-10-22
平面需要2个图来表达,如果有立体图一个就可以。

目前流行的太极图不符合阴阳生长的自然,应该把它放倒来看。

【转载】三阴三阳 - 舍得 - 舍得
 


(我用画图软件画的上下比例不太合适,不过也恰巧表达了仲景以阳气为重的思想,呵呵)
我注上了三阴三阳的位置,以体现《素问》的【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第2个图
【转载】三阴三阳 - 舍得 - 舍得
 

这个图表示‘外为阳,里为阴’的关系。可见疾病里外发展的层次,当然,其中有快速突破其中一两个层次而发展的。最里的厥阴和少阳相表里,在第一张图里得到表达。人的厥阴病,不能向少阳表发展则亡于夜。

偶认为这就是张仲景《伤寒论》的理论框架!
【转载】三阴三阳 - 舍得 - 舍得

 
我想通过这个图表达
1.三阴三阳的表里关系;

2.三阳的开合枢机;

3.三阴的枢机就杯具了,变成厥阴为枢机了,而少阴为三阴之表,太阴为三阴之里了。和素问不符喽[转载]再画一张三阴三阳关系图

管它,先写下来再看。

三阳关系初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144580881_0_1.html

《内经》讲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阖。他们三个相互影响是怎样的情况呢?《伤寒论》在阳明篇作了阐述:

1.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

2.正阳阳明者,胃家实也;

3.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256条说,阳明少阳合病,必下痢

第1点是阳明阳盛阴虚,影响到脾阴不足。在阴阳再领会中说到脾胃阴阳关系;

第2点是单纯的胃肠道本身的问题;

第3点是少阳阳明的关系。这个不好理解。
少阳是半表半里,阳明是里。

他们合病,如果是阳明得到了少阳的邪热则更加里热,自汗的话仲景说用白虎汤。

里热更甚的话肠道出于本能要排热出去所以下痢,协助热下痢。

少阳内陷那么它自身必然虚了,同时最外层的太阳得不到里阳而变得卫外不足,怕冷易感冒不怎么有汗或者自汗冷汗。抑或,太阳孤独而郁发热,涉及其腑则膀胱所处尿黄。这个治法,就要升少阳,清阳明,如果需要还要实太阳。升少阳柴胡葛根喽,清阳明也用得着葛根,火大用些黄芩,下痢用些黄连。或者小柴胡+石膏。如果久病胃虚,小柴胡+左金丸(或生姜泻心汤)。

由此引发开去,如果少阳不是内陷,而是外张,那么,见第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痢者,于黄芩汤’。那么阳明阳气孤独而郁成热,同样肠道出于本能要排热出去所以下痢。黄芩汤中黄芩清热,芍药是要把外张的少阳收回来(酸收)。黄芩汤(黄芩(9克)芍药(9克)甘草(3克)大枣(4枚)

太阳阳明合病,邪热直接一步内陷到阳明。如果没太阳什么事,那直接清阳明即可。用葛根芩连汤,如我之前的分析,是因为喘而汗出涉及到肺了,并且葛根除了生津还有升阳止泻,因为邪热从太阳陷下,太阳太虚,升阳是此考虑。不用桂枝实表,是因为还没有到太阳虚那个程度。

所以,为什么太阳和阳明合病就用葛根芩连汤,而太阳少阳合病就用黄芩汤,似乎就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三阴三阳关系讨论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144580881_0_1.html
今天在新奇军与飞龙探讨了,感觉思想有进一步提高,对这个三阳三阴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以下COPY自帖子(其中飞龙的话前面有署名)

刚才找到了《太素》里这句话,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taisuzhenben/106-6-2.html#m0-0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开,是故暮而收距,毋扰筋骨,毋见雾露。】

【夫阳者,生气也。阴者,死气也。故阳气一日而主外,阴气一夜而主内。一日外者分为三时:平旦人气始生,为少阳也;日中人气隆盛,为太阳也;日西人气始衰,为虚阳也。阳气虚者,阴气即开也。阴气开者,即申酉戌,少阴生也,故暮须收距,无令外邪入皮毛也;亥子丑时,即至阴也,故至阴时无扰骨也;寅卯辰,即厥阴也,故厥阴时无扰于筋,见雾露也,阴衰见湿,因招寒湿病。】

从以上可见和《伤寒论》三阳次序合拍。

【从寅至未六辰为阳,从申至丑六辰为阴。十一月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生。三阳已生,能令万物生起,故曰生阳。生物阳气,正月未大,故曰少阳;六月阳气已少,故曰少阳。二月阳气已大,故曰太阳;五月阳气犹大,故曰太阳。三月、四月二阳合明,故曰阳明也。】
这句话说三阳的次序是少阳---太阳--阳明---太阳---少阳。我觉得在第2个少阳后又进入二阳合明的阳明(衰减阶段的合明)才符合少阳为枢的理论,同时也和伤寒论合拍。同时,我认为少阳为枢有2处。一处是此处讲的,另一处是在厥阴和太阳之间,由阴转阳的枢机。故而少阳病有往来寒热的症状,因其在阴阳之间进退。
再次感谢飞龙大师!

同时,由于太阳主人体一身之表,为人之藩篱,挡外邪之侵,我觉得说太阳为关更为合理。

[啸风之龙]:"关于三阴三阳位序与六经开阖枢的问题,命题实在太大太难,真有钻一辈子就琢磨这一件事儿的大师。但若按《太素》来解,一字之变,相差甚远。则未免有太过戏剧性的感觉,可这又是摆在那儿的事实,这一个字害多少人白头啊"

关于三阴的关系,《太素》讲太阴为关,少阴为枢,厥阴为阖.

杨注解为:‘三阳为外门,三阴为内门。内门亦有三者:一者门关,主禁者也。脾脏足太阴脉主禁水谷之气,输纳于中不失,故为关也。二者门阖,主开闭者也。肝脏足厥阴脉主守神气出入通塞悲乐,故为阖也。三者门枢,主动转也。肾脏足少阴脉主行津液,通诸津液,故为枢者也。’

我理解为:脾气不关故大便塘泄,脾气不升是为关禁有漏,脾不统血是为关禁无力,脾不运湿属脾气关禁无力而致湿溢脉外,脾气不足则四肢无力。。。
厥阴为阖,门板,故藏魂守气。过则阳郁而不升,成湿热泻痢或气机不畅;虚则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上热下寒。。。;再甚者,厥阴阳尽而脉微欲绝,此为纯阴寒证。
少阴为枢,其续三阳之阳明,阴气初升故称少阴,再为至阴(太阴)。太阴的‘太’按照大的不能再大了的意思,那么接下来的阴就少了一些,是为少阴,可证少阴为枢。厥阴是少阴合太阴(在阴的衰减阶段的合),其阴虽盛然一阳(少阳)已生。可见,少阴也在2处扮演了枢机的角色,其类少阳。1处在降,1处在升。少阴在降处若无,则人心烦不得眠(心火旺不得肾水),此为黄连阿胶鸡子汤证,抑或咽喉干痛类证,上热也;少阴在升处若无,则人阳虚水泛,四肢厥冷,下利清谷,面赤戴阳,但欲寐以补阳,此为四逆汤、附子汤、真武汤、白通汤类证,下寒也。

枢机枢机,开也枢机,关也枢机。 升也枢机,降也枢机。

[啸风之龙]:"其实就这一点来看,太素的“关”,比素问的“开”要更生动,更准确,杨的解释顺理推舟,附合内经的一贯风格。

开阖枢……文法上看起来更对仗,但这里如一堵石墙般让人难以理解

关阖枢……更附合内经中经常使用的“喻物”方法,而且三阳、三阴的关系更合理。
"

我这人水平不高,喜欢‘喻物’的方法。我通俗的看,关就是门锁,阖就是门板,枢就是门轴
http://www./forum/bin/ut/topic_show.cgi?id=1306670&pg=4&age=0&bpg=2&del=&stamp=1300868906

据此,我重新画图如下。
三阴三阳 - 舍得 - 舍得
 

此图按高低内外看,太阳最高,为表。少阳半表,阳明为里。 太阴为三阴之表,少阴半表,厥阴为里。

今晚再翻《内经讲义》,读到这一段有感。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可见阴阳是相对而言的,阴阳在不同层面上不可比较,言阴阳必有一个逻辑关系方可言。所以,例如,我们不能用‘太阴’来统称为脾。心,在背腹这个层面,为阳中之阳,按说我们应叫‘心’为太阳,可是在12经脉上和心有关的只是‘心少阴’和‘心厥阴’,搞得好像心是以阴为主的器官。这是在不同层面上称呼阴阳。

因为心和小肠互为表里,按照脏为阴腑为阳的层面,就把心归为阴,小肠归为阳。再在脏腑的下一阶,心在阴脏中属于阳脏,所以阴气较少,称之‘少阴’当之无愧。同样,小肠在阳腑中就是阳,阳阳则为太阳,合理。

中医基础理论上有讲过这个问题,不过现在通过自己的一些疑问再思考再阅读,理解这个阴阳更深刻了。

另,上文中,‘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按照它的逻辑层面,在腹阴中,依次是至阴(脾)---阴阴(肾)--阴阳(肝),这个也符合少阴为枢的关系。同样,我们看到这里阴阴指的是肾,而通常我们称少阴为肾,这个要清楚。通常的称谓不能用来统称所有层面的阴阳关系,要注意。


【原创】“三阴、三阳”何谓也?河间金栋

1.经文:

《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别论》、《阴阳类论》及运气七篇等篇中之“三阴、三阳”是如何划分和命名的呢?


2.解释:


2.1 三者 何谓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天元纪大论》:“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内经》之言阴阳,实则与当时《易》及道家之思想有深厚之渊源,或本源于此等。如《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其与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相吻合。

由上可见,“一”为万物之始,天地自然界“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之宇宙也。

《易》始于一,太极者也;分于二,“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分而为二以象两,两仪者也;通变于三也,挂一以象三,“三者一之用也”。

道家思想,一为虚无之气,二为阴阳,一二合而为三,从而生出了万物。

傅景华主编《黄帝内经素问译注》:“其气三:《易·系辞》:‘三五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三为通变之数。易始于一,分于二,通于三。《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凡有形质者,莫不资生于三。此论阴阳与天、地、人关系,应指《易》所谓天、地、人三才。在人则指形、气、神三元。《六节藏象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而为九。’杨雄《太玄经》揭示了三元、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等数的三元序列规律。正象二进位制是阴阳序列演进的数学表达一样,三进位制是三元序列演进的数学表达。”

三者,三阴三阳也,或本源于《易》及道家之思想。


2.2 三阴三阳

《内经》六气(风、君火、相火、湿、燥、寒)配三阴三阳,是以气的多少分阴阳,即一阴指厥阴,二阴指少阴,三阴指太阴;一阳指少阳,二阳指阳明,三阳指太阳。如《素问·天元纪大论》:“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至真要大论》:“帝曰:善!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先哲对自然界气候变化的测算方法及其原理 ,亦即运气的测算,主要是以六气、干支和阴阳五行来进行运算。在测算时以天之风、火、热、湿、燥、寒六气配以三阴三阳,亦即以厥阴(一阴)配风,以少阴(二阴)配热(火),以太阴(三阴)配湿,以少阳(一阳)配火(暑),以阳明(二阳)配燥,以太阳(三阳)配寒。由于热和火系属一类,又把火分为君火和相火。


中医经典《内经》认为“天人相应”,故天之六气则与人体六经(手足三阴三阳经脉)相互配属,其具体的配属关系,前贤已有明述,如黄元御《四圣心源·卷二·六气解》:“[六气名目
 厥阴风木:足厥阴肝(乙木)、手厥阴心主(相火);
 少阴君火:手少阴心(丁火)、足少阴肾(癸水);
 少阳相火:手少阳三焦(相火)、足少阳胆(甲木);
 太阴湿土:足太阴脾(己土)、手太阴肺(辛金);
 阳明燥金:手阳明大肠(庚金)、足阳明胃(戊土);
 太阳寒水:足太阳膀胱(壬水)、手太阳小肠(丙火)。”
   


表里两经的配属关系,《内经》有明示,如《素问·血气形志篇》云:“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


《阴阳别论篇》中 “三阴、三阳”,是指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即十二经脉,与“四时阴阳分太少”不同。如胡天雄《素问补识》说道:“考四时阴阳,本指四时寒热而言(《灵·刺节真邪》:‘阴阳者,寒暑也。’),热是由温发展而来,寒是由凉发展而来的。《至真要大论》所谓‘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说明四时寒热,有始和盛的程度之分,因而四时阴阳,即有少和太的程度之分。冬至一阳生,所以立春以后,天气温和为少阳;立夏以后,天气炎热为太阳。夏至一阴生,所以立秋以后,天气凉爽为少阴;立冬以后,天气严寒为太阴。古人以四藏配四季,肝主春,故以肝为少阳;心主夏,故以心为太阳;肺主秋,故以肺为少阴;肾主冬,故以肾为太阴。四时阴阳分太少,和经脉的三阴三阳配藏府不同。前者是以寒暑分阴阳,后者以藏府分阴阳……《汉书·律历志》云:‘太阴者北方。北,伏也,阴气伏于下,于时为冬。’‘太阳者南方。南,任也,阳气任养物,于时为夏。’‘少阴者西方。西,迁也,阴气迁落物,于时为秋。’‘少阳者东方。东,动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是对《内经》太少阴阳的最好说明。”


以上是太、少阴阳名称之由来,而“阳明、厥阴”者何谓也?《内经》亦有明示。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谓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岐伯曰: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王冰次注:“阴交则幽,阳合则明。”《灵枢·阴阳系日月篇》云:“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两阴交尽,故曰厥阴……两火并合,故为阳明。”


又,《素问·阴阳类论》云:“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按:据下文例,“为经”二字无义,当从《甲乙经》作“太阳也”三字。)……所谓二阳者,阳明也……一阳者,少阳也。”王冰次注:“阳气盛大,故曰太阳。……两阳合明,故曰二阳者阳明也。……阳气未大,故曰少阳。”


《类经十三卷·疾病类七》:“按六经之分太少者,以微盛言,故谓厥阴为尽阴。其分一二三者,以六气之次言耳。如三阴之序,首厥阴一也,次少阴二也,又次太阴三也。三阳之序,首少阳,次阳明,又次太阳,是三阳之次也。”

《读医随笔》三阴三阳名义一

(论六经、五脏不能强合)三阴三阳者,天之六气也,而人身之血气应焉。然血气之行于身也,周流而无定;而三阴三阳之在身也,有一定之部分,则何也?人身三阴三阳之名,因部位之分列而定名,非由气血之殊性以取义也。《素问》之叙阴阳离合也,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由此观之,三阴三阳以人身之部位而定名也,不昭昭乎?部位既定,由是经络血气之行于太阳之部者,命曰太阳经;行于少阳、阳明之部者,命曰少阳、阳明经;行于三阴之部者,命曰太阴、少阴、厥阴经。故膀胱为寒水之经,水,阴也,而曰太阳,以其行于太阳之部也;而小肠之为太阳无论矣。心为君火之经,火,阳也,而曰少阴 ,以其行于少阴之部也;而肾之为少阴可知矣。若血气之行于经脉者,则三阳之血气,亦营运于三阴;三阴之血气,亦运行于三阳,岂有阴阳截然画界者哉?是故经络之三阴三阳,以定人身前后、左右、表里部分之名者也,而血气之阴阳,仍各从其脏腑之本气求之。不得因其经之行于三阴,遂谓其脏之本气皆阴也;因其经之行于三阳,遂谓其腑之本气皆阳也。明乎此,则金匮真言论所谓心为太阳,肺为少阴,肾为太阴,肝为少阳,脾胃为至阴之旨,可以豁然矣。经络之三阴三阳,以其所行之部分表里言之也;脏腑之阴阳,以其脏腑之本气刚柔清浊言之也。明乎此,则肾为少阴,不必强合于君火;小肠为太阳,不必强合于寒水。(余脏仿此。)与夫阳浊阴清,阴浊阳清,诸文之互异,亦无不可以豁然矣。故阴阳离合论曰∶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正疑十二经之三阴三阳,不应脏腑之阴阳也。能知心、肝为阳,肺、肾为阴之为本义,即知十二经之三阴三阳之为借名矣。顾世人习于十二经之三阴三阳,转疑心、肝为阳,肺、肾、脾、胃六腑为阴,少见而可怪也。岂非徇末而忘本也乎?

三阴三阳名义二

(直指本义起于分野,而广引以明之)十二经之三阴三阳,其于脏腑不能执而强合也,前论详之矣。十二经之三阴三阳,其称名起于人身之分野,而分野则何为有三阴三阳也?曰∶象于天地之义也。南面而立,阳明在前,阳之盛也,非燥气在前也;太阳在后,远而外之也,非寒气在后也;少阳在侧,前后之间也,非火气在侧也。三阴同法。只因分野、方位、表里以定名,非因风寒燥火暑湿六气以起义也。故人身之三阴三阳者,虚位也。或曰∶三阴三阳为虚位,而《内经》每言燥病即曰阳明,寒病即曰太阳,火病即曰少阳,土病即曰太阴,热病即曰少阴,风病即曰厥阴者,何也?曰∶此假其名也。阳明即燥金病假名,不必在身之前也;金气通于肺,不专于胃与大肠之经矣。厥阴即风木病假名,不必在身之侧也;风气通于肝,不及于包络之经矣。太阳、少阳、太阴、少阴,俱同此义。此气病而假其名也,亦有经病而假其名者。胃经病曰足阳明,大肠经病曰手阳明,不必皆燥气为病也;肾经病曰足少阴,心经病曰手少阴,不必皆火气为病也。夫人之中于邪也,中于面则于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此所谓阳明、太阳、少阳者,皆以分野言,非以经络言也,非以六气言也。邪之中人也,先中于皮毛分野之间,而经络脉管之中,未能即病也。脉管中血气不盛,则邪气渗入脉中矣。有渗入阳经者,有渗入阴经者,有邪已至于三阴之分野,而犹未渗入脉管者。经脉之气通于脏腑,其机至捷。邪入经脉,则其入于脏腑也,不可御矣。故阳经亦有里证,若邪至三阴分野,而未入脉管,是即三阴表证,犹可汗而愈也。昔人疑《伤寒论》只言足经,不及手经者,论中所称三阴三阳,只是分野也。足经分野大,故见证多手经分野小,故见证少。若邪入于脉管之中,则气行有道,脉络相引,手经亦自有手经之病矣。故《伤寒论》有时及手经病证者,皆里证也。陶节庵曰∶足之六经,盖受伤之方分境界也。张景岳曰∶足经脉长而远,自上及下,遍络四体,故可按之以察周身之病;手经脉短而近,皆出入于足经之间,故伤寒但言足经,不及手经者。伤寒,表邪也,欲求外证,但当察之于周身,而周身上下脉络,惟足六经尽之耳!(周身者,躯壳也,对脏腑言。)张石顽曰∶只传足经者,邪气在身,未入脏腑也;若入脏腑,则不得独在足经矣。呜呼!观于诸家之论,不亦可以恍然矣乎?独是邪在分野者,概于皮肤分肉之谓也,而病证竟分见某经,划然各有界畔者,何谓也?(胀论曰∶五脏六腑各有界畔,其病各有形状。)曰∶邪之来也,必有其道。如中于项,则下太阳,太阳分野,为邪所拥,则此分野中正气困矣;正气困,则不能与脉中之气升降迟速相应,邪虽未入脉中,而脉中之正气已为所累矣,故周身上下,皆独见太阳证也。

累之日久,则里气亦虚,邪乃乘虚而内侵矣。总之,邪在分野,见证只在躯壳之外;邪入经脉,见证必及脏腑之中。其有未入经脉而遽见里证者,必是邪气直中三焦也;直中三焦,则其入脏腑也亦易矣。三焦者,内之分野也;三阴三阳者,外之分野也。分野者,卫之部也;经脉者,荣之道也。

三阴三阳名义三

(论六经、六气不能强合,又推论其余意也。)至真要论曰∶以名命气,以合命处,而言其病,名谓四象之名。即阴阳离合论所称三阴之名也。气,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也;处,人身十二经之部位也。由此观之,以天地四方之象,起三阴三阳之名,因即以其名加之六气,因即以其名加之人身,此不过借以分析气与处各有所属,俾得根据类以言其病耳!言者,讨论之谓也。其不可以气之名、处之名,即指为病之实也,不昭昭乎?不但此也,以人身前、后、两侧之表里,分三阴三阳者,是固常说,熟于人中者也;又有以人身之形层,分三阴三阳者,又有以人之身形分三阳,三焦分三阴者。且也,少阳为一阳,厥阴为一阴,阳明为二阳,少阴为二阴,太阳为三阳,太阴为三阴。三阳为极表,一阴为极里,数由一而至三,即由里而达表也。而脉象之三阴三阳,其表里名义,则又不同。《素问》曰∶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夫钩、毛 ,皆浮之象也,而曰一阴一阳,是以一为极外矣。鼓者,谓脉之来而应指也,其脉来见于浮分,而其气属阳者,钩之脉也;脉来见于浮分,而其气属阴者,毛之脉也。气属阳者,来盛去衰也;气属阴者,来衰去盛,所谓秋日下肤,蛰虫将去也。由此推之,脉见于中分,其来盛者,谓之二阳,其去盛者,谓之二阴可知矣;脉见于沉分,其来盛者,谓之三阳,其去盛者,谓之三阴可知矣。明于斯义,则知一阳结谓之隔,决非手足少阳也;二阳结谓之消,决非手足阳明也;三阴、三阳结谓之喉痹,决非太阴、太阳也。故《脉经》扁鹊言曰∶出者为阳,入者为阴。脉来一出一入为平,再出一入为少阴,三出一入为太阴,四出一入为厥阴;再入一出为少阳,三入一出为阳明,四入一出为太阳。以出入之多少,分阴阳之太少,其义皎然而有征矣。其以出多为阴,入多为阳者,指病脉之反乎常数也。夫三阴三阳之所属众矣,引之可十,推之可百;引之可千,推之可万。独未闻有以脉之浮沉出入,分属三阴三阳者,而求之经文,确有此义,故纵言及之,以质之有道者。

明乎此,则知三阴三阳之名,随处可称而不可互相牵合者也。黄坤载曰∶小肠属太阳者,火从水化也;胃属阳明者,湿从燥化也;肾属少阴者,寒从热化也;肺属太阴者,燥从湿化也;少阳、厥阴,木、火同化也。是以六气强合六经者谬矣。张隐庵曰∶《伤寒论》治六气之全书也,是以六经牵合六气也。

关于十二正经三阴三阳阴阳盛衰的问题

eatratcat

来自: eatratcat(履霜,坚冰至) 2010-11-09 09:39:55

在不同的书和媒介中看到过三种不同的阐述,因此比较困惑。 

第一种是徐文兵老师在国学堂的节目中提到的,他是这样划分的,三阳经中阳气最盛的是太阳,其次是少阳,最弱是阳明。三阴经中阴气最盛的是太阴,其次是少阴,最弱是厥阴。其理论依据是《素问第二十一篇。阴阳离合论》中说到的“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第二种是在《中华针灸图鉴》中看到的,原文是“阴阳的消长转化有一个量变的过程,因此它就存在一个度量的问题。阴由少到多依次称为一阴、二阴、三阴,又叫厥阴、少阴、太阴;阳由少到多依次称为一阳、二阳、三阳,又叫少阳、阳明、太阳。”《素问第十九篇。阴阳别论》中有提到过一阳、二阳、三阳和一阴、二阴、三阴。不知作者的理论是否由此而来。 

第三种我在多处书中都看到过,说是“三阴三阳从阴阳气的盛衰来分: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我试图从《素问第二十四篇。脉解》中的内容来理解。把三阴三阳与十二月份地支来对应:三阳来说,正月寅对应太阳,五月午对应阳明,九月戌对应少阳。显然午的阳气最盛,正月寅为三阳开泰,阳气正在生发,处于中间,九月戌已处秋天,属于阴中之阳,显然是最弱的。三阴来说,三月辰对应厥阴,十月亥对应少阴,十一月子对应太阴。显然十一月子阴气最盛,十月亥还未达顶峰,则次之,三月辰尚处春季,属于阳中之阴,是阴气最弱的。 

大家不妨说说自己的看法,探讨一下。

5人 喜欢 喜欢
  • 静风

    静风 (薄雾淡影望华山 细雨轻车入长安) 2010-11-09 10:39:34

    三阳经中阳气最盛的是太阳,其次是少阳,最弱是阳明。 

    -------------------------------------------------------------------------- 

    这个关于三阳的说法明显是错的了。最盛的是阳明,其次是太阳,再次是少阳。 

    三阴的说法,楼主举的三种说法中都是一致的。都是 太阴最盛,其次少阴,再次厥阴。 

    所以讨论集中在三阳上就可以了。 

    《素问第二十一篇。阴阳离合论》中说到的“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 

    首先,阴阳离合论在通行版本里是第六篇,不是第二十一篇。 

    其次,阴阳离合论主要论述三阴三阳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并没有明确提到强弱问题。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这句话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按照足太阳,足阳明,足少阳在人体的分布位置看,足太阳在背面,足阳明在正面,足少阳在人体的侧面。如果有一扇门,门轴是足少阳,那么门开就是足太阳的位置,门阖就是足阳明的位置。这就是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这个和盛衰没有直接的关系。 

    最盛的是阳明,其次是太阳,再次是少阳。 

    这个在内经里有多处体现,例如:气血形志篇第二十四,"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 ,阳明是气血生发之源,阳最盛是很自然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