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未来的孩子(一)——孕育智慧(上)

 lin-lian 2015-10-22


  天地生物,胎卵蠢动,皆自生养。凡有妇人即有生育,此造化自然之理,古今常事。

备孕要则

 胎前之道,始于求子,
求子之法,莫若调心

  夫妇为人伦之始,造化之端,是子女的根本。受孕之先,为夫者心性光明正大,为妻者性情温柔,娴良贞静。夫妻先有道德精神的涵养,纯乎善因,本源正道自生,阴阳和,天地顺,生子必是贤明俊秀,家道昌荣。

保身节欲,培育正气

  超群拔类的子女必在先天正气上结成,先天正气则在保身节欲中树立。因此受孕之先,夫妇订约,断欲半年不行房事,至少百日,越久越好。彼此均存善念,丈夫不起一邪念,身即养足。待妻月经净后,选择吉日良夜,天气清明,夜行一次,必定受孕,从此即断房事,直到生子百日后或可再行。月经未净,切不可交。若值大风大雨,雷鸣电闪,切不可为。

调养性情,调和气血

调养性情

  胎前静养,乃第一妙法。不较是非,则气不伤矣;不争得失,则神不劳矣;心不嫉妒,则血自充矣;情无淫荡,则精自足矣。

  然女子多以慈恋,爱憎,嫉妒,忧恚,染着坚牢,情不自抑,百想经心,内伤五脏,外损姿颜,及致胎妊生产崩伤。若是性情如水之活泼又能随遇而安,低矮就下,随方就圆,一团和气,则周身气血畅达,培育之基荣厚。

调和气血

  女子经、孕、胎、产均以血为本。五脏之中,肝藏血,主疏泄;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肾为先天之本,生殖之基,藏精气。寒、热、湿邪易与血相搏而致病。又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当使心态平和,勿令七情太过为要。简而言之:内调肝脾肾,外防寒热湿。

备孕须知
1
合理规律生活作息,适当运动锻炼。

  连续百日早睡(23:00之前),日旦而起;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瑜伽、站桩、太极、经络操等。

孕前摄生操:抱桩运作要点

  站立,双脚同肩宽,头顶百会,下颚微收,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两膝微曲富有弹性,臀部微坐如坐高椅,小腹稍内收,两手抬至胸齐,掌心向里,十指略分,指关节弯曲,左右五指相对,约距两拳之距,怀中如抱一个大气球,凝神定意。静心体会抱的意念,由抱意生抱力,假象中既不抱气球于稍瘪,又不让气球离怀落地;意中力不大不小,妙在似抱非抱。

2
各类体质调理

  受孕之体是胎儿发育之根基,孕妇平和稳定的体质即是胎儿成长的最佳环境,可在孕前调理女子体质,使其趋于阴平阳秘

1
平和质

  中药:无需药物干预。

  穴位:足三里、肾俞、血海,补法按摩,使局部有麻胀感,每穴点按约50次,每天1次。

  耳穴:脾,肾。

  情志调摄: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积极进取,节制偏激的情感,及时消除生活中不利事件对情绪的负面影响。

  膳食:粗细粮食合理搭配,多吃五谷杂粮和蔬果,可选具有健脾益气的食物;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不食过于黏腻或难消化的食物。

  药膳:无需特殊药膳。

2
气虚质

  中药:补中益气丸、健脾丸、八珍粉、养元膏。

  穴位:足三里、肾俞、血海,补法按摩,使局部有麻胀感,每穴约点按50次,每天1次。

  耳穴:心、脾、肺、三焦

  情志调摄: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多与别人沟通,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生活。

  膳食:多食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糯米、小米、山药等,以及五指毛桃汤、十谷米粥、莲子、芡实、党参、玉米、松花粉等都是日常调养的佳品

  药膳:1 山药粥:山药30克、粳米30克,加清水同煮。

  (2 小麦红枣粥:小麦50克,粳米50克,红枣5个,桂圆肉15克。小麦热水浸胀,桂圆肉切细丁。所有食材同煮成粥,起锅加白糖适量。


3
阳虚质

  中药:金匮肾气丸、肾宝、草苁蓉汤、扶阳汤。

  穴位:足三里、肾俞、血海,补法按摩,使局部有麻胀感,每穴约点按50次,每天1次。

  灸法取穴:神阙、关元、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及涌泉,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15—3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微红,以暖宫补肾养血,以祛宫寒。

  耳穴:脾、肾、皮质下、交感。

  情志调摄:多与别人交谈沟通。平时可听一些激扬、高亢、豪迈的音乐以调动情绪,避免悲忧和惊恐

  膳食:常用补阳食物如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少食黄瓜、柿子、冬瓜、藕、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

  药膳:韭菜炒核桃仁(核桃仁50克,韭菜200克。核桃仁开水浸泡去皮,沥干备用。韭菜摘洗干净,切成寸段备用。麻油倒入炒锅,烧至七成热时,加入核桃仁,炸至焦黄,再加入韭菜、食盐,翻炒至熟)。

4
阴虚质

  中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坤宝丸、养阴汤。

  穴位:足三里、肾俞、血海,补法按摩,使局部有麻胀感,每穴约点按50次,每天1次。亦可针刺或按压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涌泉穴

  耳穴:肝、肾、内分泌

  情志调摄:平时遇事要冷静,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可通过练书法、下棋以怡情悦性;旅游以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平时多听一些曲调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防止恼怒。

  膳食:选择食物如芝麻、糯米、豆腐、甘蔗、桃子、银耳、蔬菜、水果这些能滋补阴气的食物;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葱、蒜、葵花籽等性温燥烈之品;阴虚火旺之人应少吃辛辣之品。

药膳:

  (1 蜂蜜蒸百合:百合120克,蜂蜜30克。将百合、蜂蜜拌和均匀,蒸令其熟软。时含数片,咽津,嚼食。

  (2 百合粥:鲜百合5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先将大米煮粥,将熟时放入百合煮熟,冰糖调味后食用。无鲜百合可用干百合30克,与米同煮粥。

百合粥


5
痰湿质

  中药:苍附导痰丸、通阳汤、五指毛桃汤、健脾丸。

  穴位:足三里、肾俞、血海,补法按摩,使局部有麻胀感,每穴约点按50次,每天1次。亦可取丰隆、足三里、合谷、曲池、三阴交、阳陵泉针刺或按压。

  耳穴:脾、肾、三焦

  情志调摄:保持心境平和,勿大喜大悲。培养业余爱好,转移注意力。

  膳食:可选用赤小豆、扁豆、蚕豆、花生、枇杷叶、橄榄、萝卜、洋葱、冬瓜、紫菜、荸荠、竹笋等。

药膳:

  (1 山药冬瓜汤:山药50克,冬瓜150克,慢火煲30分钟,调味后即可饮用。

  (2 苡仁饮:荷叶10克,炒薏苡仁30克,洗净入锅,加水共煮汤,当茶饮。


6
湿热质

  中药:六一散、清胃散、甘露消毒丹、黄连温胆汤、解毒散、养肝茶等。

  穴位:足三里、肾俞、血海,补法按摩,使局部有麻胀感,每穴约点按50次,每天1次。亦可针灸曲池、合谷、阴陵泉、三阴交、阳陵泉、太冲穴

  耳穴:肝、胆、内分泌、交感

  情志调摄:克制过激情绪。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膳食:宜食薏苡仁、莲子、茯苓、红小豆、蚕豆、绿豆、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等;少食或忌食甘酸滋腻之品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的食物。

  药膳:绿豆藕(粗壮肥藕1节,去皮,洗净备用。绿豆50克,清水浸泡后取出装入藕孔内,放入锅中,加清水炖至熟透,调以食盐进食。每日一次)。


7
血瘀质

  中药:桂枝茯苓丸、女宝、化瘀汤、玫瑰四物汤、八珍粉。

  穴位:足三里、肾俞、血海,补法按摩,使局部有麻胀感,每穴约点按50次,每天1次。亦可针刺中极、三阴交、血海、太冲、膈俞。

  耳穴:心、脾、肾、三焦。

  情志调摄:保持心情愉快,防止郁闷不乐而致气机不畅。可多听一些抒情柔缓的音乐来调节情绪

  膳食:宜食黑豆、海藻、海带、紫菜、黄豆、山楂、香菇、茄子、油菜、胡萝卜、金桔、橙、柚、桃、李、玫瑰花、绿茶、芒果、番木瓜、红糖、黄酒、葡萄酒等;少食肥猪肉等滋腻之品。

药膳:

  (1 山楂红糖汤:山楂10枚,冲洗干净,去核打碎,放入锅中,加清水煮约20分钟,调以红糖进食。

  (2 黑豆川芎粥:川芎10克用纱布包裹,和黑豆25克、粳米50克一起水煎煮熟,加适量红糖。

  (3 玫瑰花汤:玫瑰花初开者30朵去心蒂,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浓煮,调以冰糖进食。

8
气郁质

  中药:逍遥散、疏肝和胃丸、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玫瑰四物茶、通阳汤等。

  穴位:足三里、肾俞、血海,补法按摩,使局部有麻胀感,每穴约点按50次,每天1次。亦可针灸期门、阳陵泉、太冲、足三里穴。

  耳穴:肝、胆、心、三焦

  情志调摄: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结交知心朋友,及时向朋友倾诉不良情绪。

  膳食:宜食大麦、荞麦、高粱、刀豆、蘑菇、豆豉、柑橘、萝卜、洋葱、黄花菜、海带、海藻、苦瓜、丝瓜、菊花、玫瑰花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

药膳:

  (1 橘皮粥:橘皮50克研细末备用,粳米100克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清水,煮至粥将熟时放入橘皮,再煮10分钟即成。

  (2 金针酸枣粉:金针菜20克,酸枣仁20克,远志10克,炒至半熟,捣碎研成细粉。睡前一次服完,10—15天为一疗程。

9
特禀质

  中药:根据实际情况可选玉屏风散、消风散、过敏煎、养肝茶、五指毛桃汤、八珍散、解毒丸、养元膏等。

  穴位:足三里、肾俞、血海,补法按摩,使局部有麻胀感,每穴约点按50次,每天1次。亦可针刺曲池、合谷、脾俞、膈俞、足三里、血海穴,可艾灸。

【脾俞】

【膈俞】

  耳穴:肺、交感、神门

  情志调摄: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情绪紧张。

  膳食: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蟹、鲤鱼、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辛辣之品,禁食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

药膳:

  (1 固表粥:乌梅15克,黄芪20克,当归12克,粳米100克。乌梅、黄芪、当归放砂锅中加水煎开,再用小火慢煎成浓汁,取出药汁后,再加水煎开后取汁,用汁煮粳米成粥,加冰糖趁热食用。

  (2 三黑汁:黑芝麻9克,黑枣9克,黑豆30克,以上三种蒸熟后,打汁去渣,每日一剂,可常服。


附:体质分类标准

  A.平和质: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小便正常,舌色淡红,脉和缓有力。性格随和开朗,平素患病较少。

  B.气虚质: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C.阳虚质: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性格多沉静内向。

  D.阴虚质: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E.痰湿质: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忍耐。易患消渴(糖尿病)、中风、胸痹等病。

  F.湿热质: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容易心烦急躁。

  G.血瘀质: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易烦,健忘。

  H.气郁质: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

  I.特禀质:过敏体质;患遗传性疾病;患胎传性疾病等。


吴少冲老师
中医世家 | 中医师 | 中药师 | 五行针灸师
高级公共营养师 | 幼秉家学

  先后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及中西医临床专业。

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跟随父亲学习中医。后拜师于山中大德,跟随师父学习中医心法。
  曾受教于五行针灸大师【英】诺娜·弗兰格林。
  擅长亚健康体质的调养、结石病及妇科不孕证等的整体调理。2012年创办广州泽正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从事未病养生及健康咨询工作。

目前研究方向:传统中医养生治未病学,五运六气与先天体质学,中医美容与抗衰老,中医结石病与妇科不孕证的调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