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听,芦笙的声音

 Confucius365 2015-10-22

芦笙本不在我们“湘西寻艺”的计划中。我们坐着绿皮车在雪峰山诸峰中穿来钻去,终于来到湖南通道县牙屯堡镇。按照计划,我们会在牙屯堡镇下面的侗寨寻找会织侗锦的姑娘,但不巧,相邻的侗寨正在举办婚礼,这侗寨全寨的人都出动到邻寨吃喜酒了,侗寨和我们玩起了空城计。无奈,我只能和摄影师坐在进侗寨的风雨桥上,看着风雨桥上飘扬的侗锦发呆。

这时,一声声雄浑而高远的声响沿河道逆流而上,提起我们注意。寻声而动,还未找到,音乐就断了。我只看到前方,一个个穿侗衣的大妈有说有笑朝我走来——是吃完喜酒返程的侗民。我将侗族大妈们堵在风雨桥上,并打听到制声乐者何人。

此声为芦笙,制芦笙者,湘黔桂界边界三省坡山脚下上岩坪寨芦笙世家硕果仅存老艺人杨枝光是也。

上山,寻声而去

上岩坪寨不通公共汽车,虽说从从牙屯堡镇去只有三十多里,可全程爬升,加上山上修路,据说每星期上岩坪寨村长会开着自家的小面包车到牙屯堡镇一次。咬咬牙,包了一辆小面包求司机带我们“上山”。

牙屯堡镇还是一个汉侗混居的小镇,但是进山后就是一路侗寨了。每个侗寨,远观,总能看到高耸的鼓楼屹立在层叠的黑色屋顶上;走进,必定有一座雄伟的风雨桥在村口迎接。在路上捡到一位也要进山的姑娘,得知我们要去上岩坪寨后,很惊奇。问我们是不是去侗寨支教的大学生。得知我们去侗寨是为了寻访芦笙艺人后,立马掏出手机让我们记了上岩坪寨小学校长的电话:“上岩坪寨没有旅馆,而侗民家的居住条件太差,实在没地方去,可以找杨校长收留!”姑娘下车时,再一次叮嘱我们一定要找杨校长,并且自己先和杨校长打了一通电话说明电话,又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我们。

30里山路,面包车颠簸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在天快黑时看到了上岩坪寨的风雨桥。司机把车开进风雨桥后,在第一家居民楼前停下,向一位着侗装的大妈打听杨枝光。我挥手示意让司机别问:“你听,芦笙的声音!”雄浑而高远的声音正从眼前的居民楼里传出。

“枝光,有人找!”侗族大妈往楼里一声吼,芦笙声停了,十几秒后,一位穿黄军装的、身形消瘦的男人走了出来,手上拿着一只拿水烟一般的竹筒。他是杨枝光。

天光已暗,已经拍不了工艺,杨枝光带着我们逛一下侗寨。岩坪寨由上下岩坪组成,有三千多人口,是规模最大的侗寨之一。“你看山坡上那一片黑色的屋顶,那便是老寨所在地。以前整个寨子的人都聚集在那里。最近几年外出打工的人多了,挣到钱了,于是大家开始在这四周建房!我家的房子也是最近几年才建的!”山坡上的侗族木屋沿山势而起,层层叠叠,就像山腰上一团化不开的黑云。天慢慢黑下来,淹没了山体,侗族房屋开始亮起点点灯火。这团“黑云”便开始从山腰流动到苍穹之下。而那些灯火,便成为了穹顶上的星星——才十来分钟,人间和天上两种场景就自由切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