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人临终时的抢救,是爱还是害?

 苦咖啡0429 2015-10-23

    博主注:人在临终时的心态与意念,直接影响着他投胎的境地,因此,宁静而坦然地面对死亡,保持从容安祥的心态,对人未来的命运有着重大的影响。人若寿命已到终点却用手术器械强行延续,往往将其置于困厄之境。

 

    有一天,我们面临亲近深爱者的将死,我们所受到的打击一定难以用语言来形容。此时,我们还面对着一个百难的问题,到底要不要进行临终医疗救治?我们是该坚持,还是该放弃?

 

    面对临终的亲人,世人一般都是两种态度:对病人很依恋所以不惜一切代价要求医生尽全力救治;明知道救也无用想放弃却又过不去自己的良心或舆论。毫无疑问,叫人直面爱人或者亲人的死,没谁会好受得了,选择放弃绝对比坚持已无意义的治疗需要更大的勇气。

 

    当“不让死”成为一种造作的孝道、为图自我之利的伪善、不明的执着,那只会叫弥留的人走得更加不安顺。

 

    一个人要死了,你压根不去救,放着他死,这是不符合人道主义的行为。可一切都无能为力,无力回天,在你为了你自己不承受死别之苦的时候,你知道你病床上的亲人正承受着多么大的痛苦吗?在现今,让很多人能够自自然然地走,竟然已经成了难事。

 

    末学曾经从朋友口中听说一件事:

 

    一个老人癌症晚期,基本丧失一切生理功能,留一个微薄的意识和呼吸,儿女们一次又一次把老人送进抢救室,只因为老人远在美国的大儿子要求赶回来见老父亲一面。当大儿子来到老父亲身前一展孝道,老父亲竟然都不愿意看他,痛苦地闭目而去。

 

    还有一件事:一位女士将去了,医生说再救也是徒劳,建议放弃。而她的丈夫要求着必须救,尽一切可能救。当然最终她还是走了。当她被推出抢救室,她的丈夫傻了。“你们对她做了什么?!”他大喊。眼前的妻子已经不成人样,血肉模糊。

 

    临终抢救是一件对临终病人非常残忍的事。曾经有人做过试验,对那些曾被临终抢救并救回来的人进行催眠,才得知——在弥留之际,灵魂即将脱体,此时人对疼痛的觉知是比平时更加清晰的。只是他们那时的状况,已经叫他们说不出来反应不出来什么。

 

    心脏起搏术的力量可以压断肋骨,电压更不要说。这个时候,真要问问,我们正在对我们爱的亲人做些什么?你顾及着你自己的情感需求,向其表达爱意,难以接受现实而逃避,放纵在自我里。这种对生命的执着,却叫你的亲人承受痛苦。这种痛苦还是无意义的。

 

    我们都不要惧怕死亡,不要强留将去的。每一天细胞都在新陈代谢,每一天你眼前的亲人爱人都是已灭又生的,这种生灭日日伴随着你。如同生是暂时的,灭也是暂时的。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来日无多,活着是有限的状态,十分短暂。死了难道不是吗?它也是有限的状态,也是十分短暂的。当你的亲人或爱人合上双目,必然正有一个生命在悄然睁开眼睛。

 

    末学最近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末学希望每一个失去孩子的人都不要一味将自己陷在痛苦里,雨已经够大了,你的泪水只会叫孩子的前路更加泥泞难行。慈悲的上师扎西郎加活佛已帮末学的孩子做了超度,相信孩子已去好的地方。

 

    我们不要放纵自己陷入在一具肉体的生或死中,要相信当你的娃娃离开你的家,势必有一个新的娃娃出生在一处地方。我们不能够确定轮回的方向,我们能够确信的是,每一众生的降临,都是他们再次回来;每一众生的死亡,都是他们下一轮回的枢纽。既然这样,那我们面对临终者,我们是应该笑着祝福的。一路平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