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躲避热忱,仿佛那是一种病

 昵称535749 2015-10-23

2015-10-23 08:00 | 豆瓣:云也退

翻阅刀尔登随笔集《亦摇亦点头》,见一句“每个人的气质不同。我对黄山、漓江这样的山山水水,毫无兴趣,而我的一个朋友,对我着迷的荒漠及他所形容的‘胖山’,则痛恨有加”,恰好,财新微信也新推了一篇刀的文章“为什么没去黄山”,好奇心上来,打开便看。

“我没去过黄山,”他写道,“某晚聚饮,有个朋友,刚刚游黄山回来,力赞之。‘你竟然没去过?一定得去。’他说。”接着便是说起黄山哪里好,“朋友顿时神游万里,以至于连伸向桌上最后一块扣肉的筷子也停在半空中,语无伦次地说:‘松树……石头……’于是扣肉被我吃掉了。”

人无癖不可交。刀尔登是有癖的,而且是大癖。冷淡黄山和漓江,就不是一般人,至于《中国好人》的第一篇“我为什么不喜欢狗”,其中的几句我还念念难忘:“狗只讲恩属,不论是非,最坏的人,也可以有最好的狗,因为这‘最好’者,标准只在于‘吠非其主’”,看出其人性情的桀骜。对于黄山,他继续解释了一大篇文字,渐渐地看出了这癖的由来:半是对古代文人歌咏名山大川的审美疲劳,另一半,则是对昆德拉所谓“媚俗”的极度反感。

但我的视线还停留在另外的地方,停留在那块扣肉上。大凡表达强烈爱憎者,难免要丑化自己的对立面,但刀尔登写到席间之人的“语无伦次”,落笔却是“于是扣肉被我吃掉了”。细节的真假且不必追究,他能把自己放在一个低、浅而俗的位置(据说其人身高有1.9米),正呼应了他对荒漠的亲近:他是有点虚无的,站在大叙事、大立场、大是非之外;不,应该说是很虚无的。

关于一种虚无的文人人格,勃兰兑斯梅里美的几句最好:“梅里美没有哲学;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比他那半禁欲、半纵欲的心境更不固执成见的了;而且他没有宗教;他什么都不崇拜。他小心翼翼地躲避热忱,仿佛那是一种疾病。”这在19世纪的法国十分少见。同代的法国文人,乔治?桑司汤达之类,风格成就各异,骨脉里都埋着抒情诗人的本色,唯梅里美是例外。他对什么都保持距离,都持怀疑,因为他眼里揉不进半滴不真实的沙子,而公开表露的感情,就极易掺假。

依我所想,时至今日,准确、克制、善于概括与自我疏离的梅里美应该是主流文字,至少是主流之一了,可惜不是,市面上大行其道的似乎永远是那些滥情的货色,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感动的时候,就差从屏幕里伸出两手,抓住你的肩膀没命地摇晃。就说风景——想一想荒漠主义者刀尔登,路过大超市的杂志货架时,看到旅游杂志封面上斗大的“大美玻利维亚”、“24小时威尼斯”、“探秘忧郁的热带”、“你从未见过的叉叉叉叉”……配一幅对比度爆表的异域大特写,会有怎样什么反应。反正我总是阴鸷地想,万一这风景突然消失了,拍这些照片或写了文章的人,肯定会激动至窃喜。

诸相无相,领悟这一点的人必须具备相当的智性。读《亦摇亦点头》,可知刀尔登是如何自省的人,对一切“相”的怀疑从自己开始。他说及读《瓦尔登湖》:

“我问自己,是真的喜欢《瓦尔登湖》,还是只是喜欢这种喜欢?《瓦尔登湖》对应于我本来的品性,还是对应于我认为自己应有的品性?我向人推荐《瓦尔登湖》,有多少是因为相信这书对人有好处,又有多少是暗地里觉得这推荐本身是对我有好处的事?想来想去,我还是认为,《瓦尔登湖》中有我不喜欢的成分,然而也有我非常喜欢的内容。因为后者,我向人推荐它,因为前者,这推荐又带了点捉弄人的意味。”

既是有不是,有喜欢,也有不喜欢,此即“亦摇亦点头”的涵义(另有一篇谈读古书的文章直接破题)——一提黄山就喊“美!”却支吾不清怎么个美法,乃至翻白眼嫌你太认真,此等俗人,又如何能领会其中三味?在刀尔登这样的人的眼里,世界上有几样东西经得起推敲啊!有几样东西,不是商业宣传,不是利益驱动,不是出于什么目的而故意做出来取悦你的?

加缪曾写过一篇名文,题为“不做刽子手,也不做受害者”,挪到今天,这句话不妨改成“不取悦人,也不被人取悦”。怀疑一切只是初级的应激反应,根本途径在于自我虚无,置身于诸相退散的荒漠之中,保持内观,哀悲喜悦不出于任何动机,只自本心流淌。不上黄山,是因为置身那地那景,我会打心眼里怀疑我的情感是否真实,我看到迎客松,能拿它当一棵姿容优美的松树看,而不想到曾在电视里见过的,配上沉着的女中音,飘着悠扬弦乐的定格画面?

因为媒介如此猖獗,如此无孔不入(而穷途纸媒尚有“情怀”可卖,也是挺怪异的事),它们几乎把世界上一切真实存在的东西都变成了复制品来传播,每一次复制和再复制,都是对真实的一次剥削。

但《亦摇亦点头》主要是在谈书,谈文学的——那些文学经典、次经典或非经典,被人传颂得再多也不会拒绝真实,因为能打开书读进去的人,就有可能以智性而不是盲从和媚俗进入文字的域内。虽然对《瓦尔登湖》持暧昧的态度,但刀尔登却说,在文学和艺术的方面,不动辄怀疑一切,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承认‘权威’的地位,很明显是更明智的做法,特别是在我们没有把握的时候。我不认为这是服从权威,我认为这是信任,是对他人的诚实和能力的信任,对社会淘汰莠见功能的信任。”

不用去人人说好的黄山,但要读人人说好的莎士比亚、蒙田、加缪、鲁迅。你不能拒绝阅读好书时的热忱,那事关一个虚无者的幸福。在荒漠的景色里,他默然问心,与或许存在的神灵沟通,不借助任何介质。亦摇亦点头,摇头,点头,乃是一种无声的、终极性的认肯,认肯那些历经淘漉终成正果的书,也认肯自己选择的智性的存在方式。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