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瞿塘峡黑石滩

 陆安桥1871 2015-10-23
 

 

瞿塘峡内第一险滩,当数黑石滩。

黑石滩江北江南各有伸向大江的黑石,称为北黑石与南黑石。江两岸黑石梁上的黑石,坚硬如铁。这些黑石与三峡中所有岩石不仅颜色不同,而且质地也完全不相同。这种岩石中含有大量铁、硫和氧化物,只有在火山爆发的岩浆才会具有这种性质。多年来地质学界在解释三峡岩石组织时,普遍认为距今约四千万至三千万年之间,对中国地质影响最大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同时也伴随着剧烈地火山爆发。黑石滩上的黑石,就是这一地质现象最好的佐证。

 梦回三峡:瞿塘峡黑石滩

瞿塘峡黑石滩位置示意图

梦回三峡:瞿塘峡黑石滩

清代黑石滩

梦回三峡:瞿塘峡黑石滩

瞿塘峡黑石滩

梦回三峡:瞿塘峡黑石滩

黑石滩黑石梦回三峡:瞿塘峡黑石滩

黑石滩黑石

梦回三峡:瞿塘峡黑石滩

黑石滩黑石

梦回三峡:瞿塘峡黑石滩

黑石滩黑石

面对自然奇观的黑石,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骚客在此吟诵。笔者从《船山诗草》中录一首如下。

石脉藏精铁,江声走怒雷。

乍惊飞鸟避,真涌断鳌来。

大冶凭谁铸,潜虬祇自猜。

世人空唾骂,愁绝宝刀材。

——清·张问陶《黑石》

南北二黑石称为黑石嘴。黑石嘴上游还有一对小黑石梁相对,称为小黑石滩。清光绪《奉节县志》称:“小黑石滩,在江下游,离城二十五里。该滩上下各有石梁一道,约长里许。每年自四月起至十月止,江水泛涨,水淹石梁,二面急水直冲黑石,连发喷漩,滩深无底。船至喷漩,艄舵不应,顷刻覆溺,为大水极险之滩。”

黑石滩主要是由大小北南二道黑石梁形成。这两道石梁横亘于江两岸,将大江逼窄。航道最窄时,江面仅有50多米宽。江流在石梁上先被抬起,然后翻过第一道石梁,跌下后又翻越第二道石梁,再次跌宕,水流湍急。年长日久,冲击的水流使石梁间与石梁下游,形成两处深渊。涨水时期,此处江流跌落更为剧烈,舟船经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跌正落,又是一跌,往往在两石梁间颠簸倾覆。

黑石滩下游两岸向内弯曲,形状如盆,形成回水沱。滩头遇险船只翻覆,被淹死的人往往在此回水沱江面上飘浮,并不从主流飘走。这里亦称作“人酢瓮”。“酢”,酸的意思。酢瓮本指巴蜀一带腌泡菜或腌浆水菜的坛子。这里称其为“人酢瓮”,是形容此水域如同腌人之坛。明代周洪谟曾有诗云:“赤甲下映人酢瓮,黄牛高抗鬼门关。”

关于黑石滩的凶险,范成大在《吴船录》中曾言:“峡中两岸,高岩峻壁,斧凿之痕皴皴然,而黑石滩最号险恶。两山束江骤起,水势不及平,两边高而中洼下,状如茶碾之槽,舟楫易以倾侧,谓之茶槽齐,万万不可行。余来,水势适平,免所谓茶槽者。又水大涨,渰没草木,谓之青草齐,则诸滩之上,水宽少浪,可以犯之而行。余之来,水未能尽漫草木,但名草根齐,法亦不可涉,然犯难以行,不可回首也。”

自古以来,在黑石滩倾覆舟船数不胜数,夺去船工生命更是无法统计。康熙雍正年间,黑石滩江南岸曾建有一座金碧辉煌的王爷庙,供奉镇江王爷。为保平安过滩,来往的舟子船工都要携醴上岸去祭奠,求镇江王爷保护。

道光三年(1823),商界奇人李本忠,向夔州府呈文自费治理黑石等滩。他在呈文中说“黑石滩之险,其危害在于扇子石,计高有十丈,宽有八丈,长有九丈余。陡立嶙峋,周遭盘旋。夏秋之泛,骇浪百出。舟行至此,人力难拖。”同年十月,夔州府批准李本忠自费治理瞿塘峡黑石、石板岬等险滩。时值六十高龄的李本忠,率领子孙们在黑石滩凿岩削石,使滩险大大降低。夔州府要给予奖赏,李本忠力辞不受。《夔州府志》对此,曾有记载“现水势较平,挽纤得力,商民赖之。此案经万令通详,大宪批准,查取李本忠履历,咨部奖赏。而李本忠不敢邀名,禀县转详在案,抑以黑石滩系天设之险,人力仅去十分之二三,不敢居功也。”

黑石滩的整治在解放后取得较大成果。从196611月开始,一直到19673月,黑石梁共炸礁2. 8万立方米,大大改善了黑石滩航道。

梦回三峡:瞿塘峡黑石滩

黑石滩南岸航标灯

梦回三峡:瞿塘峡黑石滩

黑石滩南岸礁石

梦回三峡:瞿塘峡黑石滩 

1998年瞿塘峡黑石滩

黑石滩在三峡天险中,自古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黑石梁东边,共有三处抗战碉堡遗址。碉堡在岩石中开凿而成,枪眼向着长江航道下游方向。这些碉堡,当年驻守着中国抗日军队九十四军第五十五师官兵。他们在这荒野之地,含辛茹苦驻守了数年,扼守着黑石要塞,拱卫了重庆陪都。

 

 

重庆三峡博物馆专家,在三峡大坝蓄水前,着力抢救黑石滩地质博物。最后,成功将30立方米黑石切割,装船运往重庆三峡博物馆保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