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才们说我不读书,于是你就信了

 汉青的马甲 2015-10-23

在英国文学中,若除去莎士比亚,当首推拜伦。拜伦是典型的天才人物,21岁出《哈罗德游记》,他自己说:“我一觉醒来,一夜成名,成为诗坛上的拿破仑。”木心先生说:那是世界性的大离骚。此后他的《海盗》,《曼弗雷德》,每一部作品都引起轰动,当时誰若不读拜伦,谁就是落伍。

与歌德,丹纳这些人不同,拜伦的作品都是在旅行中完成的,《哈罗德游记》第一二篇写西班牙,希腊,阿尔巴尼亚。三四篇写比利时,瑞士,意大利。到最后的作品《唐璜》横跨英国,土耳其,俄罗斯。于是许多人将拜伦的作品归结为“天才的触景生情”,拜伦自己也自称不读书。然而在他死后,人们发现他的藏书中每一页都是密密麻麻的注解和笔记,这时人们才明白,他诗中那些对地理,环境,战争的描写,为何能如此言之凿凿,观察精到,有理有据。人家说不读书,只不过是吃透了这些书之后撒娇而已。

就像你当初相信爱因斯坦的那句话:“人在一定岁数之后,阅读过多会影响创造力。”于是你就认为只要有才华有阅历就可以不读书,多读书反而会成为书呆子。但是仔细想想,爱因斯坦这话,其实只适合他,波尔,费曼,普朗克这些怪物。人家早就用书堆积出一个新的世界体系了,然后才去谈才华,谈创造。而我们大多数人读书之少,见识之低,根本不到谈论才华,天才,阅历的时候。

所以,你才会相信宋代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而《宋史》的记载是:“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不然,人家为什么能和赵匡胤一起杯酒释兵权?

人们还会说小说家不是科学家,没必要太高的学历。比如古龙只有高中学历,欧亨利是学徒出身,莫言年轻没受过系统教育等等。然而你只要随意看看古龙的随笔,你就会发现他对福楼拜、海明威、杰克·伦敦、司汤达这些作家的了解有多深入,至于日本剑侠作家柴田炼三郎之类,他更是可以随心所欲运用。而莫言更是在80年代初就对略萨有深入研究。而欧亨利在写作之前做歌手、戏剧演员、药剂师、绘图员、记者的时候读过的丰富书籍更是难以想象。

即便是人们热衷的成功学,也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李嘉诚是因丧父而被迫辍学,并非成绩不好,辍学后仍愿花钱买学生的旧教材来看。从经典著作到专业书籍,李嘉诚的阅读量远超普通大学生。李嘉诚发家的第一桶金是在五十年代生产塑胶花所得,而正是因为李嘉诚之前就有订阅全英文杂志,才能第一时间得知意大利一家公司发明了塑胶花的消息,才能赶去意大利考察学习,率先在香港研制出塑料花。如今八十几岁的李嘉诚,还配有一个翻译团队,帮李嘉诚翻译他所感兴趣的全球报纸新闻。

当天才们都说自己不读书的时候,你就信了。

也许你会说《论语》上记载,子路当了大官,给他的同门子羔谋了一个地方一把手,不过此人好像还没完成学业,孔子便不高兴,说:“你在糟蹋别人孩子!”子路辩解说,有老百姓在,有社稷神明在,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斗争中学会斗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然而这个“何必读书”,并非劝人不读书,而是莫把读书当成口头门面,却忘记身心性命的大事。从汉代的王充到宋代的程朱,他们对“活书柜”们的批评,无不包含着是对读书功利化、应试化的反思。读书本是滋养身心之事,除了获得立竿见影的应用知识,还能充实身心性命的余裕。《说文解字》原文写着:“读,诵书也”,大概古人读书的常态,都要出声,要记诵,与现代人以默读为主不同。但清代很有名的学者段玉裁,却考证出这个“诵书”应是“籀书”之误。“籀”字也就是“抽”字,就像从蚕茧中抽出真丝一样,读书就是要从书册的有限字面当中抽析出无穷的意蕴来。现在藏书多了,常有人打趣说“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真是歪打正着了古义。

你说你只看武侠,只看情色,没有关系,你可看出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的区别,你可能看出武侠的世界观到底如何,江湖又是何等模样,中国武侠小说的源头在哪儿,江湖的滥觞从哪儿开始?看看《昆仑奴》、《蜀山剑侠传》,想想武侠小说的青涩的模样,武侠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在哪儿交汇,又在哪儿背离。

所以杨绛先生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想得太多。

所以说你的许多问题,终是不读书之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