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基本技术之削球的动作要点 将按削一般拉球(正手削球、反手削球)、削追身球、削接突击球、削接加转弧圈、削接前冲弧圈球以及反胶与长胶削球动作之别的顺序分别叙之。(一)正手削球: 1、右脚稍后,体略右侧,双膝微屈,拍形竖立(即与台面近似垂直),引拍至肩高附近。 2、在来球的下降前期(逼角还可在高点期),前臂在上臂的带动下,随身体重心的移动向下、向前、向左挥动,触球中下部,手腕控制好拍形并有一摩擦球的动作。 (二)反手削球: 左脚稍后,体略左侧,拍形竖立;前臂在上臂的带动下,腹身体重心向下、向前、向右挥动,在下降前期触球中下部;手腕控制好拍形并有一摩擦球动作。 ![]() (三)削追身球: 对方攻球至中路追身,因受身体妨碍削球此较困难。 具体削法有如下几种: 1、单步让位反手:来球在中路偏左的位置,或本人善于用反手削中路球者,皆用此法。 ①左脚向右后方撤半步或一步,腰带动身体略向左转。 ②上臂靠近身体右侧,前臂上提引拍至胸高,拍形竖直, ③触球瞬间,上臂内旋、肘稍支出,前臂随身体重心向右下前方削出。 2、单步让位正手削:来球在中路偏右,或习惯于用正手削中路球者,皆用此法。 ①右脚向左后方撤半步或一步,腰带动身体向右转动。 ②上臂靠近身体,前臀向右上方提起,拍形竖直。 ③触球瞬间,前臂随身体重心向下用力为主,手腕控制好拍形并有一摩擦球动作。 3、换步让位反手削:右足先向右移半步,左足再随之向右后方移半步或一步,腰带动身体略向左扭转,腾出位置用反手削。 此种让位方法比单步让位法腾出的空间大,利于手臂动作,但无单步让位快。 4、换步让位正手削:许多选手采用此法。因为正手削球调节的空间比反手大。 ①移步方法:左足先向左跨半步,右足再随整个身体的右转向右后方移半步或一步。 ②收腹含胸法:来球迅速,直冲中路,来不及移步让位时,可迅速收腹、含胸、提踵(有时甚至双足腾起)同时提拍上举,再向前下方用力将球削出。 ![]() (四)接突击球: 1、近台快截法:站拉近台,对方突然起拍(如:搓中突击、发球抢攻或轻拉中突然起拍)往往采用此法。 (1)迅速用单步或跳步(一般用反手削者多用跳步,用正手削者多用单步)后退,并提拍上举,拍形竖直。 (2)看准来球,前臂协同身体重心向下用力为主、下切快截。手腕控制好拍形,忌乱动。 2、远台前送法:站位离台较远,多在对方连续突击,或在拉中突击时运用。 因来球至身前时,速度与力量大减,并已至下降中后期,所以,整个动作是向前为主。 (五)削接加转弧圈: 当今,弧圈球打法风靡世界乒坛,所以,削球者如欲立足,则必须削好弧圈球。其中,削好加转弧圈球又更为基本。 1、过去,削接加转弧圈多在下降后期。现为了更好地完成下切动作,提倡在下降前中期触球。 2、拍形竖直(即与台面垂直)甚至引拍后还可略前倾拍形。 3、协同身体重心的力量,上臂带动前臂向下用力为主。触球瞬间有一先压后摩再依球调整推送的动作。手腕切忌晃动。 4、为提高控制弧圈球的能力和加大削球的旋转,应特别重视运用身体重心的力量(即腰、腹、髋、腿、膝等部位的协调配合)。 5、削接弧圈球时,应特别加强判断,以尽早移位选位、调整动作,争取在最佳击球点位置(一般在右腹前)触球。 ![]() (六)削接前冲弧圈球: 1、动作基本与接突击球相似。前冲弧圈球既快又转,所以,削接它时既要反应快、步法快、动作快,又要注意向下切削,拍形竖立。 2、自己在回球不转或较高时,对方常会来一板从上向前、向下直扫式的前冲球,此球弧线尤低、在削接这种球时应稍向前送,以防下网。 (七)使用反胶与长胶削球的区别: 用长胶削球时,应注意发力集中,在撞击时需注意对球的控制力,并力求借到对方来球的前进力; 用反胶削球时,需以自己发力为主,向前用力较多、摩擦球较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