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北马记忆

 滁州162 2015-10-23




时间
赛事
距离
成绩
20141019
北京马拉松
半程
1:56:44
2015329
郑开马拉松
全程
4:22:59
2015920
北京马拉松
全程
3:58:21
2015926
衡水湖马拉松
全程
4:47:49


      又一年的北马结束了,一周多过去,记忆倒还依旧温热。身在北京,作为主场的比赛,又是国内最高水平的城市马拉松之一,北马无疑是跑马人每一年最重要的比赛。就趁着余温,留下些什么吧。
       2015年9月20日,第35届北京马拉松。从早上开始,从天安门到鸟巢,将近半个北京城都喧闹非凡。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大半天除了出行不便之外恐怕没有什么不同;对于跑者来说,这是一次年度盛会。一年的等待、训练、汗水、付出、甚至是伤病,终于等到再次走上这条仿佛朝圣的道路。跑友们的兴奋,在清晨的地铁里,热切地蔓延着。这是我第二次走上北马跑道,却是我的第一场北马全程。
      大约半年之前,郑州到开封两座城市之间,记录下我人生的第一次全马。其时,差不多是我跑步以来状态最糟糕的一段时间。论文刚刚完成,工作依旧悬而未决,求职中更是备受打击、颇为失意,更加没有赛前的系统备战。加之又是高温下的首马,32公里之后俨然就充满未知,这种不确定的心理感受,其实要比身体上的疲劳更加磨人。最终,虽然顺利完赛,虽然我并非是一个成绩至上主义者,但总感觉有所缺憾。
       六个月之后的北马,当我再一次开始准备比赛的时候,我知道又一次挑战自我的旅程开启了。郑开时,我还是为了毕业和求职努力的博士生;北马来了,我也在历经曲折之后来到新的学校,开始一段崭新的职业生涯。赛前,我在心里默默设下进4这个小小的目标,却很少和别人提及。郑开之后的三个月,都只是断断续续地恢复跑量,却常常在日复一日的匆忙中挤占了跑步的时间。恰逢毕业离校,真正离开校园,茫然若失之际跑步似乎成了最好的归宿。7月到8月,难得的暑假,工作之余便抓住宝贵的时间挥汗在奥森公园。7月的跑量终于恢复到去年下半年时的200km水平,8月则是顶着酷暑炎热完成了345km的跑量。8月底连续两周末的长距离训练,让我对于实现自己的目标信心爆棚,那时候的身体状态似乎也接近最佳状态。然而,终究好景不长。9月前二周开学之初,各种琐事再次涌来,内心又打着跑休的借口一休不止,疲劳逐渐积累。9月19日,赛前一天,本以为不会再因为跑马紧张的我,竟然一整天都心神不宁,对于第二天究竟会发生什么完全没有了任何信心。睡前,和爱人聊起第二天的成绩,我说大概会在350左右吧,也许会更差一些。
      20日当天,早起赶到天安门广场这些略去不表。当跑出起点门,随着几万人的人流浩浩荡荡来到不久前阅兵的长安街时,我知道一年一度的北马正在我的脚下成为现实。跑了几公里,速度控制再一次失败,远远快于我计划的速度。看看周围的跑者们,似乎今年北马推行全马提升了跑者的整体参赛水平,多数人都在超越我,而我的疲惫感却早早地袭来——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十几公里的时候,遇到了来京参赛的人大校友许腾,他的速度似乎与我的目标较为接近,便跟着他亦步亦趋地跑了起来。中间,偶遇过其他几位跑得更快的人大校友,都和他们简单聊几句之后便目送背影而去。一直到了30公里处,同行的小腾因为休息不好决定走走,我挥别之后便独自继续前行。抬手看表,2小时40分钟,这比我之前的训练成绩还要好一些。按照这个速度进行下去,完成目标当不是什么问题,此时内心多少多了一些信心,即便身体的疲惫感持续袭来。34公里处,看到了志愿服务的柳老师母女和其他校友,很是亲切,这也是我这次北马唯一进的一个校友私补站,遗憾的很。从柳老师那里吃了几口咸菜,喝了些饮料,便继续前行。
      前方正是我最近一年居住的林萃桥,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右转进入奥林西路后,便离终点不远了。就在转完的一瞬间,左大腿开始抽筋,在路边紧急拉伸之后继续跑起来;不到5米之后,右大腿同样开始抽筋。当两条大腿开始罢工的时候,我欲哭无泪——在如此熟悉的地方,又再次碰到和郑开比赛时一样的情形,难道接下来的7公里多又只能走下去吗?此时此刻,再强的意志力也驱动不了我僵硬的双腿,只好继续往前走着。过了35公里后,小腾同学已经从后面赶上来了,他似乎已经恢复了体力,但看到我的窘态,便陪我一道边走边聊起来。走着走着,眼看着多个挂着气球的400从我前面扬尘而去。我知道,这一次看来又要和400目标说再见了。小腾同学鼓励我,说现在开始跟他们还是有希望的,可我哪有再跑起来的力量。
       终于熬到了36公里标志处,小腾建议我们慢跑起来,我尝试了几步却依旧感觉不好,看到前方有医疗站便走进去试图寻求帮助。然而,医生们似乎都忙着处理其他几个躺在地上的跑友,无暇顾及我这样还能站着的。身边一位同样抽筋的跑友拯救了我,或许我也帮助了他。我两素未谋面,但为了缓解疼痛开始脚顶脚做起了拉伸。这一下小小的动作成就了我后面的一切,我慢慢地感觉肌肉开始恢复工作了。虽然只能是配速6分多的奔跑,但至少动起来了。慢跑差不多1公里多,进入到折返区域,也看到了已在路那一侧的小腾。我努力加速,终于在离开折返道之前赶上了他。和他一起跑了大约几十米,感受了一下自己的状况后,我选择告别他自己加速。虽然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到终点,但我又感觉大腿能够再跑快一点点。既然有那么一丝希望,我决定冒险一试。于是,提高步频和步幅,大步向前奔跑。从37公里开始的这最后5公里多,我几乎没有看到路边的任何补给站、志愿者或是观众,眼里只有前方,仿佛杀红了眼的战士。偶尔瞥了几眼手表,配速从508到450又冲到了440,这是我整个全程路段里最快的5公里。这段路上,似乎身边的跑友们都只是在走路,而只有我一个人在跑步。这段路上,我既有一丝兴奋,更加有万分紧张,内心祈求着我的双腿好兄弟能够顺利坚持到终点。直到终点冲刺前200米的转弯处,身边几位跑友大声喊着破4没问题了,我的心里才放下一块石头。可是,脚下丝毫不敢放松,一路冲刺过了终点,恍惚中看到计时牌刚刚指向4小时。我知道,按照净计时计算的话,我差不多应该已经进入4小时了,目标达成。可是,也正是因为这一瞬间没有看清时间,赛后很久我都在焦急地等待计时成绩。直到最终确认为3小时58分21秒时,我才如释重负。
      有了郑开首马之后,我自知马拉松完赛对我而言并非一件难事。然而,马拉松的赛道上,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你会遇到太多不确定或者未知的状态。训练不够时,自己的身体最终会惩罚你自己。即使是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仍然有可能碰上这样那样的新情况。两次全马,都在差不多距离的位置出现抽筋情况,这肯定与我自己的速度控制、补给、训练等多个方面有关系。但这两次全马不同的地方在于,我用不同的态度去对待他们。郑开,我选择小心翼翼地完赛为先,走完全程;北马,我休整之后选择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最终得到了馈赠,达成赛前目标。事后来看,这两次不同的选择,我都受益匪浅,自然也没有后悔的意思。也许在很多不同的地方,都有人教育过我们什么是坚持的力量,什么是意念的比拼。但在这次北马之中,这最后的8公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我似乎涅槃重生,发现了一个更好的自己。这到底是不是马拉松带给我的变化或者价值?我说了算,我说了也不算。只有跑了,你才能够真正地理解。
     人生就像是一场马拉松——对于这句话,我们很多人都熟悉至极。然而,人生为何像是一场马拉松?人生的马拉松该怎么跑下来?人生马拉松道路上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困难或者荆棘?对于这些问题,其实并不一定需要跑马拉松才能够理解;事实上,即便是跑了很多场马拉松,也不一定能够弄明白其中一二。于我而言,这一次一次的马拉松比赛经历,已在我心中为弄明白这些问题撒下粒粒种子。或许,它们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生根发芽?或许也不会。可是,那又何妨?我跑了,我去尝试了,我去感受了,便已足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