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有诗书谈吐不俗的知性美有多难修?

 hero唯在 2015-10-23

我知道你们很人的梦想就是每天在家里看看书、写写字。


家里有看也看不完的书,闲来无事和精神巨人对对话。


这样的日子想想都觉得逼格甚高。



  

今天,就派Queen主义头号才女小雯,来打碎你们的梦想。


不经意间口吐莲花颠倒众生,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自从选择文学作为考研方向以来,每天超高强度的阅读和疯狂增长的笔记成为我简单的存在方式,我就像一只巨大的书蠹虫,埋首故纸,拼命刷书。


  最开始的学习是最艰难的,一卷又一卷的大部头需要硬啃,才发现兴趣和专业完全不是一码事,太多完全陌生的东西。


  最辛苦的那段时间早上起来睡得迷迷糊糊刷牙,脑子还留着的梦境里是“德语区最重要的实验诗人是个什么鬼”;下午吃个土豆煎饼喝碗粥,一边走神一边想着“或许这就是乔伊斯所说的顿悟吧”;




  隔三差五把已经保研的小伙伴拖出来,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滔滔不绝东拉西扯一堆我心目中的福柯和罗兰·巴特;特别疲惫的时候翻开一本书却对文字毫无反应,眼前金星乱冒,好像大脑中的文字识别系统已经紊乱,信息储存库完全饱和。


  有时烦躁到看见字就反胃,昏昏沉沉的脑海中浮现出自己背着厚厚一摞书像乌龟一样慢慢往山上腾挪,书还不停地掉,不停地掉.....




  坦白说,我是一个从小就非常热爱阅读的人,很喜欢也能静下心来好好读书,读书于我向来是一件无上幸福的事情。而之所以选择文学这样的读研方向,初衷很简单,也是为了能多读点好。


  但事情的真相是:


如果有一天,

你想把你的兴趣爱好变成一种专业素养,

变成一种系统的、正式的、

当你自己谈及都会觉得真正有底气的实力,

你必须经受一种不同于兴趣爱好的

慢性熏陶和愉悦享受的折磨。


  在这种过程中,沉潜是必然的,要审慎,要恒久忍耐,要克制感性阅读体验引导下轻易得出的结论,要和自己性格中暴露的弱点不断做斗争。


  这种过程非常痛苦,尤其是我这种缺乏耐心和毅力的多动性格,简直就是回炉重造从头做人......


  而另一方面,由于文学自身的学科特点,除了被繁复庞杂的信息点和剪不断理还乱的文学脉络虐得死去活来,文字抽象变化莫测而语言组织浓度又高得欠抽的文学理论更是反人类的存在。




可是,忍过了最艰难的阶段,发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漫长的准备过程中,有时我会觉得自己像溜进文学神殿的小偷,面对那么多真诚的、崇高的文学家的心灵,那么多别具一格、贯通中西的思辨视角,那么多卷帙浩繁、丰富深刻的不朽作品,我显得特别惶恐而渺小。


我一直觉得自己热爱文学,但在全世界大视野下,在那么多伟大灵魂和无私精神的烛照下,我为自己的散漫、埋怨、轻率、侥幸心理感到深深羞惭。


莫里哀带病演出死在舞台上,拜伦亲赴希腊的解放战争而后牺牲,普鲁斯特和卡夫卡在方寸斗室之中笔耕非凡巨著,波拉尼奥弥留之际惦记的是拉美知识分子界最后的良知,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数量惊人的长卷就像是俄罗斯宽广而浑浊的伏尔加河,流淌着他感同身受的、整个时代深重的苦难。


相比较而言,普普通通的我有生之年能够接触、了解它们,已经是莫大幸运。


从远古欧洲的英雄史诗到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从古典印度的梵语戏剧到近代俄国的侨民文学,缥缃跋涉期间的惊喜、震撼、思考一直如影随形。


我渐渐获得了自主学习真正的趣味,也慢慢收获补给浮躁内心的营养,或许这就是拉伯雷笔下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的醇美岁月吧。


从五月份正式准备考研进行超高强度的刷书一直到现在,这五个月我读了七十多本书,读书过程中迄今为止手写了三十万多万字的笔记,到后来一拿笔小指头疼得根本撑不下去,改换打字。


现在每天在电脑边一边哗哗哗翻书一边咣咣咣打字,腰酸眼涩肩膀痛,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慢成狗的进度让我焦虑得满脸痘,保研和工作的小伙伴们学化妆的学化妆,睡养颜觉的睡养颜觉,气色状态甩我一个银河系,隔段日子一见面恍若天人......


而我作为惶惶之考研狗,还在为未知的结果而拼命努力。不是不羡慕的啊,但我从不后悔,并且发自内心地为当初自己的选择而骄傲。


高压带来的是高度的自律,忍过最沉默的日子,当千帆过尽,拥抱诗歌也拥抱生活的沉疴,我相信寻常杂草细木里,一定会有属于我的小小玫瑰花圃。


最后,分享一小份书单,这些作品明亮而深刻的感召力曾经深深打动过我:


《文学回忆录》
木心




  我心目中独一无二的文学圣经,是放在案头的山水,时翻时新。现在还记得读第一遍时那种从头到脚按捺不住的颤栗感。


  文学的厚重、纯粹的心性和人生的通透底色圆融汇合,明明是对文学的解读,偏偏比许多文学作品还要深刻。


  有时学习学烦了,会把木心的这套书抄上十几页,瞬间灵台明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另外木心的诗集《云雀叫了一整天》、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等,文字讲究,学养深厚,清淡可读。


《孤独美食家》

村上龙




  村上龙是日本文学界和村上春树齐名的作家,作品情节神秘诡异,若有所指。


  这部小说关于料理、关于少见的美食,关于爱欲、关于孤独也关于平凡尘世男女,对心灵恍惚性的揭示和欲言又止式的抒情有点像女作家的笔调。


  可以和李碧华的饮食档案系列作品如《牡丹蜘蛛面》《红袍蝎子糖》等结合起来阅读。


《无羽无毛》

伍迪·艾伦




  我迷恋伍神已经很久了,不明飞行物气质的他不仅是电影界的创意担当,还曾经是《纽约客》炙手可热的作家。


  《无羽无毛》是戏仿混搭超现实主义的幽默讽刺作品集,书名取自破折号星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句“希望是有羽有毛的东西”,作品的基调也是智商碾压冷眼嘲弄型。


  其中《门萨的娼妓》一篇尤其推荐。


《2666》
罗贝托·波拉尼奥




  卷毛哥波拉尼奥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个偏爱哥特文学和情色小说的怪咖,但在《2666》里他居然非常严肃地预言了世界末日。


  这部小说的出版可是拉美文学界和中国出版界很有影响的大事,作品层次非常复杂,包含的文化元素镶嵌着作者对知识分子界疲软现实内核的深刻洞察。


  厚厚一大本把学术、梦境、犯罪、哲学、战争、政治、女性、疾病等20世纪的重大议题一举拿下,却罕有艰深之感。


  翻译也出彩,几乎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个人风格穿过厚厚书卷扑面而来。


  作者:小雯,Queen主义编辑

  读书多到哭的在编考研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