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歌唱基本功(八)

 莫愁文苑 2015-10-23

65. 母音搭配

 

    纯“啊”以口咽腔共鸣为主;“呀”让声音集中一点;“吗”引进鼻咽腔共鸣;“哇”使声音略靠后,有竖立感,“啦”为了放松舌头,向前伸展一点,让舌根不后缩,不阻挡咽腔通道。“啊”带点“喔”,有助于上下通,声音垂直线更明晰;“啊”带点“乌”,咽腔共鸣比重增加。

 

66. 双手帮助呼气

 

    不吸气,照样可发声,但声音扁、紧、尖,音域极窄,三至五度,而且显不出什么强弱对比;吸足气,引起胸部、腹部高度紧张,比不吸气还糟糕。气肯定要吸,并且在一句之后加以补气(换气),练习时双手按着腰部四周,将四周压缩,帮助将气叹出来。如果没有双手压缩行为,喉部就会用劲。待到呼气肌群能熟练呼气,双手的辅助就不需要了。

 

67. 发声分二步走

 

    吸足气,以丹田为中心形成一个大气球,继续保持吸气状态,双手叉腰,各用两、三手指按肚脐下二、三指处,推动小腹渐渐收缩,这仅仅是练习腹肌的活动能力。将发声分两步;第一步,先发无声的“Z、C、S”的其中一音,紧接着第二步带声(六个母音之一)。第一步辅助学员找到气通的感觉,第二步在气通的基础上发声。

 

68. 志在必得

 

    发较高一点的音阶,先有志在必得的信心,进入临唱状态不必想方法,吸足气后势必引起一定的负担与紧张感,此时要迅速摆脱以上这种状态,变成若无其事,只要保持喉头开启、软口盖抬起、牙关放松、帮助声带调节的肌群与神经听从调控。使气息推动声带振动,预期的声音效果不会落空。

 

69. 连唱“哈与嗨”

 

    带微笑、半打哈欠、叹气状态唱,并不容易做到以上三者同步,因为有的学员,一到歌唱显得局促、拘谨。老师让他做些广播体操的动作,放松精神,然后让他吸足气,连唱几十个“哈、哈、哈”,这是丹田用气的无声练习。有声的练习,带喊嗓“嗨、嗨、嗨”,既可同音反复几十下,也可半音半音递升、递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