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值得反思:农村空巢老人的“老无所依”

 阅读人生988 2015-10-24

 

都说养儿防老,但是在现在的许多农村地区,却是年轻人纷纷离开家乡打工,只留下四十多岁的老人在家乡务农。随着农村“空心化”加剧,传统的“养儿防老”、农村互助养老受到冲击。


空巢老人规模庞大

2011年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已达到15.4%,农村老年人口已超过1 亿,其规模是城市的1.69倍;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老人空巢现象更加突出,2012年农村空巢老人有四五千万。


空巢老人高龄务农

69岁的老农兰其中,石柱县三星乡村民。2014年独子车祸过世后,本该颐养天年的兰其中,承担起养活一家人的重担,他一人捡了7户农民的土地来种,一年辛苦下来仅1万多元收入。


“一大把年纪还在种地,也是没办法,不种地就没收入。自己辛苦点还可以为孙女负担学费、生活费,剩下的钱用来买药、治病。我和老伴每月有160元养老金,只有不住院,生活才能勉强维持。”兰其中说。

疾病缠身

子女外出务工无法承担赡养责任,“老而自养”高龄务农的人目前不少。石柱县大歇镇黄山村76岁的村民冉岁兰总共种了两亩玉米地,她以前还种点水稻,但身体实在吃不消就放弃了。

“养儿防老”受冲击

近百位高龄空巢村民发现,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传统的“养儿防老”作用受到冲击,家庭赡养功能弱化。

80岁农民熊朝寿家里建起新房,为啥还独居?熊朝寿的回答让人意外:“儿子们都打工去了,家里一个人都没有,我不能守着空房子过活呀。新村离田土比较远,我人老了,爬坡上坎不得行,只有搭个棚子,在附近种点玉米、马铃薯,把生活维持住。”


一亿多农村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就有四五千万。这些高龄、失能和患病老人的照料护理,如何解决、谁来承担?


农村,分散供养的老人居多,国家提供的保障只能保证他们吃上饭,他们生活没人照顾,生病就医更是困难重重;在敬老院集中供养的老人生活就医虽然方便些,但由于管理服务机制不健全、服务人员少、业务素质低等,供养的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国家应该抓住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这个契机,加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标准,并加大投入,设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同时,通过义工服务、政府购买服务、家政服务等,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养老由经济保障型向服务保障型的转变。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敬老院建设的投入,提高服务水平,同时探索建立农村市场化养老保障机制,在农村逐步建起养老院。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照料问题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政府、家庭、社会组织等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