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巧】子线长短大有作用,到底多长好呢?

 轻松学钓鱼 2015-10-24


 




台钓尤其讲究钓组的合理配置,对钓组每个环节的配置要求更严格、更精细。其中对主线和子线的配置比例就十分讲究,要求子线的线径是主线线径的1/2左右。子线的长度问题会直接影响到钓获量。所以对于子线的长度,我们要合理的调配好。子线的长度与坠的大小、施钓水域和所钓鱼种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子线越短,浮漂的反应就越灵敏。但子线过短,鱼在吃饵时嘴很容易碰到坠子,会因为异物警惕而不吃饵;但是如果子线过长,浮漂的灵敏性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提竿时机的贻误。那么到底多长才合适呢?这个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一般的子线要求比较细,首先是为了提高钓组的灵敏度,增加中鱼率;再次是在中大鱼后,在钓组不能承受大鱼的拉力时,被拉断的是子线,不会因小失大,从而确保整个钓组的安全。因此说子线的作用在垂钓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一个不可轻视的环节,所以说选择子线时不能凑合,要选用柔软性好,耐磨性好、伸缩性好的优质线,从而真正发挥子线的双重作用。


在静水水域垂钓时,没有水流冲击,鱼吃饵的动作较轻较平稳;所以我们在静水垂钓时一般采用细漂和轻坠。为了提高浮漂反应的灵敏度,子线宜短,因为坠子很小,子线虽短一般也不会引起鱼的警觉,更容易引起鱼的上钩。如果我们在小水面钓鲫鱼等小型鱼时,坠子要选择比较小的,子线也要比较短的。如果是钓取50克左右的小鱼,子线选用0.2号就可以了;如果是钓取250克左右的鱼,子线选用0.4号也行;如果是钓取500克左右的鱼,子线选用0.6号足矣;如果是钓取1000克左右的鱼,子线选用0.8号是最好的。如果我们在清澈见底的浅水域垂钓时,子线要选择长点的。如果我们在浑浊的水域垂钓,子线要选择短点的。如果我们在江河中垂钓,流速越高,子线要选择长些的。
如果我们是用素饵钓时,子线要选择短的,因为只有这样浮漂反应才能够灵敏些,用荤饵钓时,子线要选择长的,才更有利于钓鱼。如果鱼的密度高或个体大时,鱼吃饵时往往抢食,故子线要选择长的,反之则要选择短点的。

至于子线长度具体到多长、多短才为适宜,各地水域环境千差万别,钓法各有千秋,加之各有各的习惯,因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必要强求一律。不过,通常采用的长度范围,还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3-15厘米。子线最短不要短于3厘米,最长不要超过20厘米。
子线的粗细应随主线而定,一般比主线细0.2号左右为适宜。但也有人喜欢用粗硬子线,子线比主线略粗一点,这样鱼吞食过程中动感较明显,鱼钩稍离地面,浮漂就会上升,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但钓大型鱼为主,还是细于主线为好,一旦大鱼上钩,鱼的拉力超过主线所能承受的极限时,断掉子线,以保住主线及浮漂。

子线的软硬各有优缺点。硬子线挺拔,有一定支撑力,饵钩落入水底后,不容易埋入淤泥和落入石缝、水草之中;缺点是碰上利齿大鱼,有被咬断的危险。软子线不容易被鱼咬断,且有使鱼上当的功能,但不适于水底不平和有暗草、杂物的水域。还有一个缺点是传导性能不如硬子线,浮漂反应略微显得迟钝。

台钓中子线精细的选择使用,是钓组灵敏度与保险度的一对矛盾,但只要在垂钓实践中关于观察,勤于总结,就一定会解决好这对矛盾。所以说子线选择得恰到好处,会使你在垂钓过程中事半功倍。我们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就能更好的使用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