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渊阁《四库全书》:世界著名三大人造工程,全球限量复制20套

 文山书院 2015-10-24


编者按
乾隆三十七年(1772),乾隆皇帝诏令,举全国之力编纂一部人类文化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图书《四库全书》。乾隆四十六年(1781),第一部《四库全书》告竣,入藏紫禁城(现北京故宫)文渊阁。中华民族从此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标志。

名副其实的中华文化大百科

与万里长城、大运河并称为

世界著名的三大人造工程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简 介
文渊阁《四库全书》

文渊阁《四库全书》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宏大的文化工程,唯一一部乾隆皇帝御览的北京故宫文渊阁《四库全书》现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世人很难见到。全书按照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方法,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经部】

儒家经典

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 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十个大类。

【史部】

历代史书

收录史书, 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十五个大类。


【子部】

诸子百家

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十四个大类。

【集部】

诗文词典

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五个大类。

最规模
全书共36375册,收书3461种、79309,分装6144,总页数238万余张,总字数近八亿字,几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是古代中国规模最大、分量最重的一部大型丛书。
最全面
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大成之作。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中国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於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最权威
《四库全书》共抄写7部,其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是第一部完成本,距今已有230余年,其他6部都是根据文渊阁本抄写的,所以学术界认为,文渊阁本是《四库全书》中最权威的版本。
最规范
因为是第一部《四库全书》,乾隆皇帝对此过问最多,编纂质量得到了保证,抄写的人员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可以说,文渊阁本《四库全书》集中了当时最好的书家缮写,字体风格端庄规范,笔笔不苟,如出一人,校勘最优,用料最为考究,最能传神地反映出善本的所有元素。
最完整
第一部《四库全书》一直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文渊阁内,1948年底到1949年初,文渊阁本《四库全书》被运往台湾,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为国家正统、民族根基的象征,文渊阁《四库全书》已成为中国人安身立命、梦寐以求的圭臬和“传国之宝”。其门类之全,内容之丰,令世人歎为观止,具有无以伦比的文献价值、文物价值和版本价值。《四库全书》被学术界称为东方文化的“金字塔”,世界文化的万里长城,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6144个楠木书函
尽显皇家雍容气派
背景色可调透明度
盛世修典 国宝再造
有清以来,原大影印屡议屡辍
《四库全书》是手写本,自清末以来,有识之士一直致力倡导刊印此书,以飨学人,以惠众生。均因费用太大,技术力量不足,操作环节纷杂,屡议屡辍。虽然不同版 本、不同规模、不同出版形式的《四库全书》陆续出过几种,却均为选编、精编、缩印版,错、漏之处甚多,与原书差之甚远,根本无法反映原书的真实面貌。
原大复制《四库全书》呼声高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原大复制《四库全书》的呼声日益高涨。已故著名学者刘大年、张岱年、季羡林、任继愈等相继倡导影印复制,并针对影印复制《四库全书》的意义及市场需求,具体建议限量出版 为宜,使之不但传与国内,还要传与国外,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盛世修典 原貌再现
如今,北京线装书局联合社会有识之士鼎力合作,在海内外学术界的大力支持下,以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为底本,原大原貌影印出版,整个工程定位为“文物复制, 善本再造”,全书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手工宣纸,包背装,封面采用天然蚕丝特制耿绢,配装6144个楠木书函和128组楠木书柜。一如原物,使一部秘藏深宫 230多年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原样原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全球华人的百年梦想终得实现
原大复制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出版工程浩大,工序复杂,多为手工制作,出版周期长达五年,500多位专家、学者、手工艺人默默奉献,整个工程于公元2014年底全部完成,全球华人的百年梦想终得实现。
原大复制文渊阁《四库全书》
专家委员会
陈奎元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

柳斌杰
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
郑欣淼
文化部原副部长,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长
袁行霈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于友先
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原主席
聂振宁
著名作家、出版家、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总裁
冯其庸
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
傅璇琮
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家、古籍整理出版家,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原副
李致忠
著名古籍整理研究家,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院院长,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
安平秋

著名古典文献研究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主任

原大复制文渊阁《四库全书》
出版工作委员会
顾 问
陈奎元 郑欣淼 袁行霈
主 任
柳斌杰 于友先
副主任
邬书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
吴尚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

周兴俊(线装书局原总经理兼总编辑)

原汁原味 手工再造

原大复制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出版工程浩大,工序复杂,且多为手工制作,其规模之大,环节之多,周期之长,投资之巨,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从宣纸生产到全书製作完成,全部工序多达380余道,除少数几道工序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其他所有环节都需要熟练工人手工完成。

全书共需要手工宣纸近4000万张,若将这些纸张连接起来,可绕地球近3圈。

全书完成前后历时五年,先后参与此项工程的专家学者、手工艺人多达500余人。

宣纸
作为传之久远的文化瑰宝,原大复制文渊阁本《四库全书》采用久负盛名的安徽手工宣纸印造,从原料加工到最后成纸,要经过制浆、捞纸、压榨、焙纸等一百多道工序。
制版
尽管借助了大量的现代科技设备,并针对《四库全书》的特点开发了新的软件,但120万张制版仍然需要60个人两年半满负荷工作方可完成。
印刷
原大复制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的整个复制工作完全采用特制环保油墨,传统手工印刷工艺,已达到“纸在字在,寿逾千年”的复制效果,整个印刷周期长达三年。
装订
折页、配页、齐栏、打孔、穿纸钉、切书、包背……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线装书装订工艺,一百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必须手工操作,如此的技艺和操作流程,完美地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內涵之美。特別是每一冊的封面,均采用天然蚕子织成的耿绢,按原书红、绿、蓝、灰四色配染,分别对应经、史、子、集四部,并应合四季之意,四时循环,生生不息。
木器
选材、开料、干燥、下料、刨平、压刨、拼接、开槽、开具、榫卯、雕刻、组装、打磨、上油、打蜡……一百多和环节纷繁复杂,所有环节都为纯手工操作,精雕細琢。如此完全手工的“京作”技艺和操作流程,完美地体现出中国明清传统家具古典文化的內涵之美。
配装
为保证每套书不出质量差错,裝配工人在书入函装箱之前,对每冊书都要做认真仔细检查,把好最后一关,整个过程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确保了全套书无以伦比的精品质量,彰显了《四库全书》的厚重与华贵。

国之瑰宝走出秘宫深闺

展现百年一见震撼场景

至尊国宝 盛世收藏
全套《四库全书》书函采用楠木手工制作,上下夹板为香樟木,共计6144函,一如原物,并特别制作128组楠木书柜,尽善尽美地再现文渊阁《四库全书》的绝世风华和昔日皇家奢华气韵,而盛放全书需二百余平方米的空间。有权威机构评价,此举是我国文物仿复制史上一项空前宏大的工程,是当代文物仿复制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仿复制专业委员会
逐套出具《监制证书》

全球限量复制20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