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习题及解读

 柳懿 2015-10-24

《醉翁亭记》

文章解读:

第一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山水特写图。由山引出泉,由泉引出亭子,既介绍了醉翁亭周围的环境,又为写亭子做了自然的铺垫。

第二段:写山间景色以及出游之乐。先写早晚阴晴烟云变化,后写四时景物的不同,抓住景物的特征,语言精练,句式工整,抑扬顿挫,具有节奏美。

第三段: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先写滁人游、太守宴,又写众宾欢,最后写太守醉。核心是太守醉,醉是因为太守看到百姓生活富足和乐,为自己执政有方而陶醉。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使用了描写、叙事、抒情和议论等表达方式,突出了全文主旨。作者巧妙地用禽鸟乐、游人乐来突出太守之乐。太守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省,从而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主旨。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以荻杆画地教他认读。24岁登进士第,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晚年曾主持科考,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又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也擅长诗词,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词则婉约柔美,清新淡雅。他在史学方面也有成就,参与编撰《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唐宋八大家”之一。

习题:

1.理解性默写

1)文章的主旨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全文的主线句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描写滁州城总的地理环境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4)表明“醉”与“乐”之间的关系的画龙点睛之笔是:醉能同其乐。

5)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感情基调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自问自答写出醉翁亭来历的句子是: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7)表明醉翁雅号的由来的语句是: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8)将游玩之乐融于宴饮之中,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语句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9)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语句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10)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语句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1)刻画“太守醉”的语句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2)描写醉罢晚归的语句是: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13)表现禽鸟之乐的语句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2.请在本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们表达什么意思。

答:峰回路转:比喻经历挫折失败后,事情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事情真相大白。

3.根据文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

1)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在第一段利用空间变换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抱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

2)第三段一共描绘了四幅画面,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核心是太守醉

4.作者在描写朝暮图以及四时之境时各抓住了什么特点?

答:写朝暮图就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景色变化,成为鲜明对比的两幅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5.太守为何而“醉”呢?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答: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之景色,陶醉于与民同乐,陶醉于自己治下的政治清明。

6.为什么在写“太守宴”之前要先写“滁人游”?

答: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气氛,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7.从“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这滁人出游的浩大场面你能看出什么?

答:作者在滁州治理有方,百姓生活安定、富足、太平。

8.第三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特点:用三个并列的层次来突出最后一个层次。

作用:在大小环境和众多人物中突出太守。

9.鱼、酒、肴、蔌是太守宴的主要食品,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这些食品都是就地取材,源于山间。揭示了宴酣之乐取于山水之间。

10.文中的“醉”与“乐”有怎样的关系?

答:“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通过醉心于山水,醉心于宴饮,来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11.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在逆境之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积极乐观。(围绕此作答即可)

12.作者被贬滁州,自号醉翁,你知道他写本文的真正意图吗?

答:表达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1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提到“古仁人之心”这一概念。“古仁人之心”内涵丰富。两篇课文可以说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古仁人之心”做了阐释,请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课文中体现出的“古仁人之心”分别表述出来。

《岳阳楼记》中的“古仁人之心”:古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与“随物喜因己悲”的心情有所不同。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醉翁亭记》中的“古仁人之心”:为官者将天下民众的快乐视为自己的快乐,即与民同乐。

14.对对联

1)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2)欧阳修醉翁亭里乐山乐水乐民心;

     范仲淹岳阳楼前忧国忧民忧天下。

文章赏析

1. 意境优美

好的散文应为诗,要创造优美的意境。所谓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面的范畴,它是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优秀的散文应该有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醉”中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联缀各幅画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散文立意犹如设了张本,作者就根据这样的“意”写了秀丽的“境”,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

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又没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群山作为背景,一圈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构成诗般的优美意境。

朝暮变化之美。“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阴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写出了醉翁亭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由于早晚不同,则作者运笔的色调、气氛有别。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息,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且细、笔触如丝,以不同的景象写出了相异的境界。

四季变幻之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只四时也”,描写了四季景物的变化。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叶茂是夏景;风声萧瑟,霜重铺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变化有致,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四幅画面相互映衬,春光如海映衬了秋色肃杀;夏日繁茂映衬了冬景寒洌。

动静对比之美。文中先说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蔚然壮秀的琅琊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泉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树木阴翳,鸣声上下”,树木之境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景物与人物间的动静对比。“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

2. 结构精巧

金线串珠。《醉翁亭记》虽然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人情喧于纸上,看似散,其实一点儿也不乱。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线。这根金线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乐”。正因为如此,文章的起、承、转、合,就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宛转,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欢于万物,乐在其中,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这样,行文走笔,一路写出,围绕个“乐”而展开,就不是断片的杂碎,而是统一的整体,犹如穿千颗珠玉缀在金线之中,收万道阳光凝于聚光镜上。因此文笔的散转化成一种特色,显得运笔从容,左右逢源,越是散越是丰满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机,增强了散文的内容。

曲径通幽。《醉翁亭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借用这句话来形容这篇散文的结构特色是很恰当的。作者写四时晨昏的不同景物,五光十色的琅琊风貌,可谓匠心默运,苦意经营。作者为写出醉翁亭的位置,颇下一番心思,他不是径直言之,而是曲折写来。文章一开始敷设了五层笔墨,“环滁皆山”,一层;“西南诸峰”,一层;深秀“琅琊”,一层;潺潺泉水,一层;“有亭翼然”,一层。五层笔墨不是均衡用力,平分秋色,而是层层烘染,步步进逼。先用大镜头、长镜头,然后推成小镜头、短镜头,最后跳成特写,不平不直,九曲回肠。先用概描,写滁州山景,大笔淋漓。下一“尤”字,文章迭进,带出“西南诸峰”。再着一“望”字,视线集中琅。用毕视觉,跟后就用听觉,“水声潺潺”,于是酿泉入画。尔后,用一“回”字,着一“转”字,醉翁亭才赫然在目,进入卷面。作者在用笔时,好像围野狩猎,逐渐圈小区域。这样不仅让人们了解到醉翁亭之所在,而且通过层层烘托,突出了它的美。如此描写,便使“亭”非比寻常;如此用笔,便使“文”不同凡响。再如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了突出“太守之乐”,也是用的层层烘托的笔法。用禽鸟之乐,反衬众人之乐,再用众人之乐,反衬出太守之乐。

呼应有方。前有伏笔,后必照应;藏墨于首,显豁于尾,是《醉翁亭记》结构安排的第三个特点。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太守又“名之者谁”暂按不表,埋下伏笔,催人卒读。直到文章刹尾处,才端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奏到首尾相照之效。再如“太守乐”呼应了“山水之乐”,乐从山水来,太守乐就有了根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照应了“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年事既高,又放情山水,太守醉就有了着落。又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纷纷离去,是因为时令已晚,这便跟前文的“暮而归”又恰成照应,把这句话具体化了。处处注意呼应照应,就使文章的内在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

3. 语言出色

《醉翁亭记》的语言极有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 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

首先,《醉翁亭记》的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创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时代和后来的作家所用,例如苏轼在著名的《后赤壁赋》中写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词。又由于作者用词精当,词句的概括内容很广,因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变成稳定性强、规范性高的成语,发挥了它们的引申意义。

其次,《醉翁亭记》的语言凝练精粹,晶莹润畅。这是作者善于观察事物,精辟地捕捉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加以提炼的结果。例如写晨昏景象之异,只用两句就概括殆尽:“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林、岩、晨气、暮霭,均是山间习见之物,以此下笔,切景切境。同时,“出”“开”联属,“开”是“出”的后果。“归”“暝”联属,“归”是“暝”的前提。动词的出神入化,使变化着的山景逼真欲现,恍若在即。又如写四季景物,作者独到地捕捉了富有季节特点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到,精确熨贴。再如“树木阴翳,鸣声上下”,前句写色,后句传声,兼声兼色,寥寥八字便把薄暮情景表现无遗。还如“有亭翼然”,仅譬一喻,亭的形状、风貌便画出来像鸟儿展翅,凌空欲飞。滤沏文词水分,浓缩语言容量,使之片言能明百意,只字足敌万语,达到妙造精工的地步。

再次,《醉翁亭记》的语言抑扬抗坠,铿锵悦耳。全文几乎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贯通篇,毫无赘烦之弊,反有灵动之妙,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它虽是散文,但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他安排了不少对句,使句式整饬工稳。

作者虽受骈文影响,但非食而不化,乃是有所创造,融化到笔底,又自然天成。不做作,不矫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