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万州陈家花园

 陆安桥1871 2015-10-24
         万州城北面之都历山,孤峰一柱,蔚然壮观,乃古万州八景之一。诗人沈巨儒曾吟诗赞曰,“天际孤峰一柱擎,诸峦罗列仙潮尊。”晚清举子陈馨德故居陈家花园,就掩映在都历山上绿荫丛中。
        一个清晨,微风拂面,鸟语花香,在友人陪伴下,笔者沿着北山石道漫步而上,脚步声唤醒了睡梦中的都历山。
        上得百来步石梯,穿过小桥流水人家,由青条石砌成的古寨门映入眼帘,门额上刻有“万安门”三个大字,当地人俗称“关口”。
        踏进寨门,右侧“举人关”三字镌于巨石。沿着巨石一侧的小道直上,有方形石塔屹立,塔高四层,角檐凌空,古朴大气,有联句“石藏珍墨宝,笔立起文峰”镌于塔上,此乃字库塔也。古人惜字如金,遂修建字库塔,无用字纸必入塔焚烧。字库塔全国不少地方有,大多是当地绅士捐资修建。附近村民介绍,捐修此字库塔的乃晚清举子陈馨德。而寨门则先于字库塔修建。
        依着乡间小道前行,来到都历村4组。途中,居民房内房外少不了古朴建筑物件,古味甚浓。越过茅草丛生小道,屹立着一棵参天黄葛树遮天蔽日。放眼望去,院子另一端一棵年代久远的白果树傲然挺立。
        此地,便是古韵犹存的晚清举子陈馨德故居。
        正待询问,遇上老农谭成华,年已七旬的他,生于斯,长于斯,他慢慢道出了他所知的陈家花园。
        谭成华的父亲曾在陈家做轿夫。从父辈口中得知,陈家花园当年发迹得益于祖上人品。若干年前,一江浙富商在万州城厕所出恭,将一褡银钱遗忘在厕,适遇举人祖上拾得,便苦苦守候,直至富商回寻。那富商感动于陈家祖上拾金不昧,敦厚淳朴,遂带其远赴江浙经商,于是发迹。
        其祖上发迹后,回乡广置良田,开铺兴店,送子读书,育出举人陈馨德。陈馨德继承祖上遗训,贤达开明,乐善好施,在老家大兴土木,于庭前广植奇花异果;在院后悬崖间镌刻名人书法;在关口处建字库塔勉励读书之人;在兵荒马乱之时开仓济粮,接济穷人。老人听说那两棵参天大树是两个叫花子为感恩,特地为陈馨德所栽。据传,万州西山公园中,许多奇花异草亦是从陈家花园移植而来。
        又上数十步古老石梯,耳畔泉水叮咚作响,声音清脆悦耳。老农介绍,陈馨德尤为爱好文学,他经常在此听泉吟诗写词。
        清泉两旁石壁上,镌刻着苏轼、曾国藩、邓石如等大家及本土文人彭聚星、张问陶等的诗文。在泉水左方岩壁上,“诚敬廉恕”四字刚健,乃楷书,从右至左横列,署款“辛酉(1861年)十月国藩”;“山水清音”在泉水左上方岩间,字字苍劲有力,乃行楷,从右至左横列;“听泉”乃行书,在泉水右侧石壁最上方,“听”字上半部已破损,从右至左横列。在泉水右侧石壁,还摹刻有苏轼、陆润庠等人的诗文。在石壁下沿立着“万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以手开路,摁下茅草,笔者来到了大院正后面石壁,但见刻着王羲之的“鹅”,字旁石壁上,依稀能看见一些诗文,时光久远,已看不甚清。
        老农依稀记得,1958年,陈家花园老宅被毁,基石、石雕等一些老物件从此不见,留下了许多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