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民族的瑰宝---艾灸

 绝伦天然 2015-10-24

 

                 中华民族的瑰宝---艾灸

古代医家称之为“逆灸”的灸法,即为保健灸法,保健灸法是为了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抗衰老能力。灸法保健是传统中医之精华。

    艾灸确有延年益寿,防治病的功效。唐代名医孙思邈认为灸法能预防传染疾病。唐时寿星柳公度,是位善于养生的老人,年八十余,身体很健康。问其长寿健康的秘诀,云:“余旧多疾,常苦短气,医者教灸气海,气遂充足,每岁一二次灸之,以救气祛故也。凡脏气虚惫及一切真气不足,久疾不瘥,皆宜灸之。”保健灸法流传至日本备受日本医家推崇,日本人认为:“灸能广防所有的疾病,又能保持健康,使人长寿,古来将它作为一年中的一项大事来行使,直到明治初年为止,一般人之中普遍施行着养生灸。”古代保健灸法,常随年龄增长而灸穴有变,小儿一般灸身柱,18岁左右灸风门,24岁左右灸三阴交,30岁起才开始灸足三里,老年亦灸足三里加曲池穴,古代医家对灸疗的认识是建立在长期临床实践基础上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中医理论认为,艾灸防病治病,保健延年,它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肾,能使人体元气充足,精力旺盛,抗老延年。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现在医学研究表明其有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强壮身体和增强胃肠功能的作用。其他保健穴如关元、气海穴,也有增强体质、强壮身体的作用,古人认为“关元主诸虚损”,“关元主诸虚百损”。长期施灸保健穴位,能调和阴阳,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固本培元,强壮全身,祛病保健延年。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相关穴位,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肌体免疫力,增加白细胞、红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保健法确有温肾固精,强筋健骨,提高健康水平的效果。通过一系列的人和动物试验表明,艾灸对血液循环系统可产生较大影响,对血压有明显的调整作用;艾灸对呼吸、消化、生殖系统也有影响,有增强肺通气功能的作用;艾灸对神经内分泌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艾灸能调整内分泌、子宫等脏腑机能;艾灸能抑制炎症病灶血管通透性的升高,防止心脑血管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