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3)

 老头604 2015-10-24

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3)

(三)捕蛇者说(选段)(11分)

柳宗元

蒋氏大威,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路,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窃,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囊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询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驰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9.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4分)

吾不为斯役向:

②则弛而卧然:

③谨之食:

为之说故: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旬子。(4分)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译文:

②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译文:

21.选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

答:

(三)捕蛇者说(选段)(11分) 19.(4分)①假使②……的样子③喂养④所以-1毒小题1分) 20.(4分)①您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2分)②回来后,心满意足地吃我地里生产的东西,来过完我的余年。(2分) 21.(3分)苛政猛于虎(或“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意同即可)

2014年贵州省安顺市

(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3-17题。(18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①渔人甚之( ) ②寻向所( )

③阡陌交通( ) ④便还家( )

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文: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15.选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桃花源人淳朴、热情的特点?(2分)

答:

16.“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景象?(4分)

答:

17.本文演绎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4分)

答:

(二)13.①对……感到诧异 ②标志,标记 ③交错相通 ④能“邀”。邀请14.①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一类的东西。(重点词“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如翻译错误,酌情扣分)②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和晋两个朝代了。(重点词:乃,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如翻译错误,酌情扣分)15.“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或“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找出一句给1分,找出两句给满分)16.“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1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3分)17.成语是:世外桃源。(1分)寄托了作者向往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生活得幸福、愉快的社会理想(寄托了作者向往一个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人人平等,和乐富足,宁静和谐的社会理想)。意思对即可。(3分)

2014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必先苦其心 便扶向路,处处

B.宾客少舒醉翁之不在酒

C.肉食者谋之,又何焉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一狼径 国怀乡,忧谗畏讥

(二)阅读《出师表》完成16-19题(11分)

2014年山西省

2014年山西省

(二)阅读下面课内和课外文言文,完成第 7-13题。(14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7.《出师表》是_________率师伐魏,在出师钱写给后主________的。(2 分)

8.请分别写出“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一词的古今意思。(2分)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译文:

10.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殚精竭虑

C.三顾茅庐——顾此失彼 D.猥自枉屈——猥琐不堪

11.选段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上书谏吴王(节选)

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抓,据其未生,先其未形。磨砻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原大王熟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注释】①蘖(niè):植物的幼芽。②足可搔而绝:用脚可以踩断。③据其未生,先其未形:在它未成长之前(就抑止它),在它未形成之前(就抑止它)。④磨砻砥砺:四种磨刀工具。⑤种树畜养:种植物,养牲畜。⑥熟计:仔细考虑。

12.将文中画线句子用“/”断句。(2分)

积 德 累 行不 知 其善有时 而 用弃 义 背理 不 知其 恶 有 时 而 亡

13.文中画线句阐明了积善成德、____________的道理。空白处正确的选项是()(2分)

A.防微杜渐 B.温故知新 C.礼尚往来 D.得寸进尺

7.诸葛亮(孔明);刘禅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出师表》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要熟悉《出师表》的写作背景。8.地位低下(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品德)卑劣无耻(恶劣、不道德)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古今异义。9.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亲自耕种田地。解析:句子翻译,要牢固掌握。翻译时每个字都落实到位,直译过来。10.B 解析:A 中深入不毛指一种地方,吹毛求疵指皮毛;B 中竭都是指竭尽的意思;C 中三顾茅庐指拜访,顾此失彼指顾得上;D中猥自枉屈指辱,这里有降低身份意思;猥琐不堪指鄙陋卑下,不大方。1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解析:注意题目要求是选段中的句子。12.积 德 累行 / 不 知 其 善 / 有 时 而 用 / 弃 义 背 理/ 不 知其恶 / 有 时 而亡解析:根据上下文及句意可判断。这是一组骈句。13.A解析:画线句的意思是:积累德行,不见它的好处,旪间长了就会有作用;背弃理义,不知道它的危害,旪间久了就会灭亡。因此可判断是防微杜渐。

附:上书谏吴王(节选)》参考译文:

那周长十围的树木,开始生长的时候是很小的嫩芽,用脚趾就可以把它挠断,用手就可以把它拔出,在它没有长成,没有形成之前挖出。打磨砥砺,(一时)看不见它的损坏,一段时日后终究会毁坏;种树养畜,不见它的生长,一段时间后就会长大;积累德行,不见它的好处,时间长了就会有作用;背弃理义,不知道它的危害,时间久了就会灭亡。我希望大王仔细考虑一下并且亲自施行,这是百世不变的道理啊。

2014年河北省

2014年河北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3题。(15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乙】鲁宗道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对。”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帝诘之。宗道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注释】①德:负责教育太子的官。②酒肆:酒馆。③微行就饮肆中:这里指鲁宗道乔装改扮前往酒馆饮酒。④亟:急迫地。⑤即:如果。⑥上:皇上,这里指宋真宗。⑦第:只。⑧诘:责问。⑨谢:道歉。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

饮 酒人 之 常 情 欺君臣 子 之 大 罪 也。

10.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①然侍卫臣不懈于内 ②醉翁意不在酒

B.①盖追先帝殊遇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①第以实言 ②闻,欣然规往

D.①帝诘 ②孰视,自以为不如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

(1)以先帝遗德 光:

(2)微行就饮肆中 尝:

(3)使者门 及: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文:

(2)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译文:

13.乙文表现了鲁宗道怎样的品质?(3分)

答:

二、(15分)9.(2分)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标对三处给2分;在“情”与“欺”之间标出给1分)10.(3分)B11.(3分)(1)发扬光大(2)曾经 (3)到(至)(每小题1分)12.(4分)(1)这实在(的确、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候(时刻、时期、关头)啊。(2)如果皇上责怪您来晚了,那什么来回答?(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13.(3分)忠实(意思对即可)

2014年安徽省

2014年安徽省

【三】(15分)

爱 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濯:

(3)香远益清 益: (4)亭亭净植植:

(5)宜乎众矣 宜: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译文: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译文:

16.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答:

17.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

答:

【三】(15分)   14.(1)通“繁”多.(2)洗涤(3)更,更加。(4)“植”通“直”,立。(5)当然(5分,各1分,意思对即可)   15(1)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4分,各2分,意思对即可)   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花之隐逸者也; 世人“爱牡丹”的原因:花之富贵者也(2分)  17.示例一: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示例二: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4分)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三、文言文阅读(1 3-15小题,每小题2分;16-19题,共10分;本大题共16分)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来源:学科网]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邹忌八尺有余乃重岳阳楼 B.年之后 陈太丘与友

C.服衣冠有时发白帝 D. 时时而进 中力拉崩倒之声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吾徐公孰美所识穷乏者得我

B. 欲言,无可进者 小大之狱,不能察

C. 下令 不知有汉

D. 徐公不君之美也 听茶声然

1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邹忌劝谏齐王采纳群言,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B.妻、妾、客三者在回答邹忌 与徐公谁美的问题上,都是由衷赞美,语气也一致。

C.齐王纳谏,颁布政令,并取得巨大成效,这表明他是个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君主。[来源D.邹忌劝谏齐王讲究策略,以切身经历设喻,由己及君,由家到国,道理由浅入深。

第Ⅱ卷(共90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二)王罴性俭率

王罴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罴为其设食。使乃裂其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乃尔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有客与罴食瓜,客削瓜侵肤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有愧色。

(选自《周书·王罴传》)

【注释】①王罴(pí):北周大将。 ②台使: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派出的使者。

③舂爨(cuàn):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生火做饭。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⑴有客与罴瓜食: ⑵瓜皮落地 及:

1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客削瓜侵肤稍厚,罴意嫌之。译文:

19.你怎样看待王罴的“直率”?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2分)

答:

二、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9. B 10. D (其他三项属于平实说明。) 11. C (C项“只要获得无线电频率许可”与第②段“无须无线电频率许可”不一致。) 12.A(B 项“欧美国家”与第②段“国内外”不一致。C项出自第③段,2013年10月11日交付了第一台Lifi技术的产品的是“英国”而非“美国”。D项 “已经取代”与第④段“要像Wifi那样走进千家万户,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一致。)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10~12题每题2分,13题6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好戈,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独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弋:系有丝绳的箭,用来射鸟。②主:掌管。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0.C   )

A. 宫妇左右莫不王(私:偏爱)

B. 时时而进(间:偶尔)

C. 烛邹已毕 (数:数量)

D. 寡人命矣(闻命:接受教导)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使诸侯闻之,吾君重鸟以轻士

A.皆美于徐公 B.是人多以书假余

C.属予作文记之 D.醒能述文者,太守也

1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威王和景公都善于纳谏,能理解大臣的良苦用心。

B.邹忌和晏子都采用了巧妙的规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C.两个文段都是用日常小事作类比,用排比手法增强语气。

D.两个文段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6分)

13.请把“文言文”【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3分)译文:

(2)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3分)译文:

10.C  11.A 12.C13.(1)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重点词语“面”“刺”)(2)让我们的君王因为鸟的缘故杀人。(重点词:“使”“以”)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

三、文言文阅读(16分)[来源:Zxxk.Com]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节选自《陈涉世家》)

11.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天大雨心领神

B.乃丹帛曰“陈胜王” 罄竹难

C.今闻无罪不可

D.皆指陈胜有共睹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之:到、往)

B.扶苏数谏故(以:因为)

C.当立旨公子扶苏(乃:是)

D.天下唱(为:为了)

1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蕴蓄着反抗的力量。

B.陈胜、吴广听从卜者的建议,借鬼神来“威众”,这是迷信的做法,在当时是不可取的。

C.“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说明陈胜在士卒心目中的地位已初步确立。

D.这段文字写了陈胜在起义前夕对形势的分析,充分表现了他对时局的洞察能力。

第Ⅱ卷(94分)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失期,法皆斩。译文:

(2)扶苏以数谏故。译文: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xù)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陈:国名。 ②洫:护城河。 ③宁国:楚国大臣。④罢:通“疲”。

15.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城 郭 高 沟 洫 深则民力 罢 矣。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译文:

17.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陈国的灭亡给我们哪些警示?(2分)

答:

11. B 12.D 13.B14.延误了期限,按照秦朝法令都要斩首。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15. 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16.楚王想要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探查。17.统治者如果不顾百姓生活,横征暴敛,势必给自己带来灭亡的危险。

【参考译文】楚(荆)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敛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统治者!”城墙高大,护城河深邃,那么老百姓力量疲惫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可以拿下。楚庄王听从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玉林市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

三、古诗文阅读(9——14小题,共18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满井游记》)[

【丙】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

9.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悠然自 欲出不 B. 徒步则汗出浃背 娟如拭

C. 渔者歌曰 余虽愚 D. 则湍绿潭可以调

10.下列句子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何以战

C.贤能为只用 D.余之游将自此始

第 II卷

(非选择题,本卷共13小题,共90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译文:

12.【甲】【乙】两文的划线句都是写景,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这两文德划线句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3.解释【丙】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四面边声连角起 边声: (2)千嶂里千嶂:

14.【丙】文“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 归无计”这两句词包含着作者怎样复杂感情?

答:

9.C 10. D11.(1)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2)(我这)才知道郊田(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12.主要都运用了动静结合(或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写法;【甲】文的划线句表现了作者对三峡幽美景色的赞美之情;【乙】文的划线句体现了作者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喜悦之情。13.(1)边声:边塞所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2)千嶂:崇山峻岭14.这两句词包含了作者虽然思念家乡,但是因战事未平,功业未成(或还没有实现建功立业的愿望)而欲归无计的复杂感情。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

(一)文言文阅读(12 分)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见藐小之物必细其纹理小大之狱.虽不能

B .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宫妇布右莫不

C .项为之 以弱为

D.一癞蛤蟆 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时有物外趣此则岳阳楼大观也

B .涂喷烟虽乘奔御风,不疾也

C.果鹤也 胡不已乎

D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吞故余虽愚.卒获有

1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叙述“物外之趣”的两件事:“我”看到“鹤立云端”的景象和遇到“庞然大物”的经过。

B.文中有不少表意精炼的语句被当作成语沿用至今,如“怡然自得”“夏蚊成雷’等.

C.文章按总分结构来写,主要运用记叙、描写和议沦的表达方式。

D.本文给我们的启发是:观察事物时要细致入微,发挥想象力,才会有不同的收获。

第Ⅱ卷(非选择题,第13-24题,共96 分)

13.把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蹲其身,使与台齐。(2分)

译文:

(2)鞭数十,驱之别院。(2分)

译文:

14 . 阅读下文,简要说说“奸近杀”一句所蕴含道理。(2分)

年长思之,二虫之斗,盖图奸不从也。古语云:“奸近杀。”,虫亦然耶?

(节选自沈复《闲情记趣》)

【注释】①年长:年纪大。 ②然:这样

答:

10.D 11.A 12.A13.(1)蹲下自己的身子,让身子与花台一样高。(2)鞭打它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14.心怀不轨,行奸邪之事,就离死不远了。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

四、文言文阅读(13分,13-15题每小题2分,共6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西方

B.斗折行蛇:像长蛇爬行那样

C.以其境过 清:清澈

D.佁然不动佁然:高兴的样子

1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2分)( )

A.如鸣佩环,心乐人争奔走焉

B.全石为底不己悲

C.似与游相乐念无与乐

D.潭西南望学不思则罔

15.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借景抒情。全篇流露出作者快乐的心情,以及对大自然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来源:Zxxk.Com]

B.文章开头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作者抓住石潭形状的特点来描绘,着重写石。

C.第二段写潭中之景,着意描写游鱼和潭水,明写“游鱼”,略写“潭水”,动静结合,写近处所见。

D.本文按游览的顺序,先写发现小石 潭,再写潭中之景,接着写小石潭源流,然后写潭中气氛和自己的感受。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分)译文: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译文:

17.作者在描写小石潭的特征时融入了自己什么样的感受?你如何看待作者这样的感受?(3分)

答:

13.【答案】B14.【答案】C15. 【答案】A16.(1)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2)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17.答:①作者在描写小石潭的特征时融入了自己复杂的感受,一方面是乐,一方面是凄清。(1分)②我能够理解作者这种特殊的感受。(0.5分)看到美丽的景色,自然让人心情愉悦;然而生活中遭遇挫折,加上环境的凄清,难免又产生悲凉之感。(1.5分)(或者:我不认同作者这种感受。(0.5分)我们青少年,应该乐观向上,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努力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5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一)文言文阅读

【甲】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皆若空游无所 依:依托。

B.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北斗星。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通:互相通达。

D.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同“乃记而去”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忘路远近。《桃花源记》 B.吾长见笑于大方家。《秋水》

C.孔子云:何陋有?《陋室铭》 D.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伤仲永》

1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加以烘托,突出潭水的清澈。

B.从乙文“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可以看出,桃花源人不希望外人打扰这里的生活。

C.甲乙两文都写作者仕途上遭受挫折,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一样的。

D.从表达方式上看,甲文第②段侧重于描写,乙文第②段侧重于叙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6分)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文: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

14.甲乙文段中划线句子都是环境描写,它们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答:

10.B 11.D 12.C13.(1)那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2)他们自述,祖先为了逃避秦朝时的战乱,带着妻子儿女和乡亲们来到这块与世隔绝的地方。14.【甲】文划线句抒发了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乙】文划线句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

三、(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朝衣冠服:穿戴 B.徐公来,视之 孰:谁

C.臣之妻臣私:偏爱 D.时时而进 间:间或、偶然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 )

A.暮寝思之濯清涟不妖

B.皆美于徐公或钱币乞之

C.能面刺寡人过者辍耕垄上

D.能谤讥市朝相与步中庭

12.下列对选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选文中妻、妾、客三个人的回答从不同的角度真诚地赞美了邹忌美于徐公。

B.选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C.选文从生活小事写起,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深刻而警策。

D.选文中邹忌以自己的故事对君王进行现身说法,使人更觉真实,更具说服力。

第Ⅱ卷

说明:第Ⅱ卷共11小题,共96分。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四、(20分)

1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2分)译文: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分)译文: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其中蕴涵的道理。(2分)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

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盐已口爽返为其患。

(有删改)

【注释】①爽:败坏(口味)。

答:

13.(1)(邹忌)照镜子审视自己,又觉得远不如徐公漂亮。(2)满一年以后,即使有想要进谏,也没什么可以说的了。1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弄得很糟。即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

(二)古文阅读(10分)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战国策》)

11.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轻寡人 陈太丘 友期行

B.仓鹰击殿上请广

C.寡人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君为长者

D.长跪而谢曰寡助之至,亲戚畔

12.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记叙了唐雎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最终保全安陵国土的故事。

B.文章主要采用人物对话以及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形象。

C.秦王“长跪而谢之”,并明确提出取消“易安陵”的计划,唐雎最终取得斗争的胜利。

D.唐雎与《完璧归赵》中识破 秦王骗局的蔺相如一样,爱国患君、临危不惧,机智勇敢,不辱使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6分)

1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来源:学#科#网Z#X#X#K]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分)译文: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分)译文:

14.唐雎举“专诸之刺王僚、聂政之刺韩傀、要离之刺庆忌”三个事例的用意是什么?(2分)

答:

(三)古文阅读(4分)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⑤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jù):古代的一种麻鞋。②缟(gǎo):古代的一种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lǚ):穿。 ④跣(xiǎn):光脚。 ⑤冠:帽子。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鲁人身织屦( ) 而越人发( )

16.从“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这句话中,你看出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

11.D 12.C13.(1)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五百里呢?(2)韩国、魏国灭亡了,然而安陵国却凭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14.表示自己要效法那三个人,与秦王同归于尽。表现了唐雎正气凛然、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15.擅长通“披”,披散16.示例一:鲁人不墨守成规,有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有闯劲儿,发现机会就不会轻易放弃。示例二:鲁人做事不依据客观实际,只凭自己主观看法莽撞从事,固执己见,不听劝阻。

 

 

 

2014年河南省

2014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1分)

(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节选自《出师表》)

(二)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日:“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

(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魏郑公:魏征。②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③夺:使之改变。不能夺,无言反驳。

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光先帝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出师表》)

B.引失义征于色发于声而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亲贤臣,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谋(《曹刿论战》)

D.此贞良死节之臣男女衣着,如外人(《桃花源记》)

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

(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译文:

17.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 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3分)

答:

18.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2分)

答:

15.D(2分)16.(1)这确实是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时刻:(译对大意,1分;“秋"译对1分。共2分)(2)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译对大意,1分;“隆”译对1分。共2分)(共4分)17.亲贤臣远小人(1分)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做到广开言路,才能赏罚分明。(2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18.诸葛亮:直言进谏。(1分)魏郑公:运用比喻委婉劝谏。(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2014年黑龙江省

201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一)阅读《公输》选段,回答8-10题(8分)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椴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愿: (2)仁:

9.(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宋何罪之有?译文:

(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译文:

10.(2分)从画线句子可看出,公输盘和楚王有着共同的心理。他们共同的心理是什么?

答:

(一)阅读《公输》选段,回答8-10题(8分) 8.(2分)(1)愿:希望 (2)仁:对人亲善、友爱 9.(4分)(1)(2分)宋国有什么罪呢? (2)(2分)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10.(2分)都不想放弃攻宋;都不想承担责任(都想推卸责任)

201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0-14题。 (共11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光: (2)闻:

11.翻译下列语句。(2分)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译文: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

12.【乙】文中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建议,采用分等赏赐的办法激励群臣踊跃进谏,用【甲】文中的四字词语表达就是“ ”;【甲】文用“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来预期察纳雅言的效果,【乙】文则用“ ”来彰显纳谏的最终效果。(2分)

13.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之后,《中国成语大会》再次掀起人们学习汉字、成语的热潮。学习成语要追根溯源,请从上面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成语写在下边。(2分)

【甲】文: 【乙】文:

14.诸葛亮和邹忌都善于劝谏,结合两文谈谈他们的劝说艺术对你人际交往的启示。(3分)

答: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0-14题。(共11分)10.(1)光:发扬光大 (2)闻:使……听到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1分。11.(1)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蚩,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2)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1分,意思正确即可,但要注意“菲薄”、“期年”、“虽” 等重点词的解释。12.第1空:开张圣听第2空: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或者“此 所谓战胜于朝廷。”或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评分说明:(2分)每空1分。

13.【甲】文:妄自菲薄 【乙】文:门庭若市评分说明:(2分)每空1分14.答题要点:诸葛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邹忌采用讽喻方法,启示:和别人交往态度要诚恳、语言要委婉,要尊重他人,使他人能够愉快的接受。评分说明:(3分)答出诸葛亮和邹忌的劝谏特色各得1分,答出启示得1分。

201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1-14题。(共8分)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客必能立勋。”元功⑦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郗超:人名。下文的“谢玄”“苻坚”,均为人名。②问晋鼎:指篡夺晋室政权。③梁、岐:地名。下文的“淮阴”,也为地名。④间:私自,偷着。⑤桓宣武: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⑥履屐:这里指小事。⑦元功:大功。⑧举:成功,成就。⑨先觉:有预见。

1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2分)

(1)郗超与谢玄不 善:

(2)时人咸超之先觉叹: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2分)

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译文:

13.郗超为什么赞同谢玄北讨?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答:

14.从文中可以看出郗超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

(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1- 14齄。(共8分)11. (1)好,友好(2)感叹,赞叹评分标准:(2分)每词解释正确1分。12.当时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苻坚,人们私下里有些不造成的言论。评分标准:(2分)翻译正确,通顺即可。13.吾尝昔与之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评分标准:(2分)准确完整2分,不完整1分。14.郗超有远见,胸怀宽广,不因为个人的爱憎埋没别人的长处。评分标准:(2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译文:郗超和谢玄不和。这时,苻坚打算灭了晋期,已经占据了梁州、岐山,又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淮阴。当时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苻坚,人们私下里有些不赞成的言论.只有郗超同意,他说:“这个人一定能成事.我过去曾经和他一起在桓宣武的军府共事,发现他用人都能人尽其才,即使是小事.也能使每个人得到适当安排,从这里推断,想必他能建立功勋。”大功告成以后,当时人们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敬重他不因为个人的爱憎而埋没别人的长处。

201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  

【古文阅读】

(甲)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印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选自柳宗元《蝜蝂传》)

【注释】①困剧:非常困倦疲累。②因:因而。 ③踬仆:倒下。 ④货:货物。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暮冥冥 薄:

(2)至若春和明 景:

(3)天下之忧而忧 先:

(4)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矣 病:

11.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及其怠踬吾恂恂起(《捕蛇者说》)

B.不物喜屠暴起,刀劈狼首(《狼》)

C.处江湖之远忧其君山不在高,有仙名(《陋室铭》)

D.人或怜 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12.甲文中不是用来表现范仲淹忧国忧民的一项是()(2分)

A.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源:学科网ZXXK]

C. 是进亦忧,退亦忧 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3.理解填空(2分)

甲文中弘扬的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乙文中讽刺的是一种     行为。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

(2)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译文:

10.(4分)(1)薄:迫近(2)景:日光(3)先:在……之前(4)病:困苦不堪11.(2分)C(A顺承/修饰 B.因为/用 C就/就 D代词,代蝜蝂/动词,到、去、往)12.(2分)A13.(2分)贪得无厌(贪心不足、聚敛资财,意思对即可)14.(4分)(1)(2分)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如果没有,“谁与”,同谁)(2)(2分)(它)爬行遇到物体,就抓取过来,抬起头来背着它。(“辄”,就;负,背着)

2014年黑龙江省鸡西市

2014年黑龙江省伊春市 

2014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2014年黑龙江省鹤岗市

2014年黑龙江省黑河市 

201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9-13题。(共13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诫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万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剌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楚庄王欲伐越。压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

【注】①越:越国。②睫:眼睫毛。③庄蹻(qiá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9.与“臣之妻私臣”中加点“之”字埘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何陋有? B.属予作文以记

C.王伐越,何也? D.山川美,古来共谈。

(1)皆以美于徐公。 译文:

(2)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译文:

11.【甲】文中齐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 。 (2分)

【乙】文中楚庄于想要伐越的原因:。(2分)

12.【甲】【乙】两文都以 的说理方法进行劝谏。(1分)

13.读完【甲】【乙】两文,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

答: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9-13题。(共13分)9.D 评分说明:(2分)选择正确得2分。10.(1)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2)所以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能看清别人,而在能看清自己。 评分说明:(4分)每小题各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1.【甲】有善于进谏的谋臣和虚心纳谏的君王。 【乙】楚庄王认为越国政乱和兵弱。评分说明:(4分)【甲】【乙】各2分,各有两个方面,答出一个方面得1分。12.设喻(类比、比喻) 评分说明:(1分)填写正确得1分。13.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做人做事贵有自知之明;规劝他人要讲究方式方法等。评分说明:(2分)结合【甲】【乙】文内容谈出一点,意思对即可得2分。

2014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

201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1—14题。(共1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

1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鲁肃过寻阳 __________ (2)恐已矣 __________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译文: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译文:

13.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2分)

答: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1—14题。(共10分)11.(1)到了……的时候(2)迟、晚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解释准确得1分,12.(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少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壮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阳光。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各2分,要求翻译正确,语言流畅。13.示例一:吕蒙善于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知错就改。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像他一样,这样才能够不断进步。示例二:晋平公认为“吾年七十”学习已晚,其实学习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只要学习,无论何时都为时不晚,更何况我们还年轻呢?评分标准:(2分)

2014年吉林省

2014年吉林省

二、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10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两篇短文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 (人名)和 (朝代)的周敦颐。(1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惟吾德 (2)可爱者甚

12.作者在《陋室铭》的开篇是如何运用类比手法引出全文主旨的?(2分)

答:

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的意思。(2分)

答:

14.两篇短文采用了哪种相同的写作手法?分别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3分)

答:

2014年吉林省长春市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 本文作者 (人名)是明末清初 家。(1分)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是日更定矣() ②余一小舟 ( )

③拥毳衣炉火() ④余强饮三大而别( )

11. 刘勰说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文字凝练,意蕴丰富。分析此句交代了哪些内容?(2分)

答:

12. 作者友人这样评价他:寓居西湖四十余年,笔下西湖之景空灵晶映,使旧日之西湖于纸上活现。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能与此评价相符的语句,准确工整地抄录下来。(2分)

答:

13.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阅读本文似亦可感痴者乐雪。作者与金陵人的“痴”各有怎样的表现?结尾引用舟子的话对表现主要人物而言,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3分)

答: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孙期传

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勤习典籍。家贫,事母至孝,牧豕于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化其仁让。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郡举方正,遣吏赍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司徒黄琬特辟,不行,终于家。

(选自《二十六史》)

【注释】①豕(shǐ):猪。②里落:村庄。③方正:汉代选举科目,也指被举荐的士人。④赍(jī):持有,携带。⑤辟:召,征召。

14.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皆经垄畔以追之()②期驱豕入草不()

15. 孙期身为儒生而不耻做粗鄙之事,文中他“牧豕于大泽”、“驱豕入草”分别有什么目的?

(2分)

答:

16. 孙期虽为布衣,却被记于史册,为史家所称道。请结合选文分析孙期有怎样的品质?(2

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10分) 9. 张岱文学(共1分,每空0.5分)10. ①“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或“指初更以后”;或“晚上八点左右” ②今作“拿”,牵引;或“牵引” ③一种毛制的衣服 ④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或“酒杯”(共2分,每小题0.5分)11. 围绕“看雪的背景;雪大;雪下得时间久;天气寒冷;环境寂静(静谧;幽寂;肃杀)”回答。(共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1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或“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或“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共2分,答出一句即可)13. 第一问围绕“作者的痴表现在大雪三日后独自去看雪;金陵人的痴表现在于亭中铺毡饮酒赏雪”回答。第二问围绕“侧面描写(侧面)”回答。(共3分,第一问2分,作者和金陵人“痴”的表现各1分;第二问1分)(乙)(5分)14. ① 持;或“拿”;或“握”② 回头;或“回头看”;或“转过头看”;或“看”(共1分,每小题0.5分)15.“牧豕于大泽”目的围绕“奉养母亲”回答;“驱豕入草”目的围绕“拒绝做官”回答。(共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6. 围绕“勤学;孝顺;能吃苦;仁让;淡泊名利;鄙弃功名”回答。(共2分,结合原文1分,质1分,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2014年吉林省吉林市

2014年吉林省四平市

2014年吉林省辽源市

2014年吉林省通化市

2014年吉林省白山市

2014年吉林省松原市

2014年吉林省白城市

2014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2014年辽宁省

2014年辽宁省沈阳市

(一)阅读选文,完成9~13题。(17分)

【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

(选自《史记》,有删节)

【注释】①放勋:尧的名。②驯德:顺天应人的美德。③便章:治理。④百姓:百官族姓。⑤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⑥饬(chì):约束,整顿。⑦功:事情。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诃语。(2分)

(1)期年之后      (2)众功皆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仁如天    居庙堂之高则忧民(《岳阳楼记》)

B.就之如    停数(《桃花源记》)

C.以九族    其将归见其也(《送东阳马生序》)

D.乃羲、和   苟全性于乱世(《出师表》)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2)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译文: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1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请写出齐威王和尧帝为使国家大治,分别采用了什么治国方法。(4分)

齐威王:           

尧 帝:            

(一) (17分)9.(1)满一年(2)兴办10.A11.(1)能够在公共场合指责讽刺我,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   (2)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用闰月正定四季。12.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13.(1)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2)尧帝以德治国,管理百官,研制历法。

2014年辽宁省大连市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6.解释中文加点的词。(3分)

(1)今齐地千里( ) (2)下令()(3)燕、赵、韩、魏之( )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8.邹忌采用__ _ _的方法向齐王进谏,使齐王愉快地接受了意见。(2分)

(二)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旧左右未官者,共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之先己。”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朕公等,衣食出于百姓,百姓人力奉于上,而上恩未被于下。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凡一面尚自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今不问其能不能,而直言其怨嗟,岂是至公之道耶?”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改动)

【注释】①处分,安排职务。 ②君:统治,主宰。③被:遍及。 ④堪:胜任。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秦府旧左右未官者性嗜酒,家贫不能常(《五柳先生传》)

知君人者 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C朕公等,衣食出于百姓天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D百姓人力奉于上惧其不也(《愚公移山》)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译文:

12.太宗认为用人的“至公之道”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

(一)6.(3分)(1)方圆(2) 于是、就(3)听说,听到7.(2分)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补充、调序1分,大意1分)。8.(2分)设喻说理(以切身经历设喻、讽喻)

(二)9. (2分)(D )。10.(2分)凡一面尚自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11.(2分)现在选拔德才兼备的人的原因,是为了求得安定百姓(使百姓安定)。

12.(2分)看他能否胜任。(大意对即可)

2014年辽宁省鞍山市

2014年辽宁省抚顺市

2014年辽宁省本溪市

2014年辽宁省丹东市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9—21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0分)

【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秦攻赵长平,齐 、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齐不听。苏秦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注释】①亲:指关系友好,亲近。②却:退。③隐蔽:指屏障。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肉食者() ⑵神弗也( )

齐不听() ⑷苏秦齐王曰( )

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

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

⑵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

译文:

21.阅读【甲】 【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答:

(一)文言文(共10分)19.⑴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⑵赐福,保佑。

⑶但是,可是。 ⑷对……说,告诉。(每词1分,共4分)

20.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分)

⑵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国、楚国(共同出兵)救赵国。(2分)

21. 深谋远虑(或聪明智慧)(2分)(如答说话讲究艺术只得1分)

2014年辽宁省阜新市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7-9题。(8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注】①是岁:这一年,指宋神宗元丰五年。②望:阴历每月十五日。③雪堂:苏轼在黄州时建造的自住厅堂。④临皋:亭名。⑤黄泥之坂:即“黄泥坂”,山坡名。⑥如此良夜何:如何度过这个良夜。⑦顾:但是。⑧安所:从什么地方。⑨谋诸妇:和妻子商量这事。诸,“之于”的合音词。

7.下面子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状如松江鲈策不以其道(《马说》)

B.岁十月之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也(《论语》)

C.已而叹曰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醉翁亭记》)

D.今者暮,举网得鱼 暮冥冥,虎啸猿啼(《醉翁亭记》)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念无与为乐者。

(2)我有斗酒,藏之久矣。

9.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2分)

(一)文言文阅读(8分)7.A(2分)8.(1)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或“想到没 人与我同乐”。(2)我有一斗酒,已存放(收藏)了很久。(每小題2分,共4分)

9.【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乙】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每小题1分,共2分)

2014年辽宁省朝阳市

(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1-15题(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闽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故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蒙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高丽礼币赠遗之物.

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

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敏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难免倾覆。副使仓

皇,悉取船中之物投入海中,曼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捡所投,皆副使

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注释】①李士衡:北采人,当时在昭工馆为官。 ②高丽:古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③藉:垫。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沿溯阻绝 沿( )(2)清峻茂荣()

(3)与之使高丽 俱( )(4)船倾覆欲()

1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

13.【甲】文第一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2分)

14.【甲】文结尾引用渔歌有何用意?(2分)

15.【乙】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一)(15分)11.(4分)(1)顺流而下 (2)树荣(茂盛) (3) -起,一同 (4)将要

12.(4分)(1)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2)清点检查投到海里的东西,

(发现)都是副使的财物。13.(2分)山高、岭连、峡深。(答“连绵不断,遮天蔽日”亦可)

14.(2分)渲染三峡秋季萧瑟、凄清的氛围,佐证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表达对三峡渔民生活艰辛的感慨。(答出两点,意近即可)

15.(3分)对比。(1分)做人不能太自私,否则会自食其果。(2分)

2014年青海省

2014年陕西省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孔子世家赞

《 史记》

有之太史公曰:《 诗》有之:“高山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到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注】 ①低回:徘徊,流连。 ②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课文链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述而》)

1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 分)

(1)高山止( ) (2)不能云()

(3)没则焉( ) (4)人不知而不()

1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2 分)

A. 不能至 不能察,必以情

B. 乡往之 烨若神人

C. 当时荣入无法家拂士

D. 想见为人此之谓失本心

1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请结合【 课文链接】 中的三则语录,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2分)

(三) 17.(1)仰望,敬仰 (2)离开(3)停止,消失 (4)生气,恼怒 18.D 19.(1) 众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时操演(练习)礼仪. (2) 只读书(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读书(学习)就会有危害(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20. 因为孔子讲求良好的学习方法,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和大度宽厚的待人胸怀,所以,学者很敬仰他。

2014年湖南省

曾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有删减)

【注释】①委废:家境衰败。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③宦:出仕。④工:擅长。⑤行义:行为道义。⑥杨雄:人名。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 奉继母益( ) (2)出其力()

(3)能过也( ) (4)遂与异()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安石轻富贵,何吝也?译文:

12.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段中曾巩的哪些品性值得我们学习。(4分)

10.周到、周全;全、都;少;代词,代指王安石11.王安石把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12.因为曾巩觉得王安石往往不能知错就改。关键词“孝顺、有担当、公正、待人真诚”(结合关键词联系文章作答)【考点分析】 10.考察的是对文言文课内字词迁移理解,包括诗词和虚词。 11.考察的是对文言文中特殊句式(宾语前置)、重点实词(吝)的把握。 12.考察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2014年湖南省株洲市

 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16分,其中第26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2分)

(一)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便还家 ②不知有汉

21.翻译下面的句子。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22.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陶渊明在作品中却让老百姓躲起来,这是不对的。”如果你是陶渊明,如何为自己辩护?

(二)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囚:指去世的人)。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2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所至饮一杯水 ②木偶于堂

24.翻译下面的句子。

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

译文:

25.根据上文,作者认为做官不但要 ,更要 。(每空不超过4个字)

(一)20.①邀请或通“邀”(1分) ②竟然(1分)21.太守立即(随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2分,译错一个字扣1分)22.要点:①政治黑暗;②寄托理想;③报国无门。(1点1分,答出2点即可)(二)23.①只(1分) ②树立(竖立)(1分)24.害怕事情烦重而(就)不做,(难道)不是辜负国家吗?(2分)25.廉政(廉洁)(1分)勤政(务实,做实事)(1分)

2014年湖南省衡阳市

(二)阅读《岳阳楼记》(节选),解答8-11题。(11分)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国怀乡() ②酒临风( )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感极悲者矣鸣之不能通其意

B.居庙堂之高则忧民殚地之出

C.则何时而乐耶有亭翼临于泉上者

D.予尝求古仁人心医好治不病以为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

1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忧乐观?你认为这种忧乐观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二)8.参考答案:①离开②端着 评分标准:2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9.参考答案:B 评分标准:2分。10.参考答案:①不因外物之优、个人之得而喜,也不因外物之劣,个人之失而悲。(或:不因外界环境的好坏、个人的得失而或悲或喜。)②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或:跟谁在一起)呢?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2分。①“以”字、互文理解各1分。②“微”字宾语前置句式各1分。意思对即可。11.参考答案:作者表达了“先忧后乐”(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第二问略,能联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评分标准: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2014年湖南省邵阳市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8-14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国怀乡:离开 B.锦游泳:代指鱼

C.斯人:微小 D.东碣石:登临、靠近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或/异二者之为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0.下列选项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多会此苛政猛虎 B.喜洋洋者矣 真无马邪

C.感极悲者矣濯清涟不妖 D.前人述备矣 醉翁意不在酒

11.对诗文内容或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文均登高望远而写景。甲文“予观夫巴陵胜状”中“观”仅有“观望、观赏”之感;乙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则凸显了诗人居高临下,俯视一切的澎湃激情。

B.甲文乙诗同是通过描绘水的浩渺壮阔,用以表现作者宽广博大的胸襟。

C.甲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反映了作者对君王的愚忠思想;乙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通过萧索的秋景,反映了诗人战败后的悲凉心情。

D.甲文集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充分表现了作者的博大胸襟与政治抱负;乙诗则展开大胆的想象与夸张,写景虚实并用,抒发了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

12.下列对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最后一段的议论有画蛇添足之嫌,如果省去则更像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乙诗最后两句是乐府诗的俗套,为合乐而用,与诗的内容密切相关。

B.甲文第3、4自然段分别描写了景物的一阴一晴,表达了览物之悲与喜,两相对照,引出第5自然段,点明文章主旨。

C.乙诗以“观”字统领全篇。描写了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海波以及海面吐纳日月星汉等壮观景象,看似句句写景,实为字字抒情。

D.甲文中的“斯人”指的是“古仁人”。“微斯人,吾谁与归?”采用倒装句式,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强烈的向往与敬慕之情。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3.将甲、乙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译文:

14.展开想象,体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境,并分析“若出”的表达效果。(2分)

2014年湖南省岳阳市

(一)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媵人持沃灌( ) (2)同舍生皆绮绣()

(3)余则缊袍衣处其间( ) (4)略无慕艳意()

2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2分)

主 人 日 再 食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4.学习本文,在学习上你有哪些启示(写两点)。(2分)

2014年湖南省益阳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第11~15题。(12分)

【甲】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童区寄传》节选)

【乙】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啗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李寄》节选)

1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布其口(口袋) B.贼之(轻视)

C.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访求) D.寄从后得数创(用刀斧砍)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汝曹怯弱,蛇所食

A.一人去市(《童区寄传》) B.不足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坻、为屿(《小石潭记》) D.贤能之用(《隆中对》)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2)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

14.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甲】的主要内容。(2分)

15.联系全文可以看出,区寄是偶遇豪贼,被动应战,而李寄不同,她是 。

不过两位少年英雄表现出了共同的性格特点,那就是 。

(每空限填一至两个四字短语)(2分)

11.(2分) A 12.(2分) D 13.(4分) (1)儿童区寄,是郴州打柴放牛的孩子。(准确译出“童”、“荛牧”1分,句式正确,句子通顺1分) 就到庙里坐下,抱着剑,带着狗。(前句准确译出“诣”字,且句子通顺1分,后句准确译出“怀”、“将”字1分)

14.(2分)区寄智杀强盗。 15.(2分)有备而来,主动出击 智勇双全,胆识过人(意思相同即可,用词不求与参考答案完全相同,每空1分)

2014年湖南省郴州市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

(2)可爱者甚

1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例句:水陆草木之花

A.渔人甚异 B.于厅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C.怅恨久 D.聂政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4.甲段作者以陋室明志,乙段作者以莲花自喻,两段选文作者在表达志趣方面有什么共同点?(2分)

2014年湖南省永州市

(一}古诗文阅读(16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一14题(13分)

【甲】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狼》)

【乙】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巳。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采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束几,一鹳【注】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鹄亦尾其后。群鹳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兄“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李振中《文言文启蒙读本》)

【注】鹳(9uàn);一种凶猛的鸟。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狼其中洞:洞口

B.乃悟前狼假 寐:睡觉

C.鹊其上巢:筑巢

D.古木之上集:停息、聚集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久,目似瞑 ②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B.①刀劈狼首 ②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① 一鹳横空来 ②杂然前陈者,太守宴也

D.①二鹊亦尾后 ②安陵君许寡人

1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一犬/坐于前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若/相语状,俄而/扬去 D.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于的意思(5分)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3分)

②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2分)

14.甲文中的狼贪婪、凶狠、狡诈,乙文中的鹊又是怎样的鹊?请结合故事中鹊的行为具体来说明它们是这样的鹊。(2分)

(一)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已而/夕阳在山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今齐地/方千里 D.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来源:学科网]

A.醉翁之不在酒(情谊) B.佳木而繁阴(茂盛)

C.醒能述文者(介词,用) D.其境过清(介词,因为)

1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选文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游山之乐无穷。

B.选文第三段按由外到内的顺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场面。

C.选文表面上在写“乐”,实际上是在写“醉”,写“乐”是为了写“醉”。

D.选文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4.“醉能同其乐”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0.B(定语和中心词之间不能停顿)11.A(意:这里是情趣的意思)

12.C(两处的“乐”与“醉”互换位置)

(以上3道选择题均为2分)

13.(1)欣赏山水的乐趣(1分),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1分)。

(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1分),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1分)。

14.点明文章主旨(1分),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1分)。(答“点明‘醉’与‘乐’的

统一关系,从而完成了文章主旨的表达”也可)

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6—10题。(14分)

【选段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毎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段二】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段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6.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思是“已经”的一项是()(2分)

A.无从致书观 B.手自笔录,计日

C.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 D.俯身倾耳

7.下列句子中“之”的词性、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弗怠 B.走送

C.令辱 D.处江湖

8.下列句子中“亡”的读音、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广故数言欲 B.今亦死,举大计亦死

C.河曲智叟以应 D.天下兴,匹夫有责

9.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宋濂,明代文学家。选段(一)开篇一个“嗜”字,写出他对学习的喜爱程度超过一般人。他曾经为了学习经书,跑到百里之外,向老师磕头请教。

B.选段(二)中兼有抒情、议论两种表达方式。作者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凸显最高的人生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必曰”中的“其”就是“斯人”。

C.选段(三)既表现陈胜的领导才干,又表现他的机智勇敢。在“尉”拔剑出鞘时,陈胜与吴广合作,夺下“尉”手中的剑,共同杀死了两个“尉”。

D.《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出自《宋学士文集》。文章辞藻华美,内容充实。选段(一)中作者描写自己恭敬、虔诚地向老师请教的情景十分传神。

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

(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译文:

三、文言文阅读(14分)6.C(2分) 7.D(2分) 8.C(2分) 9.B(2分)10.(1)因此人家多愿意借书给我,我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3分)(2)假使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3分)

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0分)

孔子相卫,弟子予皋为狱吏,跀人足,所跀者守门。人有恶孔子于卫君者,曰:“尼

欲作乱。”卫君欲执孔子。孔子走,弟子皆逃。子皋从出门,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

追不得。夜半,子皋问跀危日:“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而子何

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跀危日:“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及狱决罪定,公憱然不悦,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注释】①跀(yuè):古代一种酷刑,把人的脚或脚趾砍去。 ②恶(wù):痛恨,引申为说坏话,诬陷。 ③倾侧:这里是反复推敲之意。 ④僦(cù):脸色改变,表现不安的神色。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2分)

(1)及决罪定() (2)非臣而然也( )

9.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人有恶孔子于卫君者。译文:            

(2)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译文:            

10.跀危为何会放掉处罚过他的法官子皋?(3分)

11.读了本则小故事,你认为怎样的法律惩处才有最好的效果?(2分)

(一)(10分)8。(2分) (1)狱:案件 (2)私:偏袒,偏爱9.(3分) (1)有一个向卫君讲孔子坏话的人。(1分,语序不当者不得分) (2)这就是我欣慰并感激您的原因。(所以:……的原因,德:感激。每字1分)10.(3分) (1)自己确实有罪,应该受到处罚。 (2)子皋在断案时,反复对照法令,想找出轻判的理由。 (3)依法处罚了犯人之后,子皋又显出不安和同情的神色。11.(2分) (1)不偏袒,不严苛,依法惩处。 (2)对被惩处者予以应有的人文关怀。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1-25题。(14分)

【甲】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 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 11 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 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注】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卒]“猝”,突然。11 [郎中]宫廷的侍卫。

21.选出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2分)

A.秦王使人安陵君曰太守

B.安陵君其寡人谭中鱼可百

C.秦灭韩亡魏 壮士不死即已

D.夫韩、魏灭 河曲智叟以应

22.选出下面全是主谓短语的一组( )(2分)[来源:Z&xx&k.Com]

A.天子之怒 免冠徒跣 怀怒未发 天下缟素

B.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 寡人谕矣

C.图穷匕见 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 自引而起[来源:学#科#网]

D.秦王不悦 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 仓鹰击殿

23.解释下面如点词的含义(每小题1分,共2分)

①长跪而之() ②使使于前( )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的两个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①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译文:

②图穷而匕首见。译文:

25.甲、乙两文分别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来刻画英雄人物形象的?(4分)

(四)文言文阅读21-25题。(14分)21.(2分)C 22.(2分)D23.(每小题1分,共2分)①谢:道歉②毕:完成24.(4分)①即使如此,但我从先五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2分)②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2分)25.(4分)【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用了对比的谅,其中【甲】文在唐雎与秦王针锋相对的辩争中,来自不同国力的双方态度一步步发生对比,刻画了唐雎的沉着冷静、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2分)【乙】文中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了荆轲的沉着冷静。(2分)

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五、文言文阅读。完成12—15题。(共12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地。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注释】① 荀巨伯:人名。 ② 值:碰上,遇到。 ③ 邪道耶,语气词,吗。

12.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为身死而不受( ) (2)尔而与之()

(3)义以求生( ) (4)汝何男子,而敢独()

13.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14. (1)甲文中的行道之人、乞人,乙文中的荀巨伯,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共同的精神品质,那就是 (1分)

(2)请你再举出一个这样的人,并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1分)

15. 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完甲、乙两段文字后的启示。 (2分)

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二)阅读下文,完成7~11题。(16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⑦国。

【注释】①笃:(病)重。②股肱(ɡōnɡ):股,大腿;肱,手臂。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③敕:告诫。④开府:指建立独立的办事机构。⑤益州牧:总理益州的治安、民政、军事的最高长官。⑥新遭大丧:指刘备刚刚去世。⑦与:结交。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⑵ 以其咎彰:

以后事属:

⑷ 政事无巨细,决于亮咸: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苟全性命乱世所欲有甚生者

B.亮新遭大丧 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C.五月渡泸公问其

D.效忠贞节水陆草木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文:

(2)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译文:

(3)汝与 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译文:

10.乙文中“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这一情节与甲文中的哪句话相对应?请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11.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至少说出三方面)(3分)

(二)(16分)7.(4分)(1)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彰:表明、显扬(3)属:嘱托 (4)咸:全、都8.(2分)D 9.(6分,每题2分)(1)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2)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并取得成效。或:希望陛下把讨伐逆贼兴复汉室的重任交给我。(3)你和丞相一起管理国事,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他。10.(1分)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1.(3分)示例:①他对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心存感激,可见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②二十一年如一日,竭忠尽智,仍一如既往,可见其忠心耿耿;③从平定南方后,意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中,看到他既有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又有军事家的头脑,可见其雄才大略;④向后主请求“讨贼兴复之效”时,可见其忠贞死节之心;⑤向后主“进尽忠言”时,作为人臣下属的殷殷之心如现,作为“相父”谆谆告诫之情尽袒;⑥遣使聘吴,因结和亲,又见其审时度势、足智多谋。……(能结合文意概括出人物形象特点,说出三点即可得3分)

2014年云南省

2014年云南省

(二)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4题。(10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

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节选自《出师表》)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后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值:()

(2)以其咎彰:()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汉语。(4分)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译文:

(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译文:

13.先帝为何会对桓、灵之事叹息痛恨?(2分)

14.先帝遗诏中曾说“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二)(10分)11.(1)值:遇到(1分)(2)彰:表明,显扬(1分)12.(1)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能够亲近他们,信任他们。(2分)(2)陛下也应当有自己的谋略,询问治国的好方法,考察接纳正确的言论。(2分)13.因为他们亲小人,远贤臣。(2分)14.能解说这句的意思得1分,结合文章内容谈理解得1分。

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面山而 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B.杂然相 高可二黍

C.且置土石湖中得更有此人

D.帝感其知不如徐公美

第Ⅱ卷(共115分)

11.请将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译文: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译文:

12.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各持怎样的态度?请联系上文回答。(4分)

10.C11.(6分) (l)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庄山)怎么样呢? (3分) (2)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3分)12. (4分)愚公之妻并没有反对移山,且是从关心的角度对愚公移山的能力和移山中处置土石的问题提出疑问,智叟则是对移山持反对态度,斥责愚公不聪明,讥笑他不自量力。

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

一、(16分)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芳草鲜美,落缤纷() ②北通巫峡,南潇湘( )

③肉食者,未能远谋() ④群臣吏民,能面刺人者,受上赏( )

10.翻译。(6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译文:

②下见小潭,水尤清洌。译文:

③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1.品析杜甫诗《春望》“感时花泪”中加点的“溅”字。(2分)

12.《记承天寺夜游》紧扣“夜游”结构全文。全篇从“夜”写起,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和 ;接着写寻找夜游同伴并说明夜游的地点,为写景作铺垫;之后集中笔墨描写景物,结尾部分 。(2分)

13.《陋室铭》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一)(16分)9.(4分)①花 ②尽(到……尽头)③鄙陋(目光短浅) ④指责10.(6分,每题2分) ①人常常(会)犯错误,这之后(才)能够改正。 ②往下(走)看见小水潭,潭水特别清澈冰凉。 ③(把食物)用脚踩踏后给人,(即使是)乞丐也不愿意(接受)。11. (2分)“溅”写出了泪如雨下向四外迸射的情状,表现诗人极度的伤时忧国的思想情绪。12.(2分)夜游的缘由;借景抒情。13.(2分)不矛盾。“调索琴”“阅金经”借指高雅的生活;“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借指世俗的纷扰,放在一起是要表达作者想过一种远离世俗纷扰的高雅生活的人生愿望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