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声再次奏响,在空中久久回旋,刹那间,眼前风韵雅致的建筑群、古朴洁净的石板路,连同我们走过的宏伟壮美的米兰大教堂以及金碧辉煌的埃曼纽尔长廊,全部融入进来,一起合成了一曲“天籁之音”,激荡于我的耳畔、脑海,“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突然被一种力量深深地感动,几欲潸然泪下: 余音绕梁终不绝,何日再相逢? 对于米兰,是未曾谋面,久仰其名。从威尼斯出发,乘了两个多小时的火车,就到了这座闻名于世的时尚之都。下了火车,震撼不期而至:我们置身的究竟是火车站还是一座建筑艺术的宝殿?米兰中央火车站是迄今为止我到过的最具建筑美感的车站,灰色建筑庄重气派,遍布内外墙体的精致雕刻传承着经典,车站大厅高大通透,巨型钢架拱顶豪迈俊朗,阳光从拱顶上镶嵌的彩色玻璃棚透射进来,洒落一地、一墙的五彩缤纷,和煦而明亮,使古典式的厅堂更加焕发出青春活力。火车站都能够建造得如此考究,想来米兰的时尚决并不仅限于时装和皮包,世界四大时尚之都之首的美誉应该是名不虚传吧。
住处照例是出发前就预订好的,按照我们一贯的便利原则选址,从中央火车站出来,步行一刻钟就到了。这是一栋外观看起来很新的酒店公寓楼,一行客人在我们之前抵达,拖着行李站在紧闭的大门外。他们当中有人在打电话,显然是打给公寓管理员的,我们于是按兵不动,准备坐享其成。几分钟后,一位金发年轻人笑盈盈地出现了,没注意他从哪里出来,但显然不是从我们面前的大门里走出,这看似封闭的大楼应该另有出口。年轻人打开大门,待所有人都进去之后又把门关上,我不禁暗想:下一拨客人到了又要打电话,多麻烦。底楼大厅空荡荡的,未见前台和保安,锁紧大门或许也是不得已的安全举措吧。大家分乘两部电梯上楼,管理员把先到的客人和我们一家先后带到各自的房间,简单交待了一下注意事项,留下房间和底楼大门的钥匙,就让我们带上护照跟他去二楼办入住手续。原来前台设在二楼,真奇怪,设在底楼不是更方便吗?第二天中午我们离开时,看到走廊上一位阿姨正在清洁地面,她和那位年轻的管理员是我们进进出出见到的全部工作人员,这栋公寓楼规模不算小,但人员可够精简的啊,不知这算不算欧洲效率的一个正面体现。我们的房间是一房一厅一厨一卫的格局,各部分都很宽敞,现代风格的崭新装修显得十分大气,各种家用电器包括烘干机在内一应俱全。阳光透过临街的大窗直射进来,室内有一种热烈的舒适感。看着洁净光亮的灶台和精致齐全的厨具,灵感立现:晚上不去饭店吃饭,DIY大餐,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呵呵,想着都觉得美美的呢。
稍事安顿之后,我们直奔米兰大教堂。米兰大教堂素有“米兰象征”的美誉,它坐落于米兰市中心的大教堂广场,规模上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位居世界第二。整座教堂是一栋宏大的哥特式建筑,135个尖塔组成的浓密塔林指向天空,每个塔顶上都有一尊圣神雕像。中央塔顶的圣母玛利亚镀金雕像高4.2米,身裹3900多片黄金片,重700多公斤。阳光照耀下的圣母像光彩夺目、熠熠生辉,不啻是崇高的爱的化身,福佑着所有米兰人。精美的壁柱、挺拔的塔林、华丽的浮雕和绚彩的花窗棂共同绘就了一幅繁华似锦的教堂外观图。如此庞大的建筑体,设计和雕刻却又极尽繁复且细致入微,难怪从美国远道而来的马克吐温连连惊叹:“这是何等的奇迹!如此壮丽,如此庄严,如此宽阔,却又如此精微,如此通透,如此优雅!那么巨大的体量,却仿佛有种吹灰之气就能让霜雪般的纹饰飘散的错觉……有人说米兰大教堂仅次于罗马圣彼得,我不理解如此的人类天工怎会屈居第二?”和主教堂的外墙一样,教堂内厅也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大厅顶部最高处距地面45米,光线从两侧的彩窗透射进来,使高阔幽暗的厅堂更添了几分神圣和庄严。厅内供奉着十五世纪时米兰大主教的遗体,头部白银筑就,躯体是主教真身。相传教堂屋顶上还藏有一枚钉死耶酥的钉子。耶酥的信徒们为纪念耶稣,每年要取下钉子朝拜三天。当年著名科学家兼画家达·芬奇为了方便取送这枚钉子而专门发明了升降机。1805年,法国皇帝拿破仑宣布兼任意大利国王时,曾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见证了人类沧桑历史的风云变幻,历经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炮火纷飞,巍峨屹立的米兰大教堂不仅是一件建筑艺术的瑰宝、宗教精神的圣殿,同时也是一座永恒的历史丰碑。
教堂左侧即是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长廊,进入长廊前我们先在广场上流连了一番。广场中央竖立着熟悉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的骑马铜像,好像在我们到过的意大利城市都能看到这位首次统一意大利的国王铜像,可见他在意大利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当天并不很热,铜像下的石阶上坐满了游客,享受着惬意的阳光和周边唯美的建筑。成群的鸽子在广场上满不在乎地踱着方步,时而飞起落下,啄食游客手中或地上的食物。岁月静好,时间仿佛在此刻驻足,唤小妹摆pose拍照,留下永久纪念,不谙世事的小妹很不情愿,几乎不等我按下快门,就急急地跑出镜头外,嬉笑着追逐鸽子四处奔跑。所幸圣马可广场不愉快的一幕没有上演,不由得又增添了几分对米兰的好印象。心情美美地转进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长廊,长廊建于1865至1877年,主体是呈十字形的金黄色建筑,距地面47米高的廊顶则是圆拱形的彩色玻璃棚。顶棚附近的彩色绘画和地面大理石铺就的马赛克图案均十分精致考究,赋予了长廊浓郁的艺术气质。长廊内部富丽堂皇,两侧名店云集,橱窗布置精彩纷呈,即使什么都不买,单是兜兜看看,就能够让人心旷神怡、满心欢喜,当然,若是还有所斩获,便更是锦上添花、尽善尽美了。作为米兰最著名的商业中心之一,长廊的确是实至名归。沿长廊走出去,另一端的出口附近就是著名的斯卡拉歌剧院,没时间更没能力欣赏歌剧,决定过而不入,直接步行奔赴斯福尔采斯科城堡。
一路脚步不停,眼随心动,饱览街景。我们所经之处皆是韵味十足的古典式建筑,婉约又不失气派。青灰、土黄或米白色的外墙虽谈不上明艳多彩,却绝无单调之感。浑厚的墙体、圆拱或尖塔式的屋顶、精雕的壁柱以及细窄的窗子无不散发着经典的气息。石板路面上,彩色车身的有轨电车慢吞吞开过,留下两行细长的轨道弯弯直直地向前延伸。头顶上电缆交织,如蜘蛛网般低低垂挂在半空。有轨电车在米兰已运营了一个世纪之久,就这般从容淡定地缓缓行过繁华的米兰街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见证着米兰城市经典的传承和欣欣向荣的发展。古老的它穿越时光隧道,从一百年前走来,步入现代,也必将走向未来,继续见证米兰更加美好的明天。脑海里倏地划过几个词语:古典、经典、时尚,这些词应该含义各不同,怎么如此完美和谐地集于米兰一身?细思忖,有顿悟:对古典的传承成就了经典,而经典使米兰的时尚独具特色、超凡脱俗且经久不衰。漫步街头,人群熙熙攘攘,满眼型男靓女,发型和服饰都很时尚讲究,举手投足间凸显典雅气质,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的街景。一时兴起,街拍几张“装腔作势”的“美照”,其实美不美难说,拍完美滋滋的倒不假,几乎有了摇身一变成明星的瞬间错觉。
相比罗马和威尼斯,米兰市容明显整洁很多,不知是原本如此还是我们此行正赶上世博会的缘故。说话间,前方隐约传来清脆悦耳的曲调声,循声望去,街道转角处聚拢着一群人,猜测应该是街头表演。走进人群,曲声顿时变得清晰,只见一位艺人正在敲击摆成上下两排的酒瓶奏乐,艺人穿着随意,脸被酒瓶遮挡,判断不出他的年龄。动人的旋律优雅流畅,煞是好听。经他的演绎,几只酒瓶竟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真让人暗暗称奇、难以置信。一曲奏完,人群爆发热烈的掌声,小哥领小妹随其他一些听众上前略表了对艺术的敬意。折回后小哥悄声对我耳语:“他演奏的是巴赫《十二平均律》里的《C大调前奏曲》,两层酒瓶被分别用作钢琴的黑白键,演奏得挺有水平,不过,音调高了一度。”嗬!真是“会听的听门道,不会听的听热闹”。尽管很想再听下去,无奈时间太紧,只能挪步向前。乐声再次奏响,在空中久久回旋,刹那间,眼前风韵雅致的建筑群、古朴洁净的石板路,连同我们走过的宏伟壮美的大教堂以及金碧辉煌的埃曼纽尔长廊,全部融入进来,一起合成了一曲“天籁之音”,激荡于我的耳畔、脑海,“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我突然被一种力量深深地感动,几欲潸然泪下。
我仍沉浸在动人魂魄的乐曲中,眼前已赫然出现两座并排的白色立体三角结构,这就是世博门了。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场馆,自我安慰地想:上海世博会咱已经体验过了,同是世博会场馆,大同小异,不去也罢。于是我们在世博门边上的纪念品店挑了几件小物件就匆匆离开了。穿过世博门,往前走数百米,就到了斯福尔采斯科城堡。这座古老的方形城堡始建于14世纪,到最后完工,历时约一百年之久。初衷是用作防御的要塞,后作为当时统领米兰的斯福尔扎家族的宅第,二十世纪初开始转变为市立博物馆和美术馆。古堡前有一个很大的圆形喷水池,白花花的水柱喷涌而出,水花四溅,不及近身,已沾染丝丝清凉。绕过水池,来到城堡正门,城门之上的塔楼古老但完好,斑驳却依旧坚固的城墙外环绕着早已干涸的护城濠沟,沟里堆放着一些古代遗留的石制兵器。城墙上布满射击孔,想象孔里射发出的密集枪火,真有点不寒而栗。除正门塔楼外,城堡的四周各建有一个圆形角楼,猜想是战时作为军事瞭望台之用。进入城堡,豁然开朗,堡内非常宽敞,一块块的绿草坪紧挨城墙,中间步行道则是沙石铺成,走在上面咯吱作响。早听闻城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米开朗基罗去世前几天完成的《伦达尼尼圣母哀悼耶稣》雕刻,刻于一扇门上。按指示牌找过去,却沮丧地发现已过了参观时间,闭馆了。看看手表,离城堡关门也只剩二十几分钟,也没兴致去看二楼的画廊和乐器展馆以及地下的埃及遗物考古博物馆了,再说应该都闭馆了,只怪我们到的太晚。索性抓紧余下的时间,在城堡区逛逛看看,笃笃定定地品味一下夕阳中的古城堡独特的美丽。穿城而过,即进入开阔的圣匹沃内公园。公园里绿草如茵、树木葱翠,右侧一个白色顶棚的敞厅里,身着便装的男男女女们伴着柔和的音乐缓缓起舞,几乎清一色的老年人,他们的神态和舞姿是那样地安然自在,旁观的人都会受到感染,内心充满平静的幸福感。
离开公园,我们便赶回了公寓。按预定的方案,在楼下的家乐福超市买了一堆食品。我们责任到人,每个人挑自己想吃想喝的放进购物车,结果鱼虾、蔬菜、寿司、炒饭、各式面包,还有水果、酸奶、牛奶、啤酒、橙汁等装满了几个大马夹袋,不仅晚饭,连第二天的早饭也备足了,总计花费51欧,较之饭店用餐,实惠多了。费力地提上楼,稍稍歇息片刻,立马开煮。说是DIY,其实大多是成品或半成品,比如海鲜和炒饭都是熟制冷冻,加热后就能吃。因此我们这顿饭,充其量也就是百分之五十的DIY吧。吃好饭,我先给显然已困极的小妹洗好澡,抱她到床上,不一会,小妞儿就沉沉睡去。爸爸已将狼藉的碗碟收拾进水槽,正准备干活。我自告奋勇地让爷俩赶紧冲澡睡觉,为明天的行程积蓄体力,洗碗的活留给我。小哥和爸爸先后进房间睡觉去了。我倒也真是乏了,只是情绪依然高涨,白天听到、感受到的“天籁之曲”仍在脑际盘旋。翻出逛街市时顺便淘到的几条美裙,站到卫生间的大镜子前,一件件试穿,和着脑中的曲调,轻吟唱、慢转身,静静地独享此刻。此刻,米兰属于我。明天就将告别这座城,此行太匆匆,万千离愁别绪在心头:余音绕梁终不绝,何日再相逢?
(作者:文/晴华)
标签:游玩,米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