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温《致教师》:借我一双好老师的慧眼

 bingji506 2015-10-25


清晨即起,打开手机,随意翻看,随意涂鸦,总喜欢浏览一些教育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偶尔遇到一两篇佳作,心中洋洋得意,视为珍宝,赶紧转发、收藏并随时把那些扣人心弦的教育话语记录在记事本上。每每碰到关于如何做一名“好老师”的好文章时,更是兴致勃勃。文章的作者,虽然与我身隔千山万水,文字却让我们的心近在咫尺,灵魂对话,水乳交融。尽管在山里做一名乡村教师在很多人眼里很苦,我却时时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阅读。


这几天,阳光眷顾,我办公椅的位置正好是光线直射的落脚处,闲暇之余,背对太阳,手捧一册《致教师》,用自己的影子遮住书页上发射的强光,后背被晒得热热的,再凉的秋也阻挡不了阅读带来的温暖的心灵之旅。读到第二辑,倍感兴奋。因为,在内心深处,我也想当一名好老师。看到文字,我似乎找到了想法一样的人,一起让心灵去旅行。因此,我记录了书中的点滴文字。


教师,不是那些靠手艺吃饭的人,也不是单靠体力就能完成的工作,作为教师,朱老师在第二辑阅读提示中说“仅有爱是不够的,或者说,真正的爱里,一定包含着智慧。”我个人也觉得,新时代下的教师,不光要给孩子“一碗红烧肉”,而且要赋予受教育者以知识。我们必须关注,总结,分享。特别地,要关注自己,总结自己,分享自己。


书中写信的15位教师,在纷扰的都市或者乡村里为自己未来拼搏,他们的问题可以折射出教师的工作和无尽的辛劳和烦忧形影相伴:疲于上课、工资不高、压力山大、生活单调、闲暇稀少、困扰重重、前途渺茫......可以想象,很多一线老师的工作强颜欢笑,说教师是一个值得向往的工作显然过于梦幻。而朱永新老师从来不回避问题,一对一帮老师们排忧解难。他的文字似乎告诉我们:生活的天平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砝码,要维系心灵的平衡,沿着最初的梦想勇敢地走下去。


面对“教育科研”不自信的老师时,朱永新老师明确表态,教育科研不是学者的专利,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应该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原因很简单,我们才是最贴近教育实际、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人。他认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往往是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的,这是与学者做科研最大的区别。追求卓越,渴望优秀,走向成熟,创造性地工作,教育科研是必由之路。朱永新老师用了一个比喻:教育科研,如同人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一样,不仅在水里学,也要在岸上学。书中还提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


“从29岁开始,一直担任乌克兰一所农村10年制学校——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他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天早晨5点至8点从事写作,白天去课堂上课、听课、当班主任,晚上整理笔记,思考一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一生中写了40本书,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他的著作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教育科学研究,他也认为教育科研是教师摆脱“机械化生活”的必经之路。我们的工作与未成年的孩子息息相关,我们必须要潜下心来研究他们。“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童年如何度过,由谁携手带路,周围世界的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做到了。他全面、丰富、深刻、独特的教育思想与他持续35年关注和研究教育、研究儿童一脉相连。朱永新老师说,做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坚持,即使成就不了伟大的人物,至少也可以成为精致的专家。他呼吁一线教师,扎根在教室之中,扎根在教育的田野养分里,扎根在经典书籍的灌溉中,坚持阅读与写作,一定能够成为科研型教师。另一方面,朱永新老师非常细致地介绍了一线教师如何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提出问题,如何写论文,如何做课题研究。他认为,教师教育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表文章或者出版著作,而是为了切实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对于教育生活,有的年轻老师认为,除了备课,课余生活就是上网、看电视,从一年级到高年级,再从高年级到低年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迷茫,就这样空洞。朱永新老师提到了三个方面充实教育生活的方法。第一,充实自己的课堂。备好知识,做好阅读;心系学生,有的放矢;第二,坚持写作。真正的生活是从写作开始的,没有反思,教师的幸福感很难找到;第三,寻找共同体。知己、朋友、爱人、兴趣、爱好都不能或缺。生活不如意事常八九,安然迎接每一场征程赋予的阳光和风雪,然后更加热情有力地拥抱命运在下一路口的安排,认认真真把握今天把握当下,才不会虚度光阴。


前几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有一份爱情,出一本书,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到今天,我只完成了1.5个目标。爱情已结果;是不是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自己感觉只做了一半,另一半正在践行;至于出书,感觉时间未到,火候未到,时机尚不成熟。总之,出书对于我来说,感觉无从下手。正好,朱永新老师在给一位老师的回信中也谈到了这个问题。他给出了几个步骤:第一步确定一定的主题。选题不能太盲目,要从小处入手,围绕主题去整合好的内容,辅以文笔;第二步长期记录,长期捕捉,长期研究,真情实感真实践行,让文字有价值有意义的存在;最后,出书不能着急,也不要气馁,用大量的阅读和勤奋的实践,丰富自己的生活,增加生活的沉淀,养成写作的习惯,在写作中提升写作。看到这些文字,我顿然有了方向感,看来出书并不难,难的是步调与恒心。


在信中,有老师提到如何让学生爱上真正的阅读。非常巧,我的教育硕士论文也是这个问题,只不过范围缩短到“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上”,在我周围的山区学校,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不容乐观。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家庭原因、升学压力等因素导致农村学生课外阅读量很有限。在调查和访谈的过程中,很多现象令人担忧,我不确定其他农村地区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是否乐观,但我的周围,学生不爱课外阅读的现象尤为严重。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连我所在地的市中心,几乎找不到几家像样的书店,有一两家书店,都是以买“教辅资料”为主。还有,大部分农村学校图书室修得非常漂亮,藏书也达标,但除了迎接检查,图书室的门常常紧锁。我在想:20年之后,这些农村孩子拿什么跟城里孩子竞争?我尝试过很多方法让学生爱上阅读,往往事与愿违。面对这些问题朱永新老师在信中建议:一是把时间留给学生;二是创设阅读课,选择孩子们真正喜欢的好书;第三,开展切合孩子特点、孩子感兴趣的各种阅读活动;第四,与孩子一起阅读。“一个热爱阅读的老师一定能够培养出热爱阅读的孩子。”面对孩子的阅读,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面对乡村孩子的阅读,更要付出努力,长期摸索,把他们领上阅读的智慧之旅。


做一名好老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不是为了外在的名声,而是因为内在成长而追求知识;不是为了薪资,更是为了赋予生命以意义与尊严而从事教育之事。朱永新老师在回信中,真诚地希望渴望做好老师的老师们用心寻找和选择一起前行的伙伴。而我,常常喜欢在书中寻找精神与灵魂的共同体。2008年汶川地震,在那段苦难的日子里,有幸读到了高万祥老师的作品。那时候,高万祥老师就成了我的精神偶像,至今,我仍旧没有见过他。但他的事业观、学生观、人生观、教育观被我铭记在心,他“用阅读拯救自己”成长理念和对语文教学的探讨令人震撼。那个时候,我觉得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与高老师的文字为伍,那段日子,我似乎找到了一个价值追求的符号,包括我的语文教学。而今天,读到朱永新老师的《让语文回归生活》,我隐约地感悟到他们之间有教育灵魂重合的地方——他们都希望母语成为学生的终身力量,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从最基本的“听、说、读、写”做起。“回到原点即为幸福”,这一点在广大的乡村学校更为重要。朱永新老师认为:一个孩子在离开学校时还没有学会阅读,没有爱上阅读,这所学校的教育就难言成功。而要达到这一点,语文老师举足轻重。读罢,我这个乡巴佬语文教师也有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教育好学生,需要从了解学生开始。朱永新老师在对西部一位教师回信中写到:“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面对孩子,做教师的如果没有“上至宇宙之大,下至苍蝇之微”这样一些“切实的知识”,是“绝难胜任的”。了解孩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就是在挑战“不可能”中彰显生命的意义。


挑战不可能,就像数学老师也要达到跟语文老师一样,善于写作、演讲、宣传,“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可以书写自己的新篇章”。朱永新老师在信中建议一名小学老师体悟新教育“加强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加强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建立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他郑重其事地说到:做一个好的小学老师一点也不比一个好的大学教授容易。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对一个老师来说至关重要;挑战不可能,就像对待很难对付的“问题学生”一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期待一天两天就能改变他们,不能期待一次两次谈话就能让他们蜕变,不能期待一件两件事就能让他们新生。朱永新老师说:“足够的耐心,加上足够的爱,才能让一颗冻僵的心灵逐渐被滋润,逐渐被温暖”。当一个教师,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幸福就会越来越多地降临,这份幸福伴随着成长。


朱永新老师的信中还提到,做好老师应该具备的四种能力:口才;风格;创新;提问。


在我看来,一个不善于口头表达的教师,其背后是思想性格的缺陷。好口才绝对能够训练出来。朱永新老师坦言自己当学生时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结巴”、“不善言谈”,后来因为读到一本传记,通过训练,慢慢地会说了,而且自信了。有人说老师就是用“嘴巴吃饭”,这个观点一点不为过。做一名好老师,要“巧舌如簧”、“能说会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同时,好的口才要伴随好的思想,没有思想的说话内容是不能够感动人的。另外,好的口才必定伴随行动。真实做出来的事情,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比任何语言都更能打动人。


其次,风格的形成取决于卓绝的努力和艰苦的探索。也就是说,风格不是模仿来的,而是自我更新、博采众长、用其所长、不断摸索、不断试错中凝练出来的独特的优势。风格并非一朝一夕,它会在某个时候给你带来一片黑暗,再从黑暗里去甄别优劣。如果半途而废,便永远不知道默默等待的下一秒带给我们的精彩,执着等待的人,“风格”总会为他升起一轮照亮他的红日。朱永新老师说,追求风格要沉下心来修炼,当修炼到家了,自然会“蓦然回首,风格自在灯火阑珊处”。


第三,创新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进步。一个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朱永新老师在回信中,言辞恳切,他建议广大教师记教育日记,写教育叙事,研究教育个案,因为这些因素是创新的前提。人不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会使自己崇高。“创新,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第四,提问。上课最高的境界是什么?有人说,上课最高的境界就是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做一名好老师,如果要创造,如果要出成果,必然要在实践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朱永新老师的信中引用了爱因斯坦的话——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回信中,朱永新老师还特别强调了陶行知先生的观点:创造发明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问号是教育生活的必需品。


今天重温《致教师》第二辑的文字,解读如何做一名好老师的“诀窍”,观点共鸣之时,敬畏感涌上心头,原来,做一名好老师并不是那么难,那么远!有种想把书中所有的文字用键盘敲打出来的冲动,很想与山里的乡村教师们一起分享书里面沉淀下来的观点与思考,也很想释怀,很想发一篇长长的博文,隔几分钟打开看看,享受有人兴高采烈抢沙发,有人点赞,有人批评,有人慷慨激昂,有人义愤填膺。不过,面对朱永新老师和他的《致教师》,仍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2015年10月22日23:15 北峪河畔

延伸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