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瘦金书研讨 - m6k9w8i6u4的博客

 棋罢不知人换世 2015-10-25
  挥斥方遒的博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宋徽宗赵佶(1082-1135),是南宋君王,中国帝王中艺术天分数一数二的天子。赵佶自幼聪敏,展现过人的艺术才华,长大后更是乐之不疲,山水、人物、花鸟、墨竹都十分精通,书法方面取法薛稷和黄山谷加以改变,自创「瘦金体」.

  赵佶在位时,大兴书学、画学,置书画院,他广泛收集民间文物,特别是金石书画,许多作品并重新装裱,当时御府所藏法书名画百倍于先朝。他命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将历代书画详细整理著录。从这方面来看,赵佶对书画的收集、保存与传播确实有卓著的贡献。

  赵佶虽然在艺术上有所成就,但他以九五之尊却“朝欢暮乐,依稀似剑阁孟蜀王;爱色贪杯,彷佛如金陵陈后主”。本性就轻浮的他,非但没有从艺术获得心灵的陶冶,反而玩物丧志,疏于朝政,重用阿谀谄媚之徒,以致国弱民贫,导致金兵入侵,自己也被金人掳去。赵佶在金国作了九年的俘虏,受尽羞辱。

  赵佶「瘦金体」,独步天下,;这种瘦金体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书法的人,看过后也会感觉极佳。赵佶传世不朽的瘦金体书法作品有《瘦金体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帖》、《夏日诗帖》、《欧阳询张翰帖跋》等。此后八百多年来,迄今没有人能够达到他的高度,可称为古今第一人。

  赵佶不仅瘦金体写得好,他的楷书作品《秾芳依翠萼诗帖》亦堪称楷书杰作,其笔法犀利遒劲,铁画银钩,被后世论者称为出神入化的“神品”。

  书法作品的精品,也是他书法的代表作。他的草书精意娴熟,用笔多起以侧锋,险侧跌宕而不失于露,奇趣横生而终有法度;线条极具变化之能事。由于他精于绘画,故于章法的疏密配置,构图安排,皆能不精意处见精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草书成就,不在瘦金书以下。牡丹诗册赵佶作。瘦金体书写的行楷。纵有行而横无列,疏密大小,相映成趣。赵佶把楷书写成这一面目,对瘦硬的极端作了尝试,是有益的。不过由于走到了极端,后人若仅取形似,不求变化,则难有新的突破。

  瘦金书《千字文》墨迹本,共有105行,1015字,是赵佶楷书——瘦金体的代表作品之一。写于崇宁三年(1104年),当时赵佶年仅23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从唐代以来,“瘦硬”这一路书法风格愈来愈被人们所接受,到了赵佶的时候,徽宗赵佶在前代书法的基础上,创造了“瘦金体》书法。它的用笔起源于唐代初期的书法家褚遂良、薛稷的书法,但笔划写得更加瘦劲,结体是学习了宋代黄庭坚等人的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千字文》笔画非常瘦细尤其是中间一段,像是根细铁丝,挺直有力,笔画的头尾两端顿挫明显,甚至是很夸大。横画收笔常常带钩,竖画收笔顿按的地方如同一个点画,撇笔如同匕首,细长尖利,捺笔和竖钩也拖得很细长。个别字中还有连笔,更加紧密。人们常用“直如箭,劲如铁”来形容瘦金体的运笔有力。学习这种瘦硬的书体对于学习中国画中的工笔画很有帮助,因为它们看上去线条都很瘦细,却需要很强的腕力。瘦金体以它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魅力在中国书法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他的草书《千字文》,是40岁的作品,长达11米余,气势极为雄健,观之“飞动若虎踞龙腾,风云际会,远异常流。”

  赵佶擅长书画,独具风貌,对后世起过相当重大的影响。在书法的艺术实践,他早年曾一度学过同时人黄庭坚的字迹,随后改学唐人薛稷、薛曜兄弟。通过对薛氏兄弟书法的临习,心摹手追,持之以恒,在他廿岁前后,真书即已形成一种“新”的面貌,后人不察,以为是创自赵佶本人,美其名日“瘦金体”或 “瘦筋体”,贵则出自薛曜《夏日游石淙诗》,由於它断了流传已达四五百年,一旦由赵佶写出,於是就显得新颖了。行书则保存薛稷的前规,间架紧密,笔锋遒劲,传世的《方丘敕》和《蔡行敕》黑迹,就具有这种风骨。至於赵佶的草书,世不多见,从上海博物馆所藏十四字题昼七绝两句『掠水燕翎寒自缚,随泥花片湿相重』的草书团扇,连同此卷考察,其法当出自张旭、怀素狂草一派,瘦劲挺拔,使转奔放,不离规矩,与怀素更为接近些。此外,再也没有看到他的草书流传下来,也可以说是仅见的孤本。

  赵佶与所有的书家一样,也喜欢书写《千字文》,他一生不知写了多少卷,流传至今,仅存两件。其一为瘦筋书本,现藏上海博物馆,写於崇宁三年(公元 1104年),时年二十二岁。卷后的“赐童贯”题字,当是他为那时正供奉明金局的童贯所书。卷为朱丝栏,素笺本,字大寸许,每行十字,前后百行,书法已基本定型,不过此时尚嫌瘦弱拘谨,不如晚年的肥润刚韧,心手一致的好。

  赵佶的草书书法炉火纯青,用大师称呼不算过分;他的《草书千字文》相当精彩,人们甚至认为其水平,丝绝不亚于盛唐时期的草书书圣张旭与怀素,可见其功力之深。

  此卷草书怪怪奇奇,大大小小,有的如“腾猿过树,逸虬得水”;有的“或连或绝,如花乱飞”;有的“若枯松之卧高岭,类巨石之偃鸿沟”;有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真是不一而足。此卷书於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是年作者恰好四十岁,已是他短短一生中的接近於晚年,正是其书法大成之时。他这两卷用真楷、狂草所书的千文,都是根据周兴嗣的版本,中间为避讳改了几个字而外,概无差异,不见所谓魏锺繇千文的踪迹。

  由於草书在书写中的制约较大,因此,历代书家在草书方面所作的建树,除王羲之父子和张旭、怀素诸人外,很少有自辟蹊径,突破前规的,唐宋以来的草书,尽管名家辈出,他们师法传统, “非王即张”。至於章草的书写,皆法皇象《急就篇》,未闻有独创新意之说,却有画虎类犬之讥。

  故我们对於草书的评价,以应著重观察作者运腕、使笔以及气势如何而定高下。所谓“草即纵心奔放,复腕转蹙,悬管聚锋……起伏连卷,收揽吐纳”,“或体雄而不可抑,或势逸而不可止,纵於狂逸,不违软土深掘意。 ”此处所说的“纵心奔放”和“纵於狂逸,不违软土深掘意”,对草书来说,极为重要,是我们据以评论它的原则。也正由於草书与楷书在书写上不尽相同,“真以点画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所以草书的书写较难,求工尤难,其症结所在,正在於“使转”这一点上面。

  此卷草书《干字文》,其所以可贵,在於作者掌握了狂草的基本法则,“使转”不违笔意,基本上达到了“纵心奔放”,所谓“『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的艺术效果。

  有人以为这卷草书写得如此精巧,怀疑它不是赵佶自运之作,有可能是临写怀素之本。他们的根据认为此种草法出自怀素和尚,兼之宣和内府藏有怀素《千字文》有四轴之多,完全有条件从事临摹,我们以为这种怀疑不是毫无根据的,但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情形。可以肯定,赵佶草书出於怀素,不仅平时临摹过怀素的草书《千字文》,而且还临过其它有关的草书帖。

  时代风格上讲,两宋的草书,大都师法张旭、怀素,不但名家黄庭坚、赵佶是如此,就是南宋的大诗人陆游诸人,亦莫不如是。凡属临写之本,不管其技巧如何精到和高超,一经深入观察,会多少流露出矜持、板滞的运笔痕迹。再说草书难摹,尤其是狂草更是如此。此卷草书行笔飞动,全长数丈,一气呵成,几无败笔可寻。值得提出留意的地方,卷中草书的字里行间,夹了少数几个行书字,如“伊尹”、“圆”、“用”诸字书法。已露出薛稷的影响,与怀素的面貌迥然有别,倒是赵佶本人原有的特点。

  明末孙承泽在所撰《庚子消夏录》中,著录此卷时,指出“徽宗千文,书法怀素”,这里用的“书法”两字,意义相当明显,是师法而非临摹,不好理解为“临摹”之意。这一点,想必不会惹起读者对它有甚麽误会的。

  三这卷笔翰飞舞的《千字文》,是写在全长达三丈以上的整幅描金云龙笺上的。一幅长达三丈余的手工麻纸,今天看来,似乎不算是多麽新奇。可是,在八百年前的北宋时期,已经制造出这样长尺度的精美用纸,不能不使我们为之惊讶。从纸的质量考察,主要原料以麻的成分为主,轮廓光滑而无帘纹,吸墨的效果很好。造纸技术创始於我国西汉,即两千多年前。文献记载说是东汉蔡伦造纸不足为据。我国考古学界在陕西省西安近郊灞桥折柳送别的地方,发掘出西汉时期使用过的纸张,说明我国造纸技术历史悠久,并且随著时间的推移,在使用材料的精挑细选,根据使用性质的各种加工,都在不断地改进中。北宋的造纸术已相当发达,而此卷用纸,固然属於特制一类,据专家推算,可能在江边把船舶排列成行,然后浇上纸浆使之均匀。

  看看赵佶晚期的词作,颇含悔不当初的意思。不过抛开他政治上的昏庸不谈,论书论画,都是北宋第一流的人物,诗词文赋也精致旖旎,后世的唐解元都不过如此了,谈及他创办书画院、设书画博士、修宣和书画谱,更是艺术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千秋功业,历代天子有附庸风雅者,但象他这样真正成就卓绝不输时贤的就屈指可数了。

  有唐一代法度齐备,其后在体格上自出新意大是困难,这虽然是唐代功绩辉煌的明证,也是后世艺人的悲哀。赵佶没有赵子昂的才华,不能以一人之力与前朝的欧褚颜柳争先后,但身为一国的天子,又有这个雅好,却只能跟在前人后面亦步亦趋,岂不是大丢天子的颜面?

  不甘心的赵佶倒想出了个走小路的办法,既然不能真正自成宗师,那么就吸取几个大家的精华,揉合起来,在体格上改头换面也是不错的,于是精心学习薛曜薛稷两兄弟的正书笔画,注入黄庭坚那种放射性的结构中去(追根溯源,我们也能在赵佶的字中看到褚遂良、瘗鹤铭的影子),“瘦金书”就诞生了,虽然这种新体始终只能在书坛上占据一偏师的地位,未能发扬光大,成为什么“赵体”(这个赵体的义务只能交给他的后辈本家去干了),但有两点是不可否认的:

  一. 瘦金书是一种很漂亮的楷书字体

  二.瘦金书的名字也很漂亮,很有几分皇帝那种雍容华贵的气质,当然如果换成“瘦筋书”就更切合实际了。

  看薛稷的《信行禅师碑》,瘦则瘦矣,不过身处初唐的他,终究逃不脱时代的限制,纤丽的笔画间时时可以看见那种挥之不去的生拙意味,架子虽然立起来了,具体的结构还是未成熟,赵佶继承了这种很有个性的“瘦劲”,再借鉴中唐颜柳那高度成熟的结构意识,总算摆脱了生拙和不严谨。光是这样还难以形成特立独行的个人风格,本朝的黄庭坚,行楷潇洒俊逸,字形有一种向外放射性的特点,很对本皇的胃口,不妨习之,两者相加,瘦金书的基本面貌就定下来了:轻落重收、筋骨转折,借助硬毫的弹性强化书写时的提按动作,节奏感速度感便兼而有之;用笔锋芒毕露,干净利落,如快刀利匕一般,完全摒弃旧时常有的柔媚藏锋,拖沓含糊的流弊也一扫而空,只是跟历来文人字温文儒雅谦谦君子的习性不太对路了(我是皇帝耶,还用得着苦守孔夫子那套中庸之道?);结构上中宫紧缩,四面开张,有说不尽的舒畅发散之感,这样既兼顾了字心的紧凑又满足了创作时神采飞扬的才子意气,陈振濂评为“轻逸飘宕,霞卷云输”深合我心。

  他早期写千字文虽然已有了瘦金书的意味,但尚未成熟,对前人的学习还是勤勤恳恳,少有越雷池之举(写这件作品的时候他才二十三岁,也不知道当皇帝没有)这时候笔画纤细为主,提按转折还不是那么爽利,尤其成为后来成熟期“招牌菜”的那重重的落笔完全没有写出气势,力道的强弱跟一般的用笔没有多大的区别。

  但到了写秾芳诗的时候,瘦金书应该已经完全成形了,加上又是大字,更加将瘦金书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严格来说现在不管哪一笔都不是以往的细弱了,只是相对各处力贯纸背的钩挑撇捺来说,中间的用笔稍微收敛一点,粗重的笔画带出尖利的收尾,置于这种放射状的字体结构中越发显得纵横恣肆、不可扼抑。若按“字如其人”的论调来看,谁也不会想到在书法创作中如此干脆爽朗的赵佶在政治上居然会昏庸懦弱一塌糊涂^_^,再看他的“夏日诗帖”等等成熟期的作品,无不如此,只是字形小些的在运笔时稍微收敛点罢了。

  其实除了瘦金书,赵佶在大草上的成就也是出类拔萃的,尤其是在草书不振的北宋。看他写在匹长三丈的描金云龙笺上的狂草千字文,一气呵成,笔势凌空,变幻莫测,犹如长江奔驰,一泻千里,运笔迅疾流畅,结体奇宕潇洒,而且拜其扎实的瘦金书功底所赐,不论写到如何得意忘形,起笔收笔处都锋锐凝定,没有常见的散锋乏力之感,大草长于气势,却难于细处疏漏,赵佶此作,在宋朝已是顶级的草书巨制了。

  说了这么多赵佶的好话,缺点也得习惯性地讲讲。虽然他在字体上别出心裁,用功又勤,但一来终究不是什么非常高明的书体,只是容易让人眼前一亮;二来天资不是特别突出,加上晚年潦倒,所以成就终究不能凌驾于苏黄米蔡之上(不说胜过,便是要跟他们一争高下恐怕也是力有不逮)施展阐发在具体的书法作品上,有两点是很遗憾的。

  一.过度强调提按转折,加上他本身就是一个工笔花鸟大师,绘画修养极高,写瘦金书便有了美术字的倾向,众所周知,书法创作是最忌此病的,这也是为什么瘦金书很少有人看了不叫好,但再细看却枯燥无味的原因,变化太少了。

  二.不知道是何缘故,赵佶的笔力始终让我感觉偏弱,虽然在勾勒间他已经竭力展露锋芒,写竖的时候还是不能凝力直下,如此便缺少了主心骨的感觉,字型再奇宕有致,也站不起来,看看他狂草千字文中的一些长竖,写到收笔处更是力竭而疲,难以为继,赵佶的字为何不能更上一层楼,最少这个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赵佶素称书画皆能,并非虚言,他的书法虽然还有不少弊端,但不可否认,其中的创意与节奏是常人难以企及的;而他的工笔花鸟画,地位就比他的书法要高得多,在这个方面,赵佶绝对是可以站在最高峰傲视群雄的天才,后世但凡学工笔花鸟者,少有不观摩赵佶作品画法的,只是我在这方面所知不多,便不罗嗦了。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