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過雲堂】賣茶翁茶器圖

 山阴芥子 2015-10-25









1732年,一黑面白髮的老僧依山開了間茶舖,名『通仙亭』。茶旗上書有:百兩不算多,半文不嫌少。白喝也無妨,只是不倒找。四行瀟灑的文字。這個老僧法號『月海和尚』,他十一歲便出家,跟著師父化霖禪師修習禪旨。化霖禪師圓寂後,他便外出遊歷,後開了這間『通仙亭』。月海老和尚本是一位修禪的高僧,早已了卻世心,加上他詩才頗高,一來二去與很多文人有了不錯的交情,這些人自然都成了他的茶客。慢慢的,周圍的百姓也有了事茶之心。出名後,自然就有慕名而來的人。物以主貴,登門求茶器的人絡繹不絕。月海和尚81歲時,精心挑選了四件茶具送給好友,謂之曰:“我死之後,與其讓俗人之手玷污這些茶器,還不如我親手燒個乾淨!”說罷將餘下的所有茶器付之一炬,令當時的文士惋惜不已。月海老和尚虛歲89,坐化而去。他雖將茶器焚化,但這些茶器的形制卻並沒有佚散,後人把這些茶器的形制描摹下來,彙編成了一本,名其《賣茶翁茶器圖》。此冊刻於1823年,共集茶具33件,使用傳統彩繪木刻。亦猶可遠窺唐宋古器形制之大略。



























物質文明如此發達的今天,文化、藝術也不可避免的被貼上了價簽,價格成為衡量它們價值的重要標準。而這些歷於匠人之手的藝術精品,彌留於歷史長河中的文化寶藏,給我們帶來的感受卻依舊那般真誠。雲過疊疊山,堂於眾相緣。講述這些偉大傑作背後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