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 研修资源 - 吉安百合园小学数学工作室 - 江西教师网

 清牛居 2015-10-25

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经历提出问题、归纳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成功感。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应用以前学习的加法知识和乘法知识感受乘法竖式的必要性,学会用乘法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老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内容,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物品,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主题图,里面有各种物品的数量和价格)

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不利用课本上的情境是因为有一部分学生对课本已经很熟悉了,并且课本上的情境比较单一。利用复杂的情境,让学生在复杂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提出数学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

老师:通过你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的几个问题:

一共有多少棵树苗?有多少枝彩笔?11枝圆珠笔一共多少钱?买衣服花多少钱?3个球拍多少钱?等等。

(老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的以上5个问题写到黑板上,为下面的教学作好准备)

1、师生共同解决同一个问题,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老师:同学的观察能力特别强,能够在这幅图中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很棒。那么下面我们先解决哪个问题呢?

(学生可能七嘴八舌的发表自己的意见,选择学生呼声最高的问题解决。在本节的课例中我选择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师多媒体出示以上5个问题并进入链接。

老师:怎么知道够不够分给40位小朋友呢?怎么计算一共有多少支彩笔呢?应该怎么列算式?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学生列出算式并说出算式什么意思。(学生应该很容易做到这些)

12×3=

老师:你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支彩笔?学生简单的估计一下。

老师: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支彩笔吗?请同学们先独立的思考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算法。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算法多?(学生可以利用准备好的学具)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研究。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学生汇报:

(1)可以利用摆小棒的方法。

(2)利用画图的方法。

(3)连加的方法。

(4)数的分解组成。

(5)拆数法。(转化成表内乘法)

老师对学生的各种方法分别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没有学过的内容这本身就使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觉到成就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体会数学题做法的多样性,以及数学知识的迁移。在评价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回答给出不同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共同学习乘法竖式。

老师:从刚才议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4页看看小英是怎样列出乘法竖式的?

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写一写。

然后师生共同板书一步一步展示竖式的书写过程,突出书写的步骤和书写的位置,边写边说明。重点强调在以后的练习中要用竖式进行计算。(先板书有部分积相加的竖式,再板书简便竖式,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既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教材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老师再给与适当的讲解,能够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对重点和难点的掌握。

3、同步练习(多媒体出示)

4、共同学习例2

老师:同学们,昨天王老师去明珠书店给同学们买书,同学们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吗?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买书时的情况。(多媒体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要求我班有多少人,也就是求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实际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既能够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生共同解决一共买了多少本书?这个问题。

先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简单的估计一下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与上一节课学习的乘法竖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到黑板上汇报。学生边汇报边讲解,其他学生认真听,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在汇报完成后提出来。

(一个组的学生汇报,其他学生提问题,师生共同解答,老师注意调控课堂节奏。)

[设计意图]进位乘法是乘法竖式计算进一步的知识,所以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方法与应用

老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自己利用课本学会了用乘法竖式计算乘法,同学们真了不起。咱们试试看是不是真正学会了乘法竖式好吗?

1、在黑板上还有四个问题没有解决,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的题目进行练习。老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没有掌握的学生。

2、列竖式计算。

   27×2     15×4     192×4    412×3

 3、

 

5辆面包车可以乘坐多少人?13辆小轿车可以乘坐多少人?

4、

共有6个单元,每个单元住18户。这栋楼共住多少户人家?

 5、聪明题:方框里可以填什么数?

  

   2               2  

×     3           ×    3

————           ————

[设计意图]回到原来的情境,使课堂变得更加完整。同时关注学生对乘法竖式的掌握情况,练习刚刚学习的乘法竖式,发现情况及时辅导,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性。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老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用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五、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A

1、

2、

答案:1、28   99   84   846   636   884   

2、22×3=66(人)  

课堂检测B:

答案: 342×2=684(盆)

六、布置作业

根据不同的辅导材料以及不同的学习情况布置不同的作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