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烨 70和80年代的时候,孩子们都爱去幼儿园,那时称托儿所,公有制,大多以村和街道社区为单位,都是一些喜欢孩子,做事细致年长的妇女,一起来照顾村里或社区的孩子,以备父母能安心的去生产劳作。 那时的幼儿园没有什么好的游玩设施,也没有什么动画片可以观影。可一点也挡不住孩子们去幼儿园的热忱。所以想去幼儿园在家里表现得好,否则就会被父母用恐吓的方式,剥夺去幼儿园的权利。为了能去,在家里强装乖巧。 现在不同,现在的孩子只想在家,不爱入园,每每路过幼儿园的时候,我都会驻足停留,目睹那种依依不舍得人间真情,泣喜的场面。有的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好似肝肠寸断。送孩子入园有父母相送的,大多是爷爷奶奶相送。 场景中孩子两只小手紧紧搂着父母的脖子,或死死抓着送者的衣服,高度警惕,一刻也不松开。送者好不容易狠心的掰开了他的小手,他又会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抱住送者的大腿。更有难以割舍的景象,孩子在园里哭声震天,父母在园外滴泪不舍。 看了真会让人酸楚一番,早上去时以泪洗面,愁肠百结。 下午放学手舞足蹈,眉欢眼笑。可以想象,每一个在家的王子公主,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一群陌生的人,对他们来说的确是人生自立的一次考验。这也是人生的第一次征程,每个人一生新的开始应该就打入园这一天起算......?文;王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