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蔬菜生产技术问答(五)

 昵称22673231 2015-10-25

延长保护地蔬菜作物的生长期,温度怎么管?

    答:在节能型日光温室(冬暖棚)和大拱棚栽培的番茄茄子辣(甜)椒黄瓜等喜温性作物,生长期由露地栽培的100d(天)左右到保护地的300d(天),怎样延长作物的生长期,是每一个种植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在我国北方受季风区的影响,刮一场北风气温立即下降,一场南风温度很快就会升高,所以温度的管理非常关键一般温度控制在2430,中午温度过高时应加大通风量,在无风晴天的中午温度达35以上,会造成烤苗或落花落果,若只通顶风,温度是降不下来的,必须通底边风为了延长作物的生长期,在通底边风时一定要在棚室内加一道迎风膜,不要让底边风直接吹到作物上,而是沿着棚膜从棚顶散出去迎风膜设置在棚膜内侧20cm处,高度5060cm,底边压实,上边与棚膜留1015cm宽的缝隙,这样可把温度降下来,即使进入初夏温度也不会过高而影响植株生长在外界气温低于8时,夜间要把底边风口关好白天棚室内温度达到24时先通顶风,然后再通底边风,即使早晨外界温度稳定在16以上,也要等植株上的露水干后再通底边风,通风量要由小到大分两次进行,以利于作物生长当温室内温度下降到2022时关通风口,到000使温度降到15左右,到早晨降到1213,形成昼夜1015的温差,若外界温度过高,夜间棚顶留10cm左右的通风口

延长保护地蔬菜作物的生长期,水肥怎么管?   

    答:进入5月,各种蔬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加上温度高,光照强,水分蒸发量大,浇水次数和浇水量都要增加但是蔬菜喜水怕涝以黄瓜为例,黄瓜的根系较浅,喜肥沃疏松透气的沙壤地,对土壤含水量要求比较高,喜水怕涝有的棚室浇水偏多,再加上施肥过量,使黄瓜地表面形成一层绿青苔,黄瓜叶片大,化瓜重,产量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改变浇水方法,由只浇小沟改为大小沟轮流浇,或隔行浇,由原来34d(天)浇1次,改为23d(天)浇1次,水量以浇透为止,不要积水对已形成绿色地表的棚室,要进行浅中耕,走道处稍深,以不伤根为原则,同时将沟底的土向垄上培,减少浇水时串行;对本来就起垄较高的棚室,可向地面和植株喷施80%金纳海(福美双)水分散粒剂700倍液,既能防治白粉病褐斑病及细菌性病害,又能减少绿色地表对根系的影响

    要提高中后期的产量,追肥也很重要不能单施氮肥,氮钾肥应配合施用,同时与有机肥配合施用一般结合浇水进行追肥,追肥的数量与追肥养分的含量,应与植株的长势相结合;若植株上坐果较多,以供果为主的追肥应以中氮低磷高钾复合肥(10628)为宜;若追肥既供秧又供果,追施的复合肥中氮钾应以151515的比例为宜;若植株长势较弱,以缓秧为主,应追施高氮低磷中钾(181012)复合肥;结合浇水每次每667m2施复合肥1520kg,也可与腐熟的鸡粪150200kg,或发酵的饼肥3050kg,交替施用,以满足植株生长的需求

春季容易发生哪些病害?

    答:春季瓜菜类果菜类蔬菜进入旺盛生长阶段,管理不当各种病害就会大发生,如瓜类霜霉病白粉病疫病蔓枯病根腐病;茄果类黄萎病晚疫病绵疫病等应结合栽培管理进行综合防治,特别是在浇水前或阴天时,在病害发生前提前喷药对植株长势较好病害较轻的棚室,要定期喷广谱保护性的药剂,每隔57d(天)喷1次;对已发病的作物要根据发病情况,有针对性地用药,每隔34d(天)喷1如霜霉病可选择52.5%抑快净(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8.75%银法利(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800倍液等药剂防治;对白粉病可喷施25%金力士(丙环唑)乳油5000倍液,或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50%翠贝(醚菌酯)干悬浮剂4000倍液,或5%翠丽(己唑醇)微乳剂1500倍液等;对于茄果类黄萎病可用30%土菌消(恶霉灵)水剂1000倍液,或60%百泰(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60%琥铜·乙铝·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2.5%增效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灌根,每株100mL,隔710d(天)灌1次,连灌23次,几种药剂交替使用在管理上要采取综合措施,浇水时不要大水漫灌,温度管理要拉开昼夜温差,创造一个适宜作物生长的良好环境,就能实现高产优质

日光温室的黄瓜生长点为什么扭曲?

    答:早春时节当中午温室内温度持续33以上35d(天),或夜间温度相对较低,或昼夜温差过小,或土壤含水量偏低,根系生长不良,都会出现生长点扭曲现象表现为黄瓜生长点过低,形成90°弯曲,叶片肥大,瓜码较稀其原因多是下午关风口较晚,关风口时室内温度已降到1617,到第二天早晨温度还在1415,光合作用积累的养分没有运输到根果和生长点,而是在叶片茎上消耗了,造成果实膨大慢,甚至落花落果(化瓜)

    对这样的棚室应采取以下措施:①温度管理白天温度不要过高,在正常管理的情况下中午不要超过30,夜间要保持前半夜温度稍高(1520),后半夜降到15以下在浇水的情况下,白天温度可达到32时再通风,但要把后半夜的温度降下来②追肥要氮钾肥配合施用,少施氮肥③浇水要根据作物的生长量和长势进行合理灌水,不要大水漫灌

大棚里的番茄西葫芦为什么容易表现疑似病毒病症状?

    答:番茄西葫芦的病毒病一般到5月下旬后才开始发生,目前部分棚已表现出很多疑似病毒病症状经调查,多数棚内的番茄西葫芦都是用防落素蘸花,其成分多为24-D+赤霉素(920),或24-D,或吡效隆(氯吡脲)等,在施用时应随温度的升高适当降低浓度,温度超过28应停止施用但是很多的农户掌握不准同样的浓度在不同的时期施用,其作物的表现会不一样,温度过高时施用,植株易表现出与病毒病相似的症状,还有的农户将药液滴到叶片上,导致生长点叶片皱缩,似病毒病症状,但实际是药害施用激素的具体方法要严格按说明书进行,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把施用浓度降下来,蘸花最好是在1500以后室温在26以下时进行,只蘸花或喷花,一定不要将药液滴到植株上24-D内吸性及传导性很强,浓度稍高就会导致生长点和幼嫩的叶片产成药害一旦出现药害,应及时喷芸薹素内酯或诱抗素保民丰或葡萄糖或白糖等缓解药害

    文章采集:wangjj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