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虽已远去,但相信大家在长假旅途都有许多故事,仍久久存在心底。今天,一枚川大学子,要给我们讲诉他和同伴们搭车川西环线,旅途中的人和故事... Day1:成都--理县 平淡的一天 收拾东西,吃午饭,跟老师请假,背上背包,出发。到理县的车只有茶店子才有,跳上公交跟着人群摇摆摇摆,一个半小时也不觉得那么漫长,深吸一口成都湿润的空气,天快黑的时候到了理县。晚上刷新闻,看到汶茂线发生山体滑塌,还好没走那条路。 理县夜景 Day2:理县--毕棚沟--马尔康
由于轻装我们走得很快,不到两点我们就到要翻越的垭口下,浓密的雾将垭口遮得严严实实。不想走回头路就坐了个景区观光车,到山下时还不到四点,本打算返回到理县再坐车回成都,再从成都坐车去丹巴,但司机说从马尔康有到丹巴的车,每天清早发。
到马尔康时天已经完全黑了,随便找了家路边的小馆子,老板是成都人,听说我们是从成都过来的特别兴奋,给我们介绍马尔康,说一定要去酒吧体验一下,考虑到我们第二天要早起,就没去酒吧,问她小吃街在什么地方,她特别热情的给我们指路,大有一种要带我们过去的气势。
Day3:马尔康--丹巴--丹东 马尔康去丹巴的人不多,虽然是国庆,车也没坐满。下午两点过才到丹巴,由于去丹东的人特别少,班车早已停运,又找不到人和我们拼车,只能又包了个车。
Day4:丹东--莫斯卡 在丹东集齐了我们徒步队伍的所有小伙伴,当天应该只有我们两个队在翻金龙山,因为一路上都没有看到过其他的人。
下山我们走得很快,希望能在天黑之前赶到莫斯卡,因为天黑了很容易迷路,不过天还是黑下来了,赶紧掏出某人送的手电筒。
因为一直在闪电,我们预估要下雨,想着快点赶到村庄,我们不自觉地都加快了速度,但雨来得更快而且还夹着冰雹,即便有厚厚的衣服保护,打在身上还是很疼。
莫斯卡还没有通电,所以村庄看不到一丝亮光,我们就这样无边的黑暗中走着,走着,不知道什么地方是个尽头,但还是必须向前走,因为我们只知道不能停下来,每一刻都是崩溃的边缘,幸好我们相互鼓励帮助,坚持了下来,在村口我们看到一束手电筒的亮光,她说什么我们也听不懂,就跟着她到了她家,到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半,吃了碗热面,把衣服稍微烘干一下就爬到床上睡了。 Day5:莫斯卡
村庄很小只有一百多户人家几分钟就可以绕着村子走一圈,拍了一上午的土拨鼠,
漫天的鹰
Day6:莫斯卡--果松措--丹巴
来场高原马拉松 框不下的美景就把它留在你的心底
Day7:丹巴--成都
到成都已将近五点,师兄听说我回来了要请我吃饭,庆祝我平安归来。地点在兄妹鱼馆,挺喜欢这个地方的,味道不错,安静、服务态度也挺好。正吃着,进来近十个男男女女,男的基本都在1米8以上,女的也都在1米65以上,吃饭的人都忍不住羡慕的看上两眼,但很快这种眼神就变成了鄙弃。不知道什么原因,其中两个女孩打了起来,拿着碟狠狠的砸向对方,口里还骂个不停,后来还有个女的拿出了电棍。 后记: 我不想说山里面的人好,抓开过的口子,涂上蜜它就甜,撒把盐它就痛,单纯只是因为他们没被伤害过,我们也遇到过在溪边架两根木头就问我们收河费的山里人,有些朋友打算把鞋脱了,从河里走过去,我劝他们说何必呢,不就是五块钱嘛,相较于在近于0摄氏度的水中光脚走过去,从我们个体来说,是值得的,而且我们给钱,他就会守在这溪边,有困难时也能找到人,他们说我没有背包客的精神,就是因为我这样的人多了,不懂得坚守,所以一些组织机构才敢肆无忌惮的压榨我们。 有些制度我们该反抗,但对这种和我们一样的穷苦人民,只不过是谋口饭吃而已,没必要。我也不想说在旅途中碰到多少好人,我们只不过有相同的兴趣,相同的“语言”而已,就好像在国外遇中国人,有种自然地亲近感,一类人而已。更何况还碰到过把宾馆搞得像狗窝但却为捡回被风吹走的一个薄膜袋而跑半个山头的环保主义者,也碰到过在家脾气各种暴躁贪婪,出门各种礼让豪气的人,他们的内心还是渴望变成一个内心向上的自己,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给了他这个机会,不过江山易改,久了,他的本性也就暴露出来了。 一路走来,看到的人、事,是个例,但本身我也只是人群中的一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