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孩子放在学校,你就心安了吗?一起来看看那些年发生在课堂上的事,你也许不知道,也许是假装不知道。

 清平乐心居 2015-10-26
1


从6岁进入小学到18岁高中毕业,除开寒暑假、周末,一个孩子在学校要度过大约2300天,在课堂上度过至少15000小时,事实上,学校补课,晚上无休无止的做作业,加上课外辅导,全年无休蹲点课堂的孩子不在少数。如果说,一个孩子整个青春期的2/3都在课堂上,想来并不夸张。

我们的家长对孩子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什么都不用管,只要把学习搞好就可以了。

举整个青春之力,耗时十几年,牺牲掉爱好、兴趣,蹲点课堂,只应对几十本教科书,1场高考,结果却不尽人意,甚至更多的孩子一败涂地。

正常吗?

2


1个孩子从出生到18岁,在不同的阶段,培养的重点也不一样。

在0--3岁,重点在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3--9岁,是兴趣的培养;9--12岁是条理性的培养;12岁--18岁是对领悟力的培养。

专注力、兴趣、条理性、领悟力,构成了一个孩子的后天素质。素质过硬,学业就好。

应试和素质并不冲突。应试是目的,素质是手段。

可惜,在课堂上,素质从来不是主角。


3


我们人生中经历的很多尴尬和遗憾都来自三个字:会错意。

人生最大的“会错意”,我想应该是,当我们把6岁的孩子送进心仪已久的小学校门时,我们以为,学校教育,真的会如校门上挂的大红横幅上写的: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

但现实是:学校能做的只能是知识的搬运工,筛选优劣的应试机器。

期待上课提升孩子的素质,不如期待自己来得牢靠。


4

1个个头1米8的初二小伙子,因为偶然的迟到,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粗暴训斥之后,一个下午就发起高烧,家长接回家后,高烧不治而退,从此上课开始神思恍惚;

1个小学3年级的孩子,因为作业问题,被老师发到微信群中示众,从此,孩子开始阴郁,脸上连笑容也很少;

一个高二的孩子,因为上高中后,长期在学业上无法突破,被家长视为懒惰,被老师视为无能,导致极度精神紧张,在课堂上,看到同学学习,就手心出汗。


5

从小学4年级开始,因为受外在的吸引,在课堂上,将有20%的孩子开始神思恍惚,做小动作。

升到初一之后,这部分孩子将成为班里面的边缘群体,上课睡觉,打闹,作业敷衍。高中基本上不了。


6

初一课堂上,有20%的孩子不听课,10%的孩子听不懂课;初二下学期4、5月份开始到初三11月份,因为各种原因,听课似懂非懂的孩子又将陆续增加到40%。到初三11月份,课堂上有效学习的孩子不超过30%。这些孩子基本功扎实、比较勤奋,有方法论指导,再加上智力条件不错,他们在课堂上是主动而超越的,他们的课堂时光是享受,也是收获。


7

初中在私立上的,或者在管理非常严格的学校上的,或者15岁之前,家长对孩子的学业管理非常严格的孩子,在升入高中之后,在数学课堂上,将会明显感觉反应很慢,听课吃力,做题要花费很长时间。

原因一句话:
孩子的悟性、灵性、充沛的生命力在15岁之前因为在知识细枝末节上的大量投入榨干了。

这些孩子如果没有方法论上的变革,高分上高中,低分考大学将不可避免。


8

如果说,在初中课堂上,公然睡觉的孩子还是少数,那么在高中课堂上,这种现象将会很普遍。

普通高中文科普通班,数学课堂上,几乎80%的孩子在睡觉;理科普通班,也有近50%的在睡觉。

无论重点中学还是普通中学的文科普通班,在进入高三的10月份,课堂上就开始有混乱迹象,在春节前后,逐步陷入瘫痪。

理科班一般在春节前后,课堂开始混乱,3、4月份,开始陷入瘫痪。

直接原因:听不懂;更深刻的原因,两个字,绝望!


9


小学4年级开始的两年内,大约20%的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已经无效,无论他们之后在课堂上再呆多久,只一个字:混。

初中一年级开始,又有约10%的孩子,因为自己的智力因素,放弃学业,虽然他们也并没有离开课堂,但课堂已然与他无关。

之后,初二下学期、初三11月份、高一11月份、高二4月份、高三11月份、高三3月份等等等等,每一个节点上,都有大批大批的孩子因为种种的原因被甩下来,在课堂上全然放弃。

虽然他们身体在课堂上,但神已经不在。只是1年又1年,1个月又1个月,1天又1天,1小时又1小时,1分钟又1分钟地在那里苦熬苦争。

他们曾经抗争过,努力过,但发现一切努力似乎都是无效的,最终选择放弃,谁能说这种放弃背后不是对自己一种无声的绝望。

曾经有个高一的男孩,哭着对他的妈妈吼叫:
我从早上7点开始到晚上21点放学,十几个小时的课,我听不懂,跟不上,你知道我有多累?

是,是空虚的累,绝望的累!


10

有人讲,看一个孩子的童年幸福不幸福,就看课堂上的他享受不享受;看一个孩子的少年幸福不幸福,也要看课堂上的他享受不享受。

2300多天,至少15000个小时的课堂生活,消耗了孩子们的整个青春年华。可以说,孩子们的未来从课堂开始。

所以,课堂真的很重要,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真的很重要。

有位哲人讲过,世界上有两个公然养懒汉而又被万人称颂,让人无可指摘的地方,就在学校里和书本上。


学校不应该是一个让我们无所改变,徒耗青春的地方,课堂也不应该是一个一无所得,一成不变的地方。

家长们也不应该看着孩子走进校门,就心有安慰,而不去关心孩子在课堂上的每一天,每一个小时,每一个分钟,是不是有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