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那些爱喝鸡汤的家长

 昵称14117640 2015-10-26

       在和鸡汤家长们说正事之前,我给大家引入一个情境。

你们要坐船去目的地,有两艘船在给你们选择。

一艘船很旧了,但是船工非常有经验 ,他告诉你,他从事这摆渡的生意很多很多年了,运送过很多乘客,沿途虽然也发生过一些漏水的事情,但是还是能把乘客送到对岸。他们每年都会做检修,而且还有上头工商局管着,这艘船明码标价,你可以花钱坐好点的位置,没钱就去差点的位置,但是没关系,反正都可以到岸。

另外一艘船看起来特别新特别漂亮,船工说,他曾经送过一两个人到对岸,他们都觉得舒服极了。这艘船不受工商部门监管,可是他们特别有情怀,有梦想,有勇气,有抱负,他们热情邀请你上船,说不要钱,他们就是有个梦想能再拉几个人上船,证明他们是可以航行到对岸。

沿途不能换船。

你告诉我,你坐那艘船?

许多正常人都会选择有正规执照的船,因为后者出了事上头没人监管,你特么才送了一两个人到岸,你就敢出来营业,谁会为了什么情怀什么勇气拿自己性命开玩笑,死了也白死。

现在我说,船就是你选择的教育方式,上船的就是你家的孩子。旅程就是你家孩子受教育的过程,它不可逆。你选哪一艘?

鸡汤家长对于自己倒是挺惜命的,但是对于自己家的孩子却大胆得很,他们经常就把孩子送到第二艘船上去。这种人非常容易被一些假大空的情怀打动,自己失败了也经常归因到外界的偶然性事件上。他们平时在工作上坑同事坑领导,社会上坑别人,但是坑什么都不如坑自己家孩子来得爽,而且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错,觉得自己家小孩很特殊,希望用最小的努力博取最大的利益,鸡汤家长经常喜欢把什么所谓的正能量挂在嘴边,但是其实这群人是最贪得无厌的一群。

 

他们觉得自己家孩子很特殊,他们很鸡汤。

 

 

 

 

  你家小孩很特殊?他不属于常态分布?

     我在《减负》或者《学渣》一文当中,曾经骂过一句话“你总以为你家小孩的智力超出两个标准差”。很多鸡汤家长听不懂我这句话的意思,我现在跟大家说说这句嘲讽背后的意思。

     人群有个常态分布,就拿身高来说,生活中一米八几的男性,一米七几的女性,我们都说很高。我们说一个人矮,一米四的女性,一米六的男性我们觉得是矮,说明我们大多数人的身高,都处于一个常态的分布,如果一个成年人身高超过两米,或者低于一米二,那就不是一个正常分布范围内的数据了,如果你家孩子超出这个范围,你会心生疑窦,去医院检查这孩子是不是得了侏儒症或者巨人症。

     我们通常说的教育,就是针对这种常态分布的人群,孩子们聪明些,或者迟钝些,有些孩子反应很快但是做事不够深思熟虑,有些孩子反应慢,但是喜欢做深入思考。大部分孩子的天生智力,基本上都是处于一个常态分布,可能聪明些,可能愚笨些,但是超常和弱智占据的比例都很小。一个正常的小孩,他智力处于常态分布的时候,那肯定受到好的教育的那个发展得会好一些,这就是教育的意义。

传统的教育方法,包括学校编制的教材,考试制定的考题,都是按照人常态分布这个标准来制定的,这就是选拔性考试中,考题的难易程度是有严格规定的,太难,你会把一些相对中上水平的普通人和那些差生一起淘汰掉,太容易,就区分不出高分里高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区别。所以选拔性考试的难度都会控制在一个固定的难度里,这些都是非常专业的技能,可是很多鸡汤家长就是不接受,他们觉得自己家小孩很特殊,他们就是要不走寻常路。

教育不是以小博大的一种概率事件,你总觉得自己家小孩很特殊,将来要走的都是一些小概率的路,要进入的是一个小概率人群,就相当于别人家小孩是在大马路上你追我赶,你偏偏要把你家小孩放在独木桥或者钢丝上面去赶路,你说你是不是坑自己家小孩坑得特别爽?

我其实很想了解鸡汤家长的心态,是不是和自己家小孩有仇。明明就是一对平凡人,却能生出个智力超群的小孩,连教育都不肯走传统路线,不相信大多数人走过的路,非要走人迹罕至的路,来源的信息都是一些鸡汤文,说什么“外国的小孩”“某某名人的小孩”

的确,在过去是有很多富豪都是白手起家,但是你要结合那个时代特征来看,就拿我们国家来说,现在国内的很多名营企业家,基本都是借着改革开放那股浪潮下海的先行者,那时候的经济环境和我们现在是完全不同的。

鸡汤文里列举的那些白手起家,实现人生逆转的外国人,他们或者是在战后恢复时期,或者是某个行业新兴时期,但是这些人真的是人群中的少数,而且是非常非常小的一个比例。尤其是到了现在这个社会,每个行业都进入了一个稳固发展期,要靠一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不接受大众都认可的教育方式,打破种种壁垒一鸣惊人,不是说不可能,而是他会很辛苦,而且要很幸运。

你愿意你家小孩上那种没有经过科学实证,船工没有多少经验,全靠运气,让你家小孩独自面对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的船吗?你觉得这是真正教育的理念吗?

比如很多英语学不好的学生写信给我,问我英语怎么学,我说多读课文,可是他们就死活不信,回去也不会照做。因为多读课文这种方法太朴实了,他们觉得成绩好一定会有更酷炫的方法,有些人跑过来问我文科怎么学,我也是说多看课本。他们也不会信,其实很多答案明明就在课本里,他们就是要合上课本天马行空乱想。有一次,距离高考还有二十多天,一个基础几乎是为零的女生来问我怎么学历史,我一问她根本最基本的历史脉络都没有,我那个急啊,她却慢悠悠的说“你告诉我大题的答题方法就好,我尽量多抓一些大题的分数。”

这种小孩和他们的家长一样都是有投机心态,不相信基础知识的积累,想靠一些小聪明技巧就一飞冲天的人。

一个连年份大事件都没搞清楚的学生,觉得一道大题分数多,就想光靠掌握“答大题的方法”拿分,你告诉我就算你知道方法你没有基础你答得出什么?

那些鸡汤家长信了那些鸡汤文的邪,觉得自己小孩很特殊。他们平时也觉得自己很特殊,不然你们以为那些医闹,打警察的事情是怎么来的。明明规定上有的东西,明明就有的程序,他们就是不听,就觉得自己很特殊。明明就告诉他们要认清事实,家庭环境,教育投资,还有小孩子学习的时间都和回报相关,可是他们就是拿篇鸡汤文,拿里面那种小概率人群来对比自己家孩子。

你想敲打敲打他们,他们就暴跳如雷,说你负能量。

他们觉得自己好爱好爱小孩的,他们不能给小孩提供很好的教育资源,自己也不愿意努力,寄希望于小孩,觉得一对平凡的父母能生出一个基因突变,能力超群的小孩。

呵呵。

 

你家的小孩起跑线和别人一样吗?家庭和教育是相关关系还是因果关系?

商品经济那么多年了,还是有很多人很忌讳谈到贫富差距。

现在很多人都接受“关键看脸”这种说法,但是还是不太能接受“关键看钱”这种说法。好像前者还能卖卖萌,后者把一个人能力,人生际遇还有家庭出身都摆在台面上说了,太赤裸裸,太不正能量,太不够鸡汤了。

你认为的正能量就是多一切相关因素视而不见,把希望都寄托你的情怀上面吗?

 

在这里我引入一个实验学里的概念,我尽量讲得通俗一点,因为有篇文章提到专业术语稍微多了一点就有玻璃心大骂我装逼。

我不怕文盲骂我装逼,我担心的是有心寻找问题答案的人不太容易看懂我说的话,所以我尽量讲得大白话一点。

我们经常谈到两种事物的关系,如果A事件引起了B事件,我们可以说是因果关系。

如果A事件的发生和B事件有关,但是不一定引起B事件,我们可以说相关关系。比如“吸烟容易引起肺癌”,只能通过大量研究和数据证明,吸烟和肺癌有某种相关的关系,吸烟的人容易患上肺癌的概率比不吸烟的大,但是你不能说“吸烟一定引起肺癌”。

还有一种是根本就没有相关关系,叫零相关

 

家庭对孩子教育无疑就是一个正相关的关系,素质高的家长言传身教,小孩子从小就可以得到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班杜拉都说学习遵循模仿律,小孩的教育从进学校就开始了,孩子心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第二年,家长平时言传身教,要在教育方面付出的精力和心血是巨大的,但是绝对不是靠喝鸡汤获得心理安慰就能达到的结果。

那如果你非要驳斥我说“我见过的家庭有钱的小孩不学也是垃圾”,所以你是要证明家庭对小孩教育是零相关的,还是不成因果关系啊?

我没有说过家庭和小孩成因果关系,不要偷换概念,虽然我知道你们反驳我的理由就是不想努力赚钱然后又同时想得到点心理安慰。你为什么不想想,“家里有钱不学”的小孩,他比起“家里没钱还不学的小孩”还是占优势的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家庭因素占劣势的小孩在追赶家庭优势小孩的时候,在学习和心理各方面都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作为家长一定要明白这一点,你家孩子很多时候是负重前进,你要快乐可以,快乐舒服的都是下坡路,你要让小孩走下坡路,那将来就不要满腹怨气,怪小孩没达到一个高的水平。

所以鸡汤家长觉得我负能量我就特别匪夷所思,你们非要无视这种相关的因素,特别突出某一个因素的小概率事件,才能有勇气面对这个世界吗?

我写的那篇《没钱就不要掺和减负》(用媒体转载惯用题目),,大部分家长看了都意识到“对于教育投入多少才能回报多少”,有些人还感恩父母和老师种种教育的机会。

其实这篇文章还隐含了另外一个意思,能看出来的人很少。

隐含的意思就是“你看清楚你能给孩子提供的家庭出身,就不要对他提出太多超出实际情况的期望”。

 

他们就特别喜欢举鸡汤文里的例子,比如说“比尔盖茨从哈佛辍学后来创立了微软王国”“ 马克-扎克伯格也是中途从哈佛辍学后来成了世界首富”,因此得出结论:考试禁锢了大部分人的创造力,成绩不好的小孩更容易成功。

作为一个常年为杂志供稿的作者(先申明我不写鸡汤文),我非常清楚媒体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文章。

鸡汤文喜欢走反转路线。

就是“虽然……但是它最后…………”

鸡汤家长特别喜欢看这类反转,然后代入是自己。

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在一起这一类故事,其实并不是特别受欢迎,大家喜欢看灰姑娘和王子在一起,或者青蛙王子这样的故事。

大家喜欢看,杂志,或者是各种网络平台的编辑,他们选文章的时候,就会偏好这类文章。

也就是说,你们平时深爱的鸡汤文,并不是因为“它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而是经过编辑筛选的一些小概率事件,能够吸引你们眼球的,给你们达到心灵按摩效果的小品文。

 

比如说比尔盖茨是辍学了,可是你干嘛不去深挖一下他的家庭背景他父母的教育程度啊?

他父亲威廉·亨利·盖茨是当地的著名律师,母亲玛丽·盖茨是华盛顿大学董事,银行系统的董事以及国际联合劝募协会的主席,他的外祖父J. W. 麦克斯韦尔曾任国家银行行长,他十三岁就开始学编程,十八岁就考入了哈佛。

鸡汤文只写他辍学,然后他就成功了,完成了一个看似完美的反转。

其实他的成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其实鸡汤家长内心有个掩藏着的事实:他们当然知道自己没法给小孩提供“超出常态分布两个标准差”的优越基因,他们也知道自己碌碌无为无法加大教育的投入,可是他们就是不肯接受这个事实。当他们家的小孩其实特别惨,目标设立很高,但是投入的财力和精力相当有限,他们单纯把教育看成是课堂上授予知识的过程,不会看成从小孩出生到成年这一个漫长时期方方面面的投入。

这种文章给处于压力之下的成年人看看就算了,居然还有人拿着当做圣经教育小孩,我真的觉得这些鸡汤家长好有胆魄!

 

三  寄希望于一些不可控的外因?拿自己家小孩来赌吗?

 

  《减负》一文里,有些人跳出来扯到师德的问题。因为我在原文里提到现在一些老师他们上课不讲重点,放到课后讲,他们就大骂不配当老师,有违师德等等。我一般把这种人叫情鸡汤党。

 

我其实觉得当一个人开口闭口谈道德的时候,旁边的人都应该警惕地稍微离他远点,很多人他谈道德并不是为了对别人道德,他是希望别人的道德使他们达到自己的利益。通常去民营小企业,那些小老板最喜欢谈道德谈理想,拖欠员工工资或者是答应给的提成不给的通常也就是这种人。

现在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那些逼着富人捐钱的人,有人会骂他们道德绑架。其实初中思想道德中提到的道德,提倡的是一个律己的标准,都是提倡自己要对他人,对社会有一个美好的情操,而对他人的约束,我们通常用的是法律这个概念。

现在人倒也聪明,想空手套白狼,要达到自己私欲直接上来先给你扣一个道德的大帽子。

 

什么叫师德?每个人要求不一样。有些人觉得一个老师按课纲完成教学任务,上课能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做人的道理,维持课堂纪律,看着自己家小孩在学校别出什么事,这就算是有师德的。

可是有些人要求就很高,要老师特别关注自己家小孩,要保证自己家小孩以后上重点,小孩不懂事老师用高尚情操给小孩补课,不要提钱,提钱你就是没有师德,他对小孩做不到的你作为老师一定要好做到,他没有时间陪小孩教育小孩你作为老师一定要补上他的空缺,反正你是老师你高尚你就要满足我的一切要求,不然你不配当老师,你不配!

说得好像一个老师能不能当老师,教育部说了不算,他说了才算。他是电他是光,他是宇宙中心,没有他,全世界都没有WIFI。

每年中央台老是会放一些《最美XX老师》的专题片,其实这类专题片我自己也拍过,是地区性的,我给全省的某个感动项目拍过,基本这种节目要的就是“感动”二字,拍到最后,你会发现,谁惨谁感动。

这种特大号的鸡汤,看得人眼泪汪汪,我们赞美这样的品质,但是你不能把这种特殊的情况等同到你的日常生活上去,因为这不是常态,你同样也不会因为这样的老师特别崇高,你就赶紧把自己家小孩送到偏远山区去给她们教育。

很多老师都是平常人,她们受过专业培训,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有正常七情六欲,听话乖巧的小孩他们当然会喜欢多一些,家长会做人的话他们也会高兴一些,他们心情好的时候可以多付出一些,心情不好的时候只要完成学校规定就下班你也不能指着说他们没有师德。

 

在这里我要引入一个归因的概念。

归因意思就是我们对一件事情的结果,归于什么样的原因。

比如一个小孩成绩好,有些人觉得这个小孩特别聪明,有些人觉得小孩家庭教育好,有些人觉得这个小孩可能是遇到了好老师。

这些因素分可控和不可控,分稳定和不稳定。

 

比如一个小孩他天生的基因就是一个内因,而且是稳定的,这辈子改变的可能性不大,属于不可控因素。

一个小孩他父母素质就是个外因,也是稳定的,也属于不可控因素。

一个小孩能得到的教育投资,也是个外因,这个相对于前面两个来说,稍微有那么点点不稳定,因为父母投资多少钱,可他们的眼界还有赚钱能力相关。

一个小孩能够得到父母的陪伴时间,这个也是外因,这个是个不稳定的,有些家庭为了陪伴小孩,父母一方会选择在小孩入学前辞职在家,在小孩子第一个心理发展高峰期给予尽可能的照顾。

 

这样归因下来,我们无法改变小孩天生素质,小孩也没法选择出身,那怎么弥补,就靠父母加大金钱和精力的投资来弥补了。你企图去改变一些稳定的不可控因素那不是浪费时间啊。有些人就是死活想改变啊,他们跑去网上骂权贵,骂体制,骂社会,就是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可控的稳定的因素啊,骂不动就去喝鸡汤呗。

 

 

为什么我谈老师这个职业的时候要引入这个归因的概念。是因为老师高尚的情操,超乎常人的利他行为,这种都是属于不可控的因素,就像有个根本不接触教育战线的人,他骂我说我提到家庭收入这块对孩子的影响,他说教育要靠抱负和勇气。

这种都是非常不可控的因素,你今天有勇气,万一明天没有了怎么办?你们自己喝鸡汤不够,还要把小孩丢给这种喝鸡汤的教育者手上吗?

 

什么是老师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就是老师受到的专业技能培训,老师的经验,以及国家对老师的特殊政策优待,还有相关的法律。

你要追求一个好老师,就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不要用感动人物的标准去要求老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不计报酬的利他行为是很高的阶层,而你给老师提供的只是生存的条件【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老师还是靠国家养着的 】,你用一个 较低层次的付出索取一个最高层次的回报,还要高举道德大旗,你说你这种鸡汤家长是不是贪得无厌?是不是在坑老师坑自己家孩子?是不是一直就想以小博大?

 

 

其实我知道很多家长内心是看不起初等教育的老师的,别看平时嘴巴上叫得特别甜,内心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我看过一篇某辍学作家【不想提名字 】的文章,说考入师范院校的人,都是当年学别的学不下去,最差的学生考进去的。

你现在去看看那些名牌师范大学,分数线一点都不比综合性名校差。

你要是提地方新师范院校,那按我说地方性的普通二本,三本分数线也不高啊。

写出这种文章的人,我真不知道他有没有真正接触过社会,此一时彼一时,那你怎么不说过去很多法官自己都不懂法律都是些退伍军人担任的咧?你看看现在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得多低?

国家这个整体的环境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好学校里新老师基本都是名校硕士毕业,而且这两年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纳入了国考范围,这就是国家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稳定性,我非常赞同这种做法,好老师不是靠买情怀买出来的,一个正常社会也不应该对一个职业光谈情怀不谈技能。

鸡汤文从来不喜欢强调专业技能,你的孩子碰上个正常的受过专业性训练的老师的几率,远远高于碰上一个不正常的不计回报专门绕着你家孩子转的老师的几率。你为什么要把自己小孩的未来寄托在一些不可控的情怀因素上去?一个老师如果靠卖情怀,勇气,不是靠老师的专业技能,不是靠通过实证检验的教育方法去教你们的小孩,真的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

以前我听过一个笑话,身边的人告诉我的,一个家长说自己家小孩厌学,就带到一个心理学博导面前要他帮助他家小孩。博导研究的认知心理学,还是个偏医学方向的,张口就骂“你家孩子是坏在基因上的,没救了”直接赶出去。

这个笑话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人哪,就不会去相信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解决问题他就是要不走寻常路,小孩厌学不和有初等教育经验的老师谈不找这方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去找一个研究认知方向的博导,觉得博导必然牛逼,殊不知找错地方了。

这个笑话送给那些开口就骂“你只不过是个教中学的”“我其实自己也可以教”的煞笔家长,愿你们小孩都送去给各种物理学家,生物学家教,并且不被赶出来。

 

 

四 不喝鸡汤喝什么?

 

“减负”一文提出,我收到不少来信,里面一些普通人家的家长问我“拼爹拼不过,那我们怎么办?”

我当时给他们的回复是在微博上的。原话是:“家长能做的有努力赚钱,尽可能给他们力所能及的机会。明白你们孩子处于竞争中的残酷性,给予他们心理支持和理解。对你们孩子不要有过高期望。不要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例如老师不计报酬的爱心”“超高的教学水平”“社会的支持”“隔壁王大爷二婶子赞许的目光

“努力赚钱”就是改变可控的外因给孩子更好的条件。“理解你孩子在竞争中的残酷性”就是要综合多种因素去解读你小孩现在所处的位置,不要设立脱离实际的目标,

“老师不计报酬的爱心”“超高的教学水平”“社会的支持”“隔壁王大爷二婶子赞许的目光——寄希望于撞大运遇到一个上辈子欠你全家的老师和一群莫名其妙就会夸奖支持你的人,整个制度都会为了你个人的想法风云突变那都是很愚蠢的想法。

 

世界上从来都没有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方法,你们不爱思考,理解能力差,自己也不想努力改变现状,寄希望于某些权威,希望人家指一条捷径能帮你们解决所有的问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如果你觉得我说得不对,你可以回去继续喝鸡汤,毕竟谁家孩子谁操心不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