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上海的金枝玉叶》感

 不想变圆的星星 2015-10-26

本文参加了【我喜爱的一本好书】有奖征文活动

 零零散散的时间读完这本《上海的金枝玉叶》,作者是陈丹燕。我想这位作家应该是一位心思十分细腻、观察细致入微的女人。文笔细腻的场景描写和对黛西照片观察分析让我欣赏,只是作者本人那时那刻的想法或许我们也只能体会其万分之一。

有些事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那其中的感觉。书中的主人公真的可以说是上海的金枝玉叶,黛西,民国时期,永安实业公司老总郭标的四女儿,郭家四小姐。

 民国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时期思想开放后人们的生活,真的是让我倍感新奇。中西文化交流最早的地方,应该就是上海,那些古旧泛黄的老照片,映射着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大革命、大跃进再到结束后的沧桑变化。作者通过黛西的生活巨变、照片、服饰、环境的变化在描摹这个社会。

  读黛西让我时常想起张爱玲,同样是那样一位出身不凡、之后却历经波折的民国女子,但是却如同一朵暗夜玫瑰在这泥淖和浑浊中越开越盛。她们在人前光鲜亮丽、做蛋糕、喝咖啡,在学校会排练话剧、有机会学习英文,就如书中所说,那些与生俱来的气质是在富贵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出来的。说的也是,平民的生活每一天都在为生存温饱而斗争哪有那些闲工夫呢!黛西的前半生生活的如此锦衣玉食,如此无忧无虑,看多了便觉得有些无病呻吟,这些生活对于平民家庭本就是好像被供在圣坛上一样,可望而不可

  之后黛西家突遭变故,生活跌入低谷,在文化大革命和四清活动中,受到了迫害,几乎失去了一切。在这期间,她的做法让我眼睛一亮,那个年代,黑白颠倒的时期,她没有逃开,而是正面面对,我对她的勇气,感到很佩服,她身上不服输和勇敢面对的精神,让我觉得这真的是对生活对家人和朋友应该有的态度。

  从她的照片看出来,她真的是一个很美的女子,年轻时候的时髦漂亮和中年之后的沉稳优雅,气质出众、才学过人善良、温和,在关键时刻可以独当一面,这样的女子怎么能不吸引人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