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黄永玉笔下的钱锺书 (评论: 比我老的老头)

 hongzhuanyidui 2015-10-26
读《比我老的老头》,了解黄永玉笔下的钱锺书。
  
  太佩服黄永玉。他什么都懂,却不强要读者随着他懂。文字看来不动声色,但懂得他的明眼人一瞥,便知轻描淡写中蕴含的厚重沧桑。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同路人》杂志刊文,骂他和锺书先生“在文化上做的事对人民有害,迟早是末路一条。”他这样总结钱锺书的态度:“钟书先生有学问,底子厚,有恃无恐……”
  好一个有恃无恐!在那个是非颠倒、黑白不分的年月,好的变作坏的,贬义化为褒义。就像文革时,一个两人均不甚欣赏的学者是“好人”。黄永玉写:“几十年的世界,连好人也变得微妙起来。”
  
  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忽然大发慈悲通知学部,要钱先生去参加国宴。办公室派人去通知钱先生。钱先生说:“我不去,哈!我很忙,我不去,哈!”
  “这是江青同志点名要你去的!”
  “哈!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哈!”
  “那么,我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
  “不!不!不!我身体很好,你看,身体很好!哈!我很忙,我不去,哈!”
  钱先生没有出门。
  
  没有出门,是做什么呢?黄永玉写了,杨绛也说过。他们家仨人都在忙学问。而有次黄永玉拜访钱锺书家,发现“书架和书不多”。不解,问。答:图书馆有,可以去借。
  黄永玉写完这句,后面附了对括号。括号里是三个惊叹号。
  
  ——书读的多,无论是否购买收藏,实惠终究是自己的。比如下例“远水救近火”。
  
  黄永玉画副《凤凰涅槃》的油画,作为国家重礼,赠予外国城市。官方要求他写下“凤凰涅槃”的相关典故。他很苦恼,查遍了《词源》、《辞海》、《中华大辞典》、《佛学大辞典》、《人民日报》资料室……皆一无所获。
  心急火燎之际,打电话向“钱老师”求助。钱老当即“指示”:“这有什么根据?是郭沫若一九二一年自己编出来的一首诗的题目。三教九流之外的发明,你哪里找去?凤凰跳进火里再生的故事那是有的,古罗马钱币上有过浮雕纹样,也不是罗马的发明,可能是从希腊传过去的故事,说不定和埃及、中国都有点关系……这样吧!你去翻一翻大英百科……啊!不!你去翻翻中文本的《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第三本里可以找得到。”
  黄照办。果然寻得答案。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不算稀奇:读过书总归有印象。那么下面这段保准使他们心服口服——
  黄永玉、钱锺书等人聚在全聚德吃烤鸭。锺书先生知道黄永玉在周末去郊区打猎以供家人补充营养,便道:“不可能和你壮游,倒是可以给你提供打猎书目。”说罢信手拈来,在长长菜单正反面写了近四五十部书名。
  我五体投地。如今读书已近千,但让我不翻书架,凭空想想哪些书附带狩猎有关情节,绞尽脑汁也只能想到《白比姆黑耳朵》与《草房子》(甚至算上《白雪公主》及《小红帽》中那两位好心的猎人);若要挑真正实在的“打猎书目”,绝对一本也想不出。而人家锺书先生脑中清晰的便有四五十部!何等奇才。
  
  所以,在这篇《北向之痛》最末,黄永玉写道:“祖国的文化像森林,钱先生是林中巨树。人要懂得爱护森林,它能清新空气,调节水土。摧残森林、图一时之快的教训太严峻了。”爱护“森林”与摧毁“森林”,语意双关,令人想起那十年浩劫。悲痛中,黄永玉写了首诗,并问候季康夫人。
  
  哭吧!森林!
  该哭的时候才哭!
  不过,你已经没有眼泪。
  只剩下根的树不再活,
  所以,今天的黄土是森林的过去;
  毁了森林再夏禹治水何用?
  更遥远的过去还有恐龙啊!
  今天,给未来的孩子只留下灰烬吗?
  孩子终有一天
  不知道树是什么,
  他们呼吸干风!
  树,未来的传说。
  那一天,
  如果还有一种生命叫做孩子的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