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体育馆为何俗称“万体馆“?

 真友书屋 2015-10-26


万体馆对于上海和上海人而言,已然超越了其原有的建筑价值,化身为独具魅力的城市符号。



前 言

就像“鸟巢”是国人对北京国家体育场的昵称一样,上海人习惯将坐落于申城西南隅的上海体育馆亲切地称作“万体馆”。若从1975年体育馆启用算起,不经意间,“万体馆”三个字已在人们唇齿之间流传了40载。尽管如今的万体馆与体育渐行渐远,早在十余年前它就转型为国内首家剧院式室内体育馆,还多了个响亮的名字—上海大舞台,但“万体馆”依旧是坊间热词。


原因很简单,这个看似寻常的称谓不仅是对上海体育馆观众容量的准确概括,更能勾起无数人对往昔岁月的美好回忆。作为改革开放后沪上体育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万体馆对于上海和上海人而言,已然超越了其原有的建筑价值,化身为独具魅力的城市符号。在它宏伟的身形背后,留下了几代申江儿女对家园的感知和记忆。


整个工程造价逾2300万元,这在那个职工人均月收入只有两位数的计划经济时代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兹事体大,这才有了周总理对万人体育馆工程作出批示这回事。



万体馆的诞生



1958年下半年


上海市体委向市计委建议在人民广场区域建造一座能够容纳万名观众的体育馆。


孰料,就在工程上马后不久,全国范围的国民经济大调整不期而至。上海按照中央要求,大幅度压缩基建投资。“生不逢时”的万人体育馆工程仅完成了练习馆的打桩作业,便偃旗息鼓了。


1972年


斗转星移,时间到了1972年。随着中外体育交流活动日臻频繁,沪上的室内体育馆无论在数量还是容量方面都捉襟见肘。


市体委专门会同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对1960年代的设计方案作了进一步完善和扩容。同年10月13日,市革委会就体育馆建造问题向国务院递交请示报告。


周总理的批示


1972年10月24日,一份题为《关于建造上海万人体育馆的请示报告》 的文件被摆放在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上。周总理边看,边用红铅笔划出关键语句。审阅完毕,他提笔在报告上方的空白处写道:“同意。



1973年重新启动


在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之后,1973年3月24日,伴随打桩机发出的“隆隆”轰鸣声,万人体育馆工程重新启动。


万人体育馆项目由比赛馆、练习馆以及运动员宿舍等辅助设施组成,占地10.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78万平方米。气势雄伟、立面呈圆柱体形的比赛馆是体育馆的主体建筑。这个高33.6米,直径110米,面积达3.l万平方米的大家伙由36根等距离分布的钢筋混凝土支柱和一个圆形屋面构成,内部被分割为贵宾区、记者区、运动员休息区、比赛活动区等。观众席分上下两层,上层16个看台,下层8个看台,可同时容纳1.8万人观赛。


1975年竣工


经过两年多的奋战,万人体育馆于1975年8月竣工,并正式被命名为上海体育馆。由“万人体育馆”简化而来的“万体馆”一词亦从那时起添入沪语的日常词汇之中,而且它的使用频率远超“上海体育馆”。




上海地标


曾几何时,这座当年中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体育馆几乎成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新坐标,以致每当市民提起万体馆,眉宇间总充满着一份喜悦与自豪。



曾几何时,这座当年中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体育馆几乎成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新坐标,以致每当市民提起万体馆,眉宇间总充满着一份喜悦与自豪。1987年,邮电部发行了一套10枚《上海风光》彩色明信片,除了头两枚的题材是外滩风景外,第三枚的主打图案就是万体馆那富于艺术美感的圆形身躯。在1988年“世界建筑节”前夕,万体馆被作为全球建筑的成功范例载入英国出版的权威专著《世界建筑史》。翌年,它又入选1949~1989年上海“十佳建筑”排行榜。


万体馆落成后迎来的第一批客人并非身姿矫健的体育健儿,而是来自全市各区幼儿园的5000余名小朋友。



体坛“万花筒”



万花筒是许多人孩提时代的最爱。只要定睛朝筒眼里瞧,再轻轻转动筒身,筒底便会显现千变万化的图案,美轮美奂。通体圆润的万体馆恰似一个万花筒,自建成以来无数场竞技比赛和体育活动走马灯似地在此轮番亮相,让人们在领略激情飞扬的体育风采的同时,尽享动感与欢乐。



想必不少读者心怀好奇,“身经百战”的万体馆在开馆后举办的首场赛事究竟是何模样?揭开谜底,恐怕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万体馆落成后迎来的第一批客人并非身姿矫健的体育健儿,而是来自全市各区幼儿园的5000余名小朋友。


1975年9月20日下午2点,上海市幼儿体育表演大会在崭新的体育馆里举行。大会在200多位幼童集体演出的“欢呼舞”中拉开序幕。


再将时光机器调到1990年。这年的8月22日至28日,第十一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B、C两组的小组赛在万体馆举行。这是世界排球锦标赛首次在中国举办,又适逢北京亚运会召开在即,万体馆瞬时成了沪上排球迷们向往的“圣地”。




文艺大舞台



当天是朱逢博独唱音乐会开票的日子。结果,1.7万张票子不到3个小时即告售罄。这种火爆程度即便是在流行音乐繁荣鼎盛的今日也是难得一见的。


万体馆不仅是体坛风云际会的所在,还是高雅艺术的殿堂、流行文化的聚集地。


1980年3月初的一日早晨,天空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虽已过了惊蛰节气,但天气乍暖还寒,路人都撑着雨伞,裹紧了外衣,行色匆匆。那天,万体馆售票处前却是一片伞的海洋,数百位市民聚集于此,等待购票。什么比赛的门票如此紧俏?喜欢“轧闹猛”的人挤到售票窗口跟前,才看清墙上贴着的海报,原来当天是朱逢博独唱音乐会开票的日子。结果,1.7万张票子不到3个小时即告售罄。这种火爆程度即便是在流行音乐繁荣鼎盛的今日也是难得一见的。4月1日晚,聚光灯打在万体馆临时搭建起的硕大舞台上。朱逢博用她那圆润清亮的歌喉,声情并茂地演绎了二十多首风格迥异的中外流行歌曲。


1995年1月10日晚,规模空前的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正是在万体馆圆满落幕。当晚,“梅韵麒风”洋溢在万体馆的每一个角落,5000多名演员联袂献演 《打渔杀家》《萧何月下追韩信》《霸王别姬》等梅派和麒派的代表作选段,将梅周两位大师的艺术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强大的演员阵容中,年岁最大的是耄耋之年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艾世菊,年纪最小的仅有5岁。这真是“老少齐上阵,群星扬国粹”。


当然,在文艺领域风光无限的万体馆也有遭遇尴尬的时候。1993年5月25日,享誉世界乐坛的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应邀来沪献艺。当时偌大一个申城却找不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演出场地来盛下这支一百几十号人的大型艺术团体。最终,费城交响乐团被“逼”进万体馆。


万体馆的空间足以满足费城交响乐团演奏所需,只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扩音喇叭的使用无疑让音效大打折扣。交响乐演出一贯追求的是声学效果上的完美,而这恰恰是万体馆的软肋,幸而,在当晚的演出中,现场近万名上海观众文明的观演秩序和良好的艺术修养使美国艺术家们印象深刻。此后,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等一批高层次、专业化的音乐演出场所相继拔地而起,万体馆也从此更专注于通俗流行文化的普及与传播。


万体馆给上海市民留下了太多的美好记忆。现今,与比肩而立、气度不凡的八万人体育场相较,已是不惑之年的万体馆如同“大块头”身边的“小阿弟”,矮了一大截。昔日各种比赛、演出活动应接不暇的盛况也不复在。然而,在上海人心目中,万体馆的形象永远是那么高大、可亲,不为别的,只为万体馆一路走来,紧紧扣住我们这座城市龙腾虎跃、飞速发展的脉动,记录下你我文化生活日臻丰富的轨迹。



相关:上海有历史意义的体育场馆


01

江湾体育中心




1935年竣工

上海江湾体育中心,原名上海市运动场或江湾体育场,曾有着“远东第一体育场”之称,1935年8月底竣工,体育场东西两侧设有司令台,由人造白玉筑成,高20米,其左右顶巅置古铜色大鼎各一尊,十分壮观。



1954年全面修复

抗日战争爆发后,运动场建筑为日军毁坏。后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拨款全面修复,修复设计由华东建筑工业部建筑设计公司(现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于1954年8月竣工。


2006年改建

两年多耗资亿元进行的修复,古稀之年的江湾体育场恢复了当年“东亚之最”的宏伟气势。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江湾体育场主体建筑———运动场、体育馆和室内游泳池重现初时光彩。与众多知名学府为邻的江湾体育场已更名为“江湾体育中心”,并成为占地84公顷的杨浦知识创新区中央社区核心部分。这个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在修复改建后变身为国内第一个体育休闲中心。


02
虹口足球场
虹口足球场是在具有16年光荣历史的虹口体育场原址上建造的以专业足球场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体育活动场所,于1999年落成启用。是全国第一家专业足球场,也是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原甲A联赛)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主场。


03
八万人

上海对于体育场馆的命名总是那么直白,前有“万体馆”,后有“八万人”。

上海体育场(Shanghai Stadium),又称“上海八万人体育场”,上海体育场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观众席上方采用马鞍形大悬挑钢管空间屋盖结构,覆以乳白色半透明膜结构的顶面,面积为3.6万平方米,主席台正上方的一根最长单臂悬挑梁长73.5米,为世界建筑史之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