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问和阅读理解

 m175 2015-10-26

提问和阅读理解

 

提问是阅读教学中使用得最频繁的教法之一。目前语文教学中已形成众多流派,不管哪一派都离不开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运用问题,开启学生心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提问呢?本人认为,要研究阅读教学如何提问,首先要探讨何以要提问。

    作为一种教法,提问是师生课堂会话的方式。提问是一种言语行为,属“语用”范畴,提问时使用的问句属“语形”范畴,而问句中包含的问题属“语义”范畴。

    二十世纪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发现智力活动的起点在发现和提出问题。英国科学家波普尔科学发现的模式就是:“问题(1)——假设(猜测)——验证——问题(2)”。因此, 问题也是教师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开发智力的钥匙。布鲁纳的“发现法”,第一步设卡,即让学生认识上产生矛盾,发现问题;第二步设法,就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框架或认识结构,在教师点拔下试作解答;第三步验证,如果解答正确,也即动用旧框架同化了新信息,进一步丰富了已有的框架,如果错了则帮助学生调整或转换旧框架,形成新框架 ;第四步小结,即反馈、总结。认识心理学中的“SQ4R阅读方法”,首先是预习或概观,在此基础上即是“提问”,然后精读(阅读、思考),最后是复述和复习,以加深记忆;其主要特征就在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对教材进行细致、深化的加工。

    阅读理解有不同层次。章熊先生分为:1)复述性理解(着眼于表层信息,侧重记忆);2)解释性理解(通过信息加工, 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转化为自己的认识);3)评价性理解(对文章价值作用评价) 4)创造性理解(超越本文,探索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按章先生的意见,四个层次由低到高排列,而中学阶段的阅读理解应以一、二两项为本(注:《特级教师——专家学者之选》。)。理解的层次不同,问题的层面和提问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低年级使用的谈话法适用于复述性理解;提出反常问题,克服学生思维定势使用于创造性理解。本人认为,狭义的理解应指“解释性理解”,是实现阅读目标的关键也是阅读智力活动的核心,想象、欣赏、评价、记忆、创造、应用都以此为基础。

    西方解释学是关于文本意义的解释和理解的一种理论与方法或哲学,有助于探讨“解释性理解”的本质。 解释学认为,阅读是读者和本文的对话、交流。伽达默尔说:“使留传下来的本文成为解释的对象,就意味着 它向解释者提出问题,……理解本文也就是理解这个问题”;而“问题的重建变成了我们自己的提问,这种重建可以把本文意义理解为其回答”,“我们这些努力要求理解的人,必须通过自己让本文讲话”(注:《哲学 译丛》1986年第三期。)。作为接受者总是以提问者身份出现,而作为本文则以对答者身份出现,双方建立起问答的伙伴关系;而理解就是通过对话、问答而达到“视界融合”的过程所谓视界是一个从已有知识框架出发所能理解的可能范围,读者不断从自己已有视界出发,进入本文的视界,形成一个既非自己也非本文的新视界,具有新的可能性。达到理解的标准就是解释学家所说的“解释学循环”——整体只有通过理解它的部分才能得到理解,而对部分的理解又只能通过对整体的理解。“解释学循环”有两层意思:

    (一)古典解释学认为,作品自身作为整体包括意义、风格、结构等,作品的各部分诸如章节、词句等,必须放在这个整体中才获得理解与意义;而作品相对于产生它的整个历史文化背景而言,又是这一文化背景的部分,作品必须放在这一历史文化背景的整体关系中才能得到理解。对这一层次的“解释学循环”,钱钟书先生表述得最为清楚:“乾嘉‘朴学’教人,必知字之诂,然后识句之意,而后通全篇之义,进而窥全书之指。 虽然,是特一边耳,亦祗初桄耳。复须解全篇之义乃至全书之指(“志”),庶得以定某句之意(“词”), 解全句之意,庶得以定某字之诂(“文”),或并须晓会作者立言之宗尚,当时流行之文风,以及修词异宜之著述体裁,方概知全篇或全书之指归。积小以明大,而又举大以贯小,推末以至本,而又探本以穷末;交互往 复,庶几乎义解圆足而免于偏枯,所谓‘阐释之循环’者是矣。”(注:钱锺书《管锥篇》第一册,中华书局 出版。)

    (二)当代解释学认为,更重要的是解释者的前理解(已有知识框架)形成的视野(整体)与作品(部分 )的关系。读者已有的知识框架是向本文敞开的倾向性,在已有框架引导下进行理解活动,同时也在理解活动中受到检验、调整、修正,使本文的意义显现出来,因此理解决不是消极地复制本文,而是一种“生产性”、 “构成性”的努力。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永远是由整体(读者的前理解)运动到部分(作品),又回到整体( 读者所达到的新的理解)的理解。而所有部分与整体的和谐状态便是正确理解的标准。

    根据当代认知科学研究成果,阅读理解同时存在两种信息加工方式:资料驱策加工概念驱策加工(注: J.R.安德森《认知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资料驱策加工”是对来自本文的信息加工,本文从低到高有如下分析平面:语音平面、书写平面、词汇语义平面、句法平面、语篇平面和语篇所指平面。对本文各平面从高到低,从低到高的加工相当于“解释学循环”的第一层意思。可是读者的心智并不是一张“白纸” ,本文仅仅是信息的一个来源,其它信息还来源于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一个人对有关本文的知识越多,理解效果越好,就能以最短时间、最少努力,有选择地使用最有成效的线索探索文章语义和句法制约关系,从本文中构造出意义,这种加工方式称为“概念驱策加工”。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当于解释学家说的“前理解 ”,因此这种加工方式也相当于“解释学循环”的第二层意思。任何认识的发生、发展都是认识的外源因素和认识的内源因素双向作用的结果,阅读也是双向建构,阅读理解要达到两个平衡:作为客观的本文的整体和部分的协调,作为主体认知框架的平衡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达到“解释性理解”,起导读作用。这就要遵循“ 解释学循环”的原则,启发学生同时进行两种方式的信息加工,提高理解水平,培养迁移能力。

    以上主要从解释学维度讨论了何以要提问,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问就有了根据。

    课堂提问的组成是阶梯式的:最高层次是“课”,其次是“课段”,再次是“回合”(一次问和答),最低层次是“话步”(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

    我们先讨论“回合”。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并没有信息沟,教师提问并不是要从学生那里获得信息,而是要启发学生获得信息或检查学生是否已获得信息。一般会话结构是两话步:一种是A(问)——B(答),A(再问 )——B(再答);一种是A(问)——B(答),B(问)——A(答)。而课堂会话结构是三话步:T(教师问 )——S(学生答)——T(教师评价小结)。第三话步是信息的反馈, 即使有学生能作出正确回答,但不等于 所有学生都能回答,应重复学生的回答以面向全体学生。

    由回合到课段,提问有一个开始到结束的框架,每次提问都有一个焦点,如何组织一个课段的提问呢?遵循“解释学循环”的原则,大致有两种方式。

    (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1、由表层到深层,由具体到抽象。于漪老师《七根火柴》第21 节的提问设计是:(1)无名战士留给人间 的最后话语是什么?(2)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动作是什么?(这两个是表层问题。)(3 )这些言行显示 了他怎样的心灵、怎样的精神?(4)和一般人相比, 他的伟大之处是什么?(这两个是深层问题。)《截肢 和输血》第1 节提问:(1)白求恩同志是在怎样的气候下赶路的?(冷)(2)作者怎样描写冷?(这两个是 具体的问题)(3)作者着力描写气候寒冷的用意是什么?(这个问题较抽象。)

    2、层层深入。如钱梦龙老师《捕蛇者说》第1节的提问:(1 )这种蛇特别,文中用了哪一个字?(“异 ”)(2)“异”在哪里? (归纳为:色、毒、用)(3)作者突出了哪一个?(“毒”)(4)为什么?(陪 衬赋敛之毒)(5)为什么永州人民还“争奔走焉”? (将捕蛇和纳税联在一起)后一问句的焦点以上一问句 提供的新信息为依托,层层递进。

    (二)整体——部分——整体。

    本人在教《白杨礼赞》第7节的提问设计是:(1)上一节从外形上写白杨树不平凡,本节从哪一方面赞美 白杨树的不平凡呢?(内在气质)(2)作者调动哪些手段赞美白杨树的内在气质?(排比、比喻、拟人、对比 、欲扬先抑)(3)“伟丈夫”和“好女子”对比, 这个“好”是什么含义?(美丽)(4)为什么要用这样的 对比和隐喻? (突出其壮美,并由赞美树过渡到赞美人)(5 )作者用什么手法进而揭示其象征意义?(反问 排比句)(6)这几个排比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由外到内,层层深入)(7)四个反问句句式上有什么变化,

    怎样逐步深化点出象征意义?(略)(8)这一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赞美的高潮所在,精华所在)。

    在组织课段提问时,要防止孤立式的提问。一位新教师教读《挖荠菜》第2节提了三个问题:(1)“馋” 是什么意思?(2 )馋到什么程度? 3)饿到什么程度?关键要问:为什么要写馋(突出饿)和写“饿”反 映了什么,才能由表及里。

    在课堂上,提问的展示由“回合”到“课段”,再到“课”;可是教师在设计提问时是从“课”到“课段 ”再到“回合”的,当然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解释学循环的原则。就对本文的信息加工而言, 审题、辨体、理思路等是“整体”,章节、词句是“部分”。理思路特别重要,思路是文章结构之本,作者思路依托纵向线索逐步组成句、段、章节、篇等横断组织,使文章既可切分,又可组合,给读者探求和理解作者思路提供了可能性。叶老说:“启发与指点,我意宜注意范文作者如何达到此思想认识又如何表达之。所谓篇章结构,皆由此而定。”(注:《叶圣陶语文教育话集》下册。)就学生已有知识框架和本文的关系而言,学生的前理解是整体,本文是部分。教师应温故知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当不能同化时 ,便应启发学生通过自我调节变更旧框架或创立新框架,直至达到新的平衡。整“课”的提问设计方式有:

    (一)顺序式(从高层次到低层次,从上文到下文)。

    于漪老师《春》的提问设计:(1 )作者以怎样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哪几节写迎春?(2)作者用彩笔给我们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 哪几节描绘春天?(3)作者满怀喜悦歌颂了春天,哪几节写了颂春? (以上三个 问题理思路,是高层次的,从上文到下文)(4 )作者描绘了哪几幅图画?……在讨论“春雨图”时,问(5 雨中的屋子是怎样的?(6)雨中的人是怎样的?(7)雨中的树是怎样的?(8 )雨中的草是怎样的?……( 这些问题是低层次的,由上文到下文)。

    (二)辐射式(从高层次到低层次, 但由核心问题带动其它子问题)。

    本人教《人类的语言》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已初步具有说明文的知识框架,要充分发挥学生已有框架的同 化、顺应功能。提问设计如下:(1)本文说明对象是“人类的语言”, 课文中什么地方表述了人类语言的特 征?(第二节下半段)(2)这一部分的层次有什么特点? (先分后总:一方面……,一方面……,一句话… …)(3 )第一方面说了什么?(语言的音)(4)第二方面说了什么?(语言的义)(5)两方面合起来语言 的特点是什么?(音义结合体,生成性、创造性。)(6)课文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这一特点?(比较)(7)跟 什么比较? (鹦鹉学舌和猩猩的“手势语”)(8)分别比较什么?(鹦鹉有音无义, 猩猩有义无音)(9 和人类语言相比,两者相同的是什么? (没有生成性)(10)第二节开头几句是什么表达手法?(不是说明而 是叙述。)(11)起什么作用?(引出比较对象,娓娓道来,饶有趣味。)(12)第一节起什么作用?(通过 比较,提出说明对象。)(13)突出了什么?(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再讨论第三节。(14)人类语言用声音做 载体有什么优越性?(略)(15)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比较)(16)和什么比较?(听觉和视觉,声音和 手势。)(17)这一节的比较和第一节的比较有什么不同?(对比和同类比较)(18)这种优越性绝对的吗? (启发学生明了口头语言受时空局限,进入文明社会后就产生了文字,又使用了视觉。)

    当然这两种方式可以混合,在顺序式的某个课段中可以用辐射式,在辐射式中某个课段可以用顺序式。

    问题本身没有真假,但有恰当、不恰当之分。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预设或称为背景蕴涵命题,即问答双方共有的已知信息。提问不恰当有如下表现:

    1、预设虚假,问题无意义。 有一位新教师上《必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时,问学生“糖衣炮弹是什么东西?”文中的“糖衣炮弹”是比喻,却预设为一样东西,问题就没有意义。

    2、预设过少。(1)大而无当。一位教师在讲完《枣核》后问:海外朋友是怎样的人?是他的外貌、职业 还是他的性格……?其实教师要问的是通过枣核和家庭布置寄托了他怎样的情怀?一般的提问应已知七、八十 ,未知二、三十为恰当。(2)提问新知识。 新知识应温故而引入,教师讲解。

    3、预设过多。 《老哥哥》一文中对一位长工的称谓由“哥哥”改为“老李”,一位教师问:称呼的改变 反映了等级社会中什么情况?问题本身已给了答案。

    当然这些不当是一般而言的。有时教师为检查学生掌握课文新信息情况,故意使用预设虚假的问题。如钱 梦龙先生教《愚公移山》时,故意问学生“孩子的爸爸为什么不去阻止他呢?”就是要检查学生有没有理解上 文“孀妻”、“遗男”的含义,这种问题顿时使课堂气氛活跃,可谓化腐朽为神奇。

    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并不见得都能回答或回答得正确,教师要针对不同情况善于启发点拨。有时学生无 法应对,可能是预设过少,应增补已知,给学生的回答架桥设坡。有时学生回答虽然正确,还应溯本追源,由 表及里开掘。杨杰老师教《澜沧江边蝴蝶会》,问“写西双版纳的美景是多余的吗,起什么作用?”学生回答 用自然风光衬托蝴蝶会的奇境。老师追问“还有其他作用吗?”学生一时无法作答,老师增补已知,问“前两 次蝴蝶会衰败原因是什么?”(居民繁庶、游人众多,破坏了生态环境)由此启发学生明白“其他作用”在于 突出了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人口稀少。学生回答错误往往是负迁移所致,学生在学习中自发归纳概括,经 常以“特殊”代“一般”,这就会产生负迁移。教师应在学生错误回答中找到他产生负迁移的原因,用归谬法 提问,使学生觉得荒谬,引起原有知识框架的不平衡,促使其修正或更换。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手段,但主体还在学生自己。黑格尔说得好:“没有人能够替 别人思考,正如没有人能够替别人饮食一样。”理解必须要有学生积极的参与双重建构,这是理解得以形成的 前提,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教师的教学不但要授学生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师提问的最终目的是 教会学生和本文对话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