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诫

 刀锋一九三八 2015-10-26



其一:子非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吾言——很多时候,我们思忖别人,以为能猜到别人心中所想,泠泠然自以为是。自以为是——必败。子非鱼,亦非我。我之所思所想,干卿底事!



其二:相忘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大宗师》

近期,对自己误会颇深。夜读,方有些醒悟。人与人之间,义与利、生与死的权衡,以为求得一种“同舟共济”,殊不知,人生性孤独,而后自私。许多人以“相濡以沫”比喻固守着的爱情,其实正如我们一直对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的歌颂——世上不存在的,我们往往有太多期许。

想起“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在这里言明,真实的情况写的是大雁的爱情,与人无涉,后人多妄加依附。人属于——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和《红楼梦》中所描述的——食尽鸟投林,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的感觉类似。

当代社会,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异化,人每天所追求所歌颂的,永远都是假象。



其三: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合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玉台新咏》

多年前,读这首乐府诗,论著称其为“弃妇诗”,表达了女人的怨念与对礼教的控诉。 今重读,其实从男子平常的言语中,我们是不是应该这么想一下——人很多时候都很贱。得到与失去,一念之间。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着——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后来,振保在洗脚的时候对着自己的脚的那股爱怜的味道,怎一个“贱”字所能形容——真是太贱了。

当然,我们容易沉溺在过往的“美好”中,在记忆中选择一些“寄托”,然后诋毁当下。和“以后”一样,“过往”也是对当下最大的伤害。

文末,查了查“蘼芜”的意思:蘼芜这种植物,又名蕲,薇芜,江蓠,据辞书解释,苗似芎,叶似当归,香气似白芷,是一种香草。妇女去山上采撷蘼芜的鲜叶,回来以后,于阴凉处风干,叶子风乾干可以做香料,亦可以作为香囊的填充物。古人相信靡芜可使妇人多子,然而在古诗词中蘼芜一词多与夫妻分离或闺怨有关。

按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论调,我觉着——“闺怨”是男权对女人的高高在上的同情,而女人,“犹是春闺梦里人”。



其四:东南枝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孔雀东南飞》

写“殉情”,我觉得《孔雀东南飞》写得最美,因为无奈,哀怨,悲凉。当然,也有那么一丁点期许,犹豫,彷徨。人因情而死,在当下,大概都会被“傻逼”这个词语所淹没。因为现在所有的情都有意无意地明码标价,因为现在的情只不过给婚姻冰冷的躯体一个虚假的温暖外表而已。

我相信爱情,我也认同婚姻之间的某种生活交易,这是人类社会不能绕开的话题。我在某个午后,重读《孔雀东南飞》,还是像初读那般感动。不过,最终感觉还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然皆不见,虚无而且幻灭。

生活让一切都变成了黑色幽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想——举身赴清池或者自挂东南枝。活着那么辛苦,一了百了算了。


其五:幽暗

恒王好武兼好色,遂教美女习骑射;歌艳舞不成欢,列阵挽戈为自得。眼前不见尘沙起,将军俏影红灯里;叱咤时闻口舌香,霜矛雪剑娇难举。丁香结子芙蓉绦,不系明珠系宝刀;战罢夜阑心力怯,脂痕粉渍污鲛绡。明年流寇走山东,强吞虎豹势如蜂;王率天兵思剿减,一战再战不成功;腥风吹折陇头麦,日照旌旗虎帐空。青山寂寂水凘凘,正是恒王战死时;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黄沙鬼守尸。纷纷将士只保身,青州眼见皆灰尘;不期忠义明闺阁,愤起恒王得意人。恒王得意数谁行?姽婳将军林四娘;号令秦姬驱赵女,艳李桃临战场。绣鞍有泪春愁重,铁甲无声夜气凉;胜负自难先预定,誓盟生死报前王。贼势猖獗不可敌,柳折花残实可伤;魂依城郭家乡近,马践胭脂骨髓香。星驰时报入京师,谁家儿女不伤悲!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我为四娘长叹息,歌成余意尚彷徨。《姽婳词——贾宝玉》

《红楼梦》,其之好,一辈子都享用不尽。去年于家中重温其中的诗词歌赋,以消永日。 此时回想,仍颇有余味。这首姽婳词,是我钟爱诗词的前十佳。充满了张力与悲怆,还有阴森森的意境——“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黄沙魂守尸”。

小时候看演义小说,其中描述那些女将上战场,一阵刀光剑影过后,美女们就开始——香汗淋漓,吐气如兰。(当然,描写另一个战场,也经常这么描述,偶尔还加上“娇喘微微”,实在撩人) 。林四娘是个美女,因其独特的传说,得了姽婳将军的名头,女侠客,是文人心目中永远的“女神”。

陈平原教授有个论述——千古文人侠客梦。所以,我们很多时候看武侠小说,总也期望自己是一个——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劫富济贫的侠客,不用什么银两盘缠,也能策马奔腾,活得潇潇洒洒。(一笑)不过,尸横遍野,才是侠客所面对的冷寂。

我一直很疑惑,我为何非常喜欢诗歌里幽暗、充满血腥味、极其鬼魅的意境,比如李贺的《神弦曲》:桂叶刷风桂坠子,青狸哭血寒狐死。比如杜甫的《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你是否也跟我一样疑惑?

所以,走夜路请记得放声歌唱,要么就——平沙漠漠夜带刀



其六:书阁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归有光

谈起藏书的地方,这篇“志”一直让我念念不忘。当初看黄磊演的电视剧《天一生水》,颇有感触。但后来,天一阁在我的印象当中,因余秋雨的矫情而逐渐模糊。归有光的“项脊轩”却深深植根于我的认知中。我也希望有一天,我有我自己的书阁,即便不是饱读诗书的学士,也能落个伴读书童的名号。

项脊轩志,平淡中有着哀伤。——不瞒你说,当读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也。这种物是人非,音容宛在的阴阳两隔,让人痛彻心扉。苏轼尝老泪纵横着嚎啕: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对现在快餐式的爱情,快餐式的婚姻,这样的情境,是不是能让你或者你之外的更多人,对“婚姻”仍怀抱着些许的神圣感呢?



其七:刍狗

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老子》第五章。

在此,请允许我用一下李零教授解释的大义:天地是无情无义的,它把万物当做草扎的狗,用完就扔了。圣人对百姓也是如此,并不对谁特别好,对谁特别坏。天地之间,就像鼓风的皮囊,你一拉,里面空了,它就进气,你一推,里面实了,它就出气。人生天地间,不要东跑西颠乱打听,而是尽量守着空虚。听进的东西太多,会让头脑装得太慢。太满,就装不进去了。

看完一篇不知道是否可以称之为社论的“诛之”的短文,“是可忍,孰不可忍”之后只有讨伐,竟然没有反思,我感觉到有些毛骨悚然。即便没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是从祖辈、父辈所遭受的苦难而知,不会反思的“社会代表”是多么可怕,媒体的话语霸权,面目如此狰狞可恨。卡夫卡说过,不是我粉碎了社会,而是社会粉碎了我。当个人逐渐变得绝望的时候,“圣人”们在干什么呢?(身居高位的人,常常自我感觉是圣人,因为他或者她可以指点一切)

百姓终究只是“刍狗”。最后,节引一段李零教授的文章《中国历史上的恐怖之一:刺杀和劫持》中的一段话——恐怖就是恐怖,白色恐怖是恐怖,红色恐怖也是恐怖,什么样的恐怖都是恐怖,特别是一切势同水火的行动总是互为因果,强势的一方总是身披光芒,弱势的一方总是如影随形,光明和黑暗的斗争,往往不过是自己和自己的影子在打架。当人们痛心于这类灾难时,那些“制造魔鬼,成就英雄”的政治家,你们是不是也应该反躬自问?

为死去的人,哀念。



其八:此刻

我二十五岁,读着一个博士,我被时间、空间、意义这些事情烦扰着。我知道的东西多得难以置信。我知道名字、年份,数以百计。我知道谁第一个上的珠穆朗玛峰。我知道谁导演了那些美国最蹩脚的肥皂剧。我知道当空气遇到机翼时,会在机翼表面形成低气压,就是这些玩意儿让飞机飞了起来。我知道亚里士多德讲的话是啥意思。我知道时间在太阳上会走得慢一点。我知道的实在太多了。我拿它们干嘛呢?我当然可以去参加杰帕迪知识竞赛,奖品是希腊游,双人的。但我没有女朋友,我只能一个人去。但是我去希腊干什么呢?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挪威小说

此刻,夜色很浓。人在感觉到孤独的时候,总能很细腻的感触到世界的虚无与心的慌乱。想打一通电话,却不知道打给谁,谁又有那么多时间倾听你扰攘的杂音呢?“此刻你若不爱我,我也不会在意。”此刻,“我心情不太好”……

这就是孤独感,在一场以出汗为目的的“斗牛”之后。我球技不好,身材臃肿,跑动缓慢,我仅仅以出汗为目的,我坐下来我就孤独了。我回味在友人家吃饭时候鸡肉的鲜美,自酿的葡萄酒的醇厚……可我仍旧孤独。

呆坐着,听夜色在风中,那唰唰唰的响声……



其九:美人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陌上桑》

美人都是有资本虚荣的,美人悦目,在丝面前,就是女神。矜持,淑女,穿什么都好看。然后,社会对美人要求就很高,要不是冰清玉洁,就是残花败柳,就是淫娃荡妇,在道德的审判下,稍微差池,就被踩死在舆论中。这是人心的自卑,然后嫉妒,得不到就毁之……看娱乐的花边新闻,我的感觉就是如此,哪位明星一走光,哪位明星一露乳,哪位女明星私约了某位男性,那就是窥探中满足所有撸友的意淫……

故去的女作家陆星儿说过,女人天生就是花瓶,女人有时候真的就是太把自己当女人。(意思如此——)男权社会里的狭隘可见一斑。秦罗敷貌美出众,选择的当然是“为人洁白兮,鬑鬑颇有须”的公府之夫婿。我有个友人说得好——选择的夫婿,当然是要为了后代而考虑。在这里,作为人的我们,总能有借口省略情感。“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是这么来滴,表达了底层“丝”要逆袭的嘲讽。

社会趋利避害,美人如此,不是美人,同样也如此。王朔曾云,交友一定要交美人,即便被美人骗了,也是美人骗的。(意思如此——)而我在某本算命术上说,命犯桃花的人都是样子好的,然后生命就变得坎坷——美人绝色原妖物,乱世多财是祸胎。这类可以指代美男。

美人赠我金错刀,我赠美人蒙汗药。“我漂亮的友人和别人上床了。我漂亮的友人又和别人上床了。我漂亮的友人再一次和别人上床了。最后,我也和别人上床了。”

皮囊之下,我们一开始,并不关心精神境界,途径欲望,一直停留。



其十:莫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采薇》

穿行在人群中,突然间我就想起这个曾经熟读的句子。漫天弥漫的炽热以及扬尘,我觉出空气里落落寡合的静默。 这是骄阳似火的南宁,再平常不过的一个午后,我汗流浃背。这个我曾经读书曾经恋爱曾经追索的城市,转瞬陌生。而人,也转瞬孤独。《诗经》小雅中,征伐的将士归来,“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友人留言——“这说明生活还有盈余”。

生活的盈余让人有时间去思考一些生活之外的东西,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内容拮据(或者满负荷)到连孤独都没时间,那该是多悲凉啊!是的,友人们就是这么睿智。路过书城,马家辉博士的新书《爱上几个人渣》收入行囊中,他在品评彭浩翔的电影《志明与春娇》,引用了电影中的一句台词:人一辈子这么长,总会爱上几个人渣。(粤语原声:一世长溜溜,总系会中意几个人渣

这就是读书的乐趣,在你孤独时,瞬间又让你回归到正常的自我安慰——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木心)。在悲喜交集的时候,你会遇见另一个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