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玩聊斋二】古玩圈里也有温柔陷阱

 乾嘉堂 2015-10-27

各位藏友,收藏最看重的是经验。今天,我们继续给大家分享,那些老藏友们曾经遇到过的“诡计”。


接着昨天的,今天从第六个故事开始。


六、先礼后兵
骗术特征:口蜜腹剑待客,温柔一刀宰人
杀伤力:★



此招专门对付外地的收藏者,属于一次性的短期行为。其技术含量并不高,在最初接触买家的一刹那,卖主会极热情的以礼相待,在买家浏览买品时,卖主会鞍前马后服务,真情告白哪些是真品,哪些是赝品,往往给买家留下不错的印象,甚至大有相间恨晚的感觉,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买家受骗的可能性极大。


案例:“热情的让人想逃跑”


1999年秋天,我走进山东某市一家古玩店,店主人是一个热情的中年人,待人接物彬彬有礼,那春风扑面般掏心窝子的话语,让人心中有几多暖意,见我拿起一件瓷器,他忙说,这是新东西,不是很好的。说着,便递上一件瓷器,我接过一看,是一件绘制着花卉图案且品相不错的民国小笔筒,问价格,才要50元。我心中窃喜,以为遇到了一位心肠好的老板。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我疑窦丛生,他以为我对瓷器一窍不通,就千方百计地糊弄我,我推荐几件“官窑”瓷器,平均每件2000元,而且保证错一罚十。


看他热情万丈的样子,我产生了逃跑的念头,我出门时,他依然在叫:“你可以去别处看看再回来,我的东西绝对没问题”如果我是一个纯粹的“棒槌”那么,十有八九就被糊弄了。




七、楚歌假唱
骗术特征:无中生有造势,利用悬念蒙人。
杀伤力★



和大人乱入


这也是古玩时常上司空见惯的一景。看买者对一件东西开始感兴趣了,卖主就会煞有介事地说这件东西某某已经看好了,让给他留着,或者说某某已经回家拿钱去了,过会就来,在虚构的情节中,不明真相的买者往往就失去了心气的平和,如果他的占有欲蠢蠢欲动了,楚歌假唱的好戏就拉开了序幕,喜剧的结尾,自然是被人骗走了银子。


案例:憨厚的朋友


一日,在潍坊古玩城一家店内,笔者发现一件五彩开光瓷器,造型为清代早期,但是蛤蜊光比古代瓷器上的略显生硬。正在困惑时,店主开腔了,“这件东西人家要了,说是康熙五彩,我也不懂,从下边收的便宜,就500元卖他了”,“你也卖的太便宜了”我说。你要也可以,加点钱就可以给你,看样子,他以为我看中了这件东西,我又看了几眼,越端详越别扭,旁边的藏友也暗示我此为仿品。


几天后,一个入道不久的朋友送来一件刚买的瓷器,说让我瞅一眼。打开一看,正是那件开光五彩,问来源,她说是今天上午刚从一个店里买来的,花了700元,并说在这之前已经有人付了定金,幸亏店老板与他是老乡,要不然,这件东西就是别人的了。朋友所说的那家店,正是前几天我去的那家。


“既然已经收了人家的定金,这部就是有悖于职业道德了吗?”我提出了疑问,目的是启发朋友自己开窍,“老板说会把这事摆平的”,我朋友憨厚地说。


我也无语了。



八、场外欺诈
骗术特征:利用特殊环境,制造简陋假象。杀伤力★




古玩市场的骗人伎俩有的是在古玩市场之外的地方实施的,譬如在卖日用百货的小摊上,在某一个小饭店的前台上等,在这样的地方出售古玩,往往给人平添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让人不知不觉上当受骗。


案例:奇石市场上的假象牙


1998年的一天,我与山东电视台的朋友去邻县采访,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们顺路来去奇石市场,这天正赶上集市,市场内人声鼎沸。


逛完市场,不见了同去的记者,过了好一会,才见她匆忙归来,手中还举着象牙一样的东西让我看,我一看就笑了,这件所谓的象牙雕塑其实是从机器磨具中压制出来的塑料制品。我询问其来历,他说是市场里一位商贩卖给他的,那人说是家中留下的古董,就花了500元钱买下了。
听完他的讲述,我便不动声色地来到那商贩身边。


这是一个卖石头的中年人,见我走近,就轻声问,“要瓷器吗,家里传下来的”。我说可以看看,于是他从腰上取下钥匙,小心打开一个木箱,木箱里还藏着一个锁着大铜锁的铁箱,打开以后,捧出一件崭新的玩意说,“清代的,底上有字,大清乾隆的”,“卖多少钱呢?”我问,“2000”。她回答,”还有象牙吗?”他警惕地看着我,没有作声。


这时候,我那位记者朋友过来了,理直气壮地要求退货,商贩却死皮赖脸地坚决不退,最后,经过电视台的记者干预,商贩才很不情愿地交出骗来的钱款。




九、路边宰客
骗术特征:信口开河胡说,守株待兔宰客。杀伤力★




最近几年,在一些交通要道旁,忽然冒出可一些悬挂着古玩幌子的路边店,仔细观察,便会发现里面几乎全是赝品。店老板和伙计们都人高马大,尽管对古玩知识一窍不通,却也开口闭口一嘴行话,说店中都是价值万贯的真品。


他们的欺骗对象是那些对古玩一知半解的新手,尤其是那些做梦都想发横财的人,上当率最高。古玩店“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古话在这里演绎的非常到位,这就是骗子们为什么把古玩店设在繁忙路边的原因。


案例:潍坊城外的路边店


2005年的一天,我们途经离潍坊城区20多公里处的一家路边古玩店,停车进入,发现店内的东西尽是低俗仿品,店面很小,老板和伙计却有五人之多。


我假装门外汉,顺手拿起一件赝品请教年代,老板有点不屑地说“这是明代的瓷器,龙泉窑的,没看过“鉴宝”吗,”问价格,老板伸出手指“100万”。我又拿起一件民国时期的青花笔筒,它的市场价格就是几百元,但是老板喊价为10万元。


我们又乘车来到几公里外的另外一家路边古玩店,里面是一样的货色,内容也大同小异。看见店内那些虎视眈眈的壮汉,我心中充满了莫名的恐慌。果然,同去的同事中有人不屑“你们这不是明明用假东西骗人吗?”话音刚落,那几个壮汉们个个怒发冲冠,唬的我们立马逃窜。



十、假戏真唱
骗术特征:大张旗鼓下套,明目张胆害人。杀伤力★★





在各地古玩届,都有各别于光天化日之下用假古董坑人的家伙,这些人到处鼓吹 家中多古玩,即使在行家面前,他们也大言不惭。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并不高明的骗术总是有人上当。


案例:市场上有个“大忽悠”


在潍坊市的一个县城里,有一个臭名远洋的古玩无赖,人称“大忽悠”,在潍坊的古玩市场上经常能看见他的身影。他常年带着一幅平光眼镜,腰上、脖子上挂满玉件,手里也经常拿着几件小东西,动瞅西瞅地物色买主,一旦瞄上一个对象,就会锲而不舍地贴上。


他先是向对方大吹大擂,胡乱编造自己是大收藏家的后代,经过多年艰苦奋斗,如今已成为齐鲁大地的知名收藏家,家中藏有珍奇古玩无数,且上过“鉴宝”栏目,见过鉴定大家等等,说着,便从包里掏出一张复印的照片,上边是他与某古玩界鉴定大师的合影,其实,照片是他削尖脑袋混入公开场合与人家照的。


不仅如此,他还吹嘘有众多外国富翁慕名而来,希望买他的宋代等五大名瓷等国宝级文物,但是他坚决不将文物出卖给外国人云云。这番信口雌黄,也确实迷惑了一些人。


一日,一个外乡古玩店的小老板在潍坊遇到这个“大忽悠”。这位小老板刚刚与别人合伙开了一个古玩店,同说从潍坊可以进到比较便宜的瓷器,于是专程前来,没想到被“大忽悠”发现了,经验不多的小老板轻信了“大忽悠”的话,从他家没进了十几件所谓的宋代钧窑瓷,随后乐呵呵地踏上了归程。


第二天,发觉上当的小老板打来电话,要求退货,“大忽悠”义正词严地拒绝,说“货到码头船到岸,古玩卖出不退换”。最后,经行内人士的协调,“大忽悠”才极不情愿地退给小老板1万元。这就是这个“大忽悠”,依靠这种恬不知耻的海吹与诈骗,每年都能骗到一二人,赚的钱比一般开店的老板还多。所幸最近几年,这家伙从市场上消失了。


对故事感兴趣的,记得分享到朋友圈哦!


整编自 古玩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