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一个思恋泛滥的季

 文忠午 2015-10-27
    暑热渐渐消退,内心的躁动也慢慢地趋于平静。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校园的小路上。当细雨轻轻地打落在脸上、凉风拂过秀发、片片落叶沉于地面时,我不禁抬起头看着眼前的风景。不知是时间走得太快,还是缺少对生活、对自然的观察,这时才发现大地的主色调已变成了金黄,方知秋已到来。和了上衣,放慢脚步,任细雨淋湿衣衫,于几丝凉意中感受秋的异样风情。

 秋天是独特的,有着自己的个性。初秋,仍保留着夏的余热,而又不是那样的强烈,着一件夏日里的短衣更会给人带来超爽的感觉。仲秋时节似乎更是秋的象征,将秋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深秋时节,寒风会时不时的袭来,把秋染上了某些冬的色彩,带有了冬的味道。因此,在我看来,四季之中,秋仿佛是最短暂的。而短暂中的它又是不断变幻的,总能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触发人们内心的某种情结,亦或喜亦或是悲。当摆脱了暑热中的烦躁时,不妨用平静的心去亲身体验秋,从中感悟生活中被遗忘的记忆。

   体验它,就要不断地观察,发现它的点点滴滴。如果把秋比作一个人,那么它也有它的躯体、肤色、感情和灵魂。先从秋之体说起吧,亦可称之为秋之态,它是不断变化的,婀娜多姿。秋天里的天气似乎是变化最快、最让人察觉的吧,早上和晚间会异常的冷,而到了中午,艳阳高照,仿佛又回到了夏日。有时,前一天还是万里晴空,今天就突然细雨绵绵,让人不由地感叹一声“变化真快啊!”。秋雨绵绵、秋风萧瑟,大自然就在这阵阵风雨中变换季节。这时的树木也开始脱掉绿色的外衣,落叶簌簌的如下雨般下落着,短暂的一夜之间一片森林仿佛由高大挺拔的英俊少年变成了历经沧桑的蹉跎老人。

     秋的肤色,我把它称为秋之色。初秋,森林里枝繁叶茂,满眼的绿色。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菊花、牡丹、康乃馨、月季、桂花在浓露之下闪耀着,就像雕琢的美玉般色泽光亮。仲秋时节,一夜风起,落叶遍布大地,地里的庄稼也熟透了,原野上一片金黄,亦有红彤彤的苹果、雪白的棉花作为点缀,而金黄早已将这一切渲染,占据了一切色调。深秋时,金黄早已消退,光秃秃一片,满目苍凉,一望无际,色彩单一,布满了凝重的灰色基调。秋的肤色是不同于人类的,它的变化是那样的明显,就像由青纯少女过渡到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当然这种变化是无法粉饰的,唯有等待时间,等待来年再现昔日的美丽。

     秋之情,古往今来,对于秋的感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人惯于用诗传情达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诗句无不传达着诗人们对秋的喜爱,对秋高气爽的天气、对红似火的枫林的喜爱。而秋似乎给人带来的更多的是凄凉吧,一种惆怅向心头袭来,总能勾起无限的愁绪。张籍在《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中寄托无限的思乡之情,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悲秋”二字更显凄凉,仕途、命运的不顺融于胸中,集于二字,达于诗中。杜牧的《秋夕》中“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更是寄托了无限的相思。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秋天里的节日更是易勾起人们思绪的。七夕节,美丽的爱情故事,搭建恋人相思的桥梁;中秋月圆,嫦娥奔月,勾起浓浓地思乡,远在他乡的人也会在这个节日里思念家乡的种种美好,归心似箭;重阳节祭祖之时更是倍思亲,感伤也会袭来。异样的季节、异样的色调促成异样的情怀。

秋之魂。秋是甘于奉献、默默无闻的。秋风毫不吝啬,于一夜之间给大地带来金黄,给人们带来丰收。当稻谷敲响铜铃,玉米布上金衣,棉花披上纯洁的嫁衣时,农民们那沧桑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田野里欢歌笑语,一片农忙景象。秋风带来了收获,也将树叶吹落,落叶也不会就这样飘散掉生命,而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自己残留的躯体去创造他人的美丽。秋又是甘于寂寞的,当农忙一过,落叶已尽时,到处光秃秃一片,满目苍凉,只剩下人们在它身上留下的片片伤痕。可它也不会用肆虐的寒风,惩罚人们,引起人们对自己的关注,而是自己承受着这一切,因为他曾经也拥有过美丽与繁荣。

      秋有它的姿态,有自己的色彩,亦有自己的情愫,更值得我们珍藏的是它的灵魂和品格。放慢脚步,静听秋天里德声音,感受秋的气息,于短暂中找寻美丽。

思秋,用年轻的双眼发现生活、自然中被遗忘的美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