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府四川: 古蜀道觅踪(叶平)

 叶老师YP 2015-10-27
天数:3 天 和谁:夫妻
玩法:徒步,人文,摄影,自由行

发表于 2015-10-26 21:40

第1天2015-07-08

李白诗曰:“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古蜀道,从广义上说,南起成都,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四川;然后在陕西汉中附近穿越秦岭,直通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全长约1000余公里。"栈阁北来连陇蜀"的诗句,真实的记录了古代蜀地陆路交通的景象。

乘坐火车到达汉中。陕西汉中市是汉王朝的发祥地,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自古称为“天府之国”、“鱼米之乡”,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

寻觅蜀道为何先到汉中?或者说,陕西汉中与四川有何联系?

自古以来,秦岭曾经是不同行政区的天然界线,从秦朝开始直到南宋末年,这条界线维持了近一千五百年。汉中在秦岭以南,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更接近于四川

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认为,在元朝统治四川以后,出于军事和政治上的考虑,把汉中盆地划归陕西,便使四川失去了北方的天然屏障。

汉中

因此,“被陕西”的汉中自然是古蜀道的一个重要地理节点。

由于身体原因,我们在汉中仅仅游览了与汉朝相关的两个景点。

古汉台

古汉台是汉王刘邦的宫廷遗址。鸿门宴后,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在汉中开汉业,成为西汉王朝的发迹地。宋代之后,古汉台成为汉中府署的后花园。

汉中市博物馆以古汉台为馆址而建立

古汉台台高7米,坐北朝南,分三个台阶,是人工夯土建成的具有典型秦汉宫廷模式的遗址。

古汉台原图

古汉台

古汉台

古汉台

望江楼,就是南宋时修建的天汉楼,位于古汉台的最高处

古汉台

馆藏宋代文物

古汉台

馆藏宋代文物

汉中博物馆最著名的文物是被誉为国之瑰宝的石门十三品,即公布在古褒斜道石门隧道及其南北山崖间的十三种摩崖石刻的总称

《石门颂》是隶中极作,书法珍品。

古汉台

《衮雪》是魏王曹操书写

石门十三品

石门十三品

石门十三品虽然只是十三种摩崖石刻,但它反映出隶书由古隶-汉隶-魏书-宋隶的演变历程,这是其它石刻无法替代的。

日本著名书法家种谷扇舟先生说:"汉中石门,日本之师",其中的《大开通》《石门颂》《杨淮表记》和《石门铭》,被列入日本中小学生的教科书

终于在这里,我们发现了古蜀道的踪迹:褒斜古栈道陈列室

蜀道中,南起汉中褒城,北至关中斜峪关的褒斜道是古代关中与汉中相连接的最主要的通道。是我国历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条古栈道。

三国时,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2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走的就是褒斜道。当年8月,他病逝于五丈原,最后葬在汉中。“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巾。

一些史书认为,楚汉相争之际,刘邦采韩信之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栈道”也指此道。其实韩信“明修”的并非这条栈道(后详)。

拜将坛

拜将坛距离古汉台西南约200米处,由南北两座土台组成,台高3米多,面积为7840平方米,相传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所筑。

拜将坛始建于公元前206年,是汉高祖刘邦“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筑坛举行仪式拜韩信为大将的古坛场遗址

大将韩信: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韩信经萧何的极力推荐被刘邦拜为大将,

成为刘邦能夺得天下建立汉王朝的重要条件。

韩信拜将台是汉王朝的发祥地,亦是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的历史物证。

月下追韩信的萧何

刘邦谋士留侯张良

韩信被拜为大将后,首先统帅三军,采用张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建议,突袭拿下三秦地,展现出战略大智慧。

翻秦岭过巴山、连接陕西和四川,即关中通往汉中的古蜀道主要有四条,即:褒斜道、子午道、陈仓道、傥骆道。

据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李开元教授最新考证,在中国军事史上,由汉中翻越秦岭山脉反攻关中,韩信是唯一成功的例子,后来诸葛亮五次都过不去,韩信一次就过去了。

夺取这场战争胜利的关键,实际上是“明出子午,暗度陈仓”,即派遣一支部队走子午道,大张旗鼓作攻击秦国的姿态,暗中却从陈仓道突袭成功。

汉中八景之一:夜影神碑,曾于黑夜中闪闪发光,相传韩信被杀后,刘邦念其功令萧何特立之。

第2天2015-07-09广元

广元,古称利州,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的诞生地,也是三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走廊。

从汉中到广元,汽车不断地穿行在隧道之中

嘉陵江成为广元的母亲河,催生了古利州。

嘉陵江成为广元的母亲河,催生了古利州。

广元素有“女皇故里”、“蜀北重镇”、“川北门户”和“巴蜀金三角”之称,

是历来川陕行政的首府,四川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


皇泽寺

皇泽寺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祀庙,寺内还保存着开凿于北魏至明清的6窟、41龛、1203躯皇泽寺摩崖造像及其历代碑刻,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以及观赏和研究价值,更被专家们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皇泽寺

皇泽寺

皇泽寺

二圣殿。大殿正中,供奉着二圣:唐高宗和武则天。

显庆(656-661)末年,高宗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皇后武则天得以逐渐掌握朝政,朝廷内外称他们为"二圣"。

从此,武则天成为掌握实权的统治者,高宗则处于大权旁落的地位。

殿内左右两侧,塑有高宗、武周朝九位著名大臣,我们熟悉的,有上官婉儿(右)和狄仁杰(中)

皇泽寺

则天殿曾称"武后真容殿"、"则天圣后殿",它是皇泽寺的主殿。

武则天的石刻画像碑

殿内,有武氏家系图等文物

皇泽寺

中心柱窟位于则天殿之上,为皇泽寺造像年代最早的一处

皇泽寺

皇泽寺

皇泽寺

大佛楼又叫大佛石窟,原本无楼,是则天殿侧依山摩崖造像石窟。

大佛窟高7米,宽6米,深3.6米,开凿于唐代中期。

主佛阿弥陀佛,立于莲台之上;主佛左右侍立迦叶、阿傩二弟子。

外侧观音像

佛龛群像

皇泽寺

皇泽寺

皇泽寺

从广元城四周坝子宋墓中出土的浮雕石刻共24块。

宋墓浮雕石刻无疑是我国宋代石刻艺术中的珍品。

皇泽寺

皇泽寺

传说武则天死而为神,民间遂给她建庙命名"皇泽",祈望她的"在天之灵"能泽被乡梓。

第3天2015-07-10剑门蜀道

剑门蜀道即指金牛道。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大剑山中段,依崖砌石设立剑门关,并在大小剑山之间架筑飞梁阁道(剑阁)。剑门关峭壁如城墙,独路如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成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蜀道的咽喉。

古蜀道,从狭义上说,仅包括四川境内的路段,南起成都,经过绵阳、剑阁,北止于广元棋盘关,全长约450公里。其中,剑门蜀道为古蜀道的一段。

剑门蜀道面对绵延百里的砾岩山峰

恰似铜墙铁壁的天然城郭,把自秦岭而来的千里群山横阻于此

望关桥——蜀汉猛将张飞大战马超得胜后,助皇叔留守霞萌,孔明便赴剑门关筹备建关,不久关楼成,栈道通,张飞疑心,独骑前往观望,当他站于关前,所见军师飞梁阁道时,惊叹道:军师真乃神人也!据说当年张飞就是站在此桥望关兴叹的。

刻壁:唐代诗人李白之名作《蜀道难》

南宋诗人陆游在此处吟成《剑门道中遇微雨》

一卷奇峰太白赋,千秋细雨放翁诗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子规桥:子规即蜀国皇帝杜宇死后化身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五丁坪——相传战国中期,蜀开明王轻信秦惠文王谎言,命五丁开道迎屙金石牛,劈山开关,搏斗山怪蟒蛇、蟾蜍,大梁山屡开屡合,壮士掷剑,大梁山断裂为大、小剑山,剑门关隘形成,所开之道故名金牛道又称石牛道。此图为五丁开山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金牛亭:剑门关所在蜀道又称金牛道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飞湍瀑流争喧豗,

雷鸣桥:砯崖转石万壑雷。

诗仙桥

据说这里便是诗仙李白咏关叹关之处

剑门蜀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剑门关森林公园

剑门关,我国最著名的天然关隘之一,享有"剑门天下险" 、"天下第一关"、"蜀之门户"之美誉。人称四川有四绝——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剑门之险。剑门关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必争之地,"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

横亘在蜀道上的剑门关,架设在砾岩山峰上

剑门关森林公园

所谓"剑门无寸土"就是指剑门那寸草不长的特大砾岩

石壁把自秦岭而来的千里群山横阻于此,阻断了自中原而来的步履

三国时期,孔明北伐中原时路经此地,见地形易守难攻,便在此建关

李白诗云: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剑门关森林公园

剑门关森林公园

三国关楼则气势雄伟,上有三层箭楼,飞檐翘角上悬有金铎,锒铛声响,昼夜不息。

现在的古关楼是1989年重建,宽18.5米、高19.61米,深17.7米,全木结构,气势恢宏。

剑门关森林公园

立关桥上

古栈道遗迹

古栈道遗迹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刘备过关——建安十七年(公元221年)刘备入蜀北上,首次途经剑门关赴紧邻的霞萌关,即昭化,建立攻占成都的大本营,后多次往返剑门关,取成都,谋中原,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盛赞剑门关具有“直方大”的特征

孔明立关——公元181-2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北伐曹魏,亲自勘察地形后,在剑门关楼处磊石为关,驻尉守险,从此剑门关成为历代军事要塞。

剑门关森林公园

诸葛亮六出祁山

木牛流马

孔明来了!

姜维九次北伐魏国

守关桥——刘禅降,蜀地失,但姜维却不离不弃,带领众将守御剑门关,直至以身殉国

姜维守关——悲壮的雕塑群像。蜀汉后期,姜维以三万之众,凭借剑门关的天险,抵御魏国十万大军。

栩栩如生的姜维神像——蜀汉大将军姜维赤胆忠心,志继孔明,力复汉室。传说其死后,英灵返关,在隘口化作神像,护佑蜀汉故土。

第一关碑——此碑为雍正十二年(1734),果毅亲王允礼奉诏护送六世达赖喇嘛还藏,并巡视沿途诸省驻及绿营,路过剑门时,被剑门关的雄险深深地折服所留墨宝。

剑门关原名剑阁关,此石牌楼是按旧制重建的

剑门关森林公园

不吃剑门豆腐,枉游天下雄关:40元一盘的剑门关豆腐,颜色雪白,细嫩鲜美,口感不涩,且韧性极强。

剑门关导游图

川北行摄图

汉中 → 广元 → 剑门关 → 阆中 → 绵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