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和修改病句 病句:就是指句子不完整,语句不通畅,意思表达不清楚甚至有错误的句子。
病句成因:??? 1、句子不完整,成分残缺。 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有头有尾,意思完整明确的。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许多好事。”谁做了许多好事,这个句子的表达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成分残缺。 2、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使用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了病句。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例如:同学们都十分依赖李老师。这一句中的“依赖”是贬义词,用得不恰当,应改为“信赖”。 3、词语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如“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4、重复罗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啰嗦累赘。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重复罗嗦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 5、归类不当。 归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6、前后矛盾。 在同一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肯定做错了。”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这道题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意不清晰和矛盾。 7、词序颠倒。 学会修改病句是一项基本训练,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好处。 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保持原意,改动要小,方法要巧。 根据提示,修改下列病句 (1)今年暑假,我旅游了黄山。(搭配不当) (2)他讲起话来连绵不绝。(用词不当) (3)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鲜花竞相开放。(重复啰嗦) (4)平静的河面上,有一只小船迎着狂风向岸边驶来。(前后矛盾) (5)全校老师和班主任都和我们一起参加了文娱晚会。(包含混乱) (6)在这次秋季运动会,开得生气勃勃。(成分残缺) (7)昨天傍晚下了一夜雨。(不合事理) 练习二 修改病句 1、 课外活动时,操场上表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色。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