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焦点:普洱纯料与“拼配”如何看待?【图】

 说茶网 2015-10-27

行业焦点:普洱纯料与“拼配”如何看待?

 

近些年来,普洱茶很尴尬,偌大部分茶商厂家因一时牟利之想,以“山头茶”“名山茶”“中期茶”“纯料”“单株”等等花样名词绕乱普洱茶全市场。从去年下半年来的市场来看,部分商家厂家嫌这种花样又腻了,开始玩野茶了。依此类推,不知道明年还能玩什么花样呢?不想好好做茶,建议去玩野生茶吧,唯有野生茶才能见证玩者野心。

在上个月中旬,新民晚报以题为《普洱茶乱象从生,该如何整治(一)》一文刊登出来,文中所言,“普洱茶,其价格如过山车,生茶熟茶各执一词,拼料的良心拷问,藏茶与发霉与喝茶……”,在茶界引起不小的热议。对于普洱茶消费者来说,他们更关心这类问题。比如,普洱茶是“纯料”好,还是“拼配”好?本文聊聊普洱茶之纯料与拼配。

普洱茶,生于云南,产于斯。以云南独天得厚的土质、海拔、气候、阳光、土地植皮等自然生长环境决定了普洱茶制品的品饮价值和品质。因此所谓的“名山茶”便名在于此。另在市场的诱导下,普洱茶是“纯料”好还是“拼配”好?这一类问题,不能一言而概之。普洱茶“纯料”有纯料的优势,“拼配”有拼配的优势。而在利益最大化的时代里,产品如流水,百家争鸣的背后更多是利益的驱使,“纯不纯,拼不拼”,就不得而知了。

再者,普洱茶没有名山纯料,何来毛茶品质?没有拼配,何来适合消费者口味的多样性?而对普洱茶消费者(特别是普洱茶收藏者)来说,先纯料茶饼陈放,陈化成功后在饮用前为了满足自己口感口味可以自行拼配,但是市场的大部分是先拼配制作成成品后,再陈放,很难做到“纯”,除非是私人定制,或者是批量定制,一切流程都按按照顾客的要求来做,不然都难以到达“纯”的要求。

在计划经济时期“拼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为解决大众化而生产的,而在市场经济、礼品经济,品牌经济时期,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是纯料也可以是拼配,但在批量性的生产过程中同原来的技艺相结合,拼配依然是主导,依然能出好茶,不一定非要纯料的不可。例如99年的“7542”和2000年的“7542”用什么毛茶做的?现在恐怕没人能准确说出来,就连以前勐海茶厂各拼配茶师都已经不记得是用什么毛料做的了。而就是这样的“拼配”茶在各项工艺的改进下,被广泛的推向市场,赢得了大众的认可和喜爱后,最终成为普洱生茶中的标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