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佳的随身镜头 腾龙18-200 VC测评

 遇8866 2015-10-27
最佳的随身镜头 腾龙18-200 VC测评
发表时间:2015-08-25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威廉小猪 责任编辑:bichao

       纵观目前镜头市场,很显然分成了两大阵营。一个就是原厂派,包括尼康,佳能,索尼等等厂家都具备了研发镜头的能力。而这些镜头各品牌相机也可以得到最好的性能体现。而另一大派就是副厂阵营。包括腾龙,适马,图丽这三大厂商。它们主要业务就是制造镜头,相对于原厂而言,这三大品牌更注重用户的使感受,同时其镜头产品线要更加丰富。很多原厂没有的镜头它们都有。最后就是价格更有优势,这是原厂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对于摄影师而言,副厂并非是廉价的代名词。这几年也涌现出了很多超越原厂的经典镜头。这次送到无忌测评室 的就是腾龙最新开发出的一款大变焦比镜头18-200mm F/3.5-6.3 Di ll VC。

 

   外观图赏

  新款的18-200mm F/3.5-6.3 Di ll VC最主要的改进就是在上一代基础上增加了VC防抖系统,并重新设计了光学结构。另外在外观包装上也延续了新镜头的银色系设计。在包装盒上可以看到大大的镜头型号。

 

 

  包装盒里的配件拥有了镜头遮光罩和前后盖。

 


       把这支18-200mm F/3.5-6.3 Di ll VC拿在手里感觉重量很轻便,单手就可以握牢。官方给出它的重量只有400克,长度只有96mm左右。甚至比某些大光圈定焦镜头还要短小,彻底贯彻了腾龙的紧凑型风格。要知道这可是APS-C画幅里28-300mm啊,如此轻巧的重量外出拍摄绝对是个好伴侣。笔者这次测试全程使用了EOS 7D Mark II机身,可以看到它安装到7D2上都显得比较小巧,可以说是小型入门相机的最好搭配组合。

 


       这支镜头的外形设计依然是黑色镜身加上银圈。在银圈上标明了它的详细规格和品牌名称。而它拥有一个特别宽大的变焦环,可以让用户毫不费力的调整焦距。

 

 

  在镜头左侧部分设置了两个功能按键,一个是自动对焦切换键,另一个是防抖VC开关。用户可以快速的进行功能上的选择。

 

 

  这支镜头上并没有对焦距离窗,靠近变焦环的位置只有焦距指示和镜头筒锁定钮。18-200mm F/3.5-6.3 Di ll VC的焦距刻度非常细化,从18mm开始到200mm结束,分成了6个不同的焦段。用户可以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常用焦段进行拍婚。
 


 

  18-200mm F/3.5-6.3 Di ll VC的镜头口径为62mm,这样的口径更容易购买滤镜。它的镀膜呈现出淡绿色,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大变焦镜头所使用的镀膜。值得注意的是,这支镜头的后卡口并没有使用金属材料,而是工程塑料。

 


       成像素质性能

  18-200mm F/3.5-6.3 Di ll VC是腾龙最新推出的一款大变焦APS-C专用镜头。算是它,腾龙已经推出过大约8款不同的小画幅大变焦产品了。相对于全画幅用户而言,小尺寸相机还是具备了自身的很大特色,包括更加紧凑的机身,更便携。因此小画幅相机急需更小巧的镜头与之搭配,现在市面上很多小型相机遇到的尴尬问题就是搭配的镜头都非常巨大,完全不协调,使用起来也失去了与专业相机的优势。尤其针对普通用户,他们不需要过于优秀的机身性能。所以开发更大众化的镜头才是当务之急。腾龙这方面恰恰形成了优势。多年大变焦的研发让腾龙掌握了紧凑设计的精髓。往往这类产品画质不是最好的,但绝对是最实用的。

  18-200mm F/3.5-6.3 Di ll VC与老款镜头相比,增加了VC防抖。大大弥补了镜头光圈小的弊端。让用户可以在弱光环境下工作。同时它的光学结构也进行了改进。新镜头为14组16片,更为复杂。并加入了LD低色散镜片以及非球面镜片。

 

MTF曲线

  从该镜头的MTF来看,它的整体成像算是比较不错的。无论18mm还是200mm的中心锐度都比较不错。但18mm的边缘成像相对较弱。200mm的边缘要好不少,基本可以与中心保持一致的水平。鉴于它光圈相对较小,这样的成绩也算是正常的。

 

  锐度测试

  锐度是衡量一支镜头成像素质的最基本参数。如果锐度都成问题的话,那么其它也都是空谈了。平心而论,往往越大变焦率的镜头锐度就相对一般。这其实与镜头结构有关,在如此小巧的镜头内要加入众多的镜片,难免会产生不良的光学折射现象,色散是锐度的最大杀手。所以这类镜头为了控制光线会加入大量的特殊镜片。18-200mm F/3.5-6.3 Di ll VC内置了两种特殊镜片,笔者在户外进行了锐度的测试。看看它的成像是否可以达到大多数用户的要求呢。

 

镜头结构


    测试原图

 

  18mm

F3.5

 

F5.6

 

F8.0

 

F11.0

 

F16.0

 

F22.0

      200mm端

F6.3

 

F8.0

 

F11.0

 

F16.0

 

F22.0

 

F32.0

 

  18-200mm F/3.5-6.3 Di ll VC的锐度笔者认为已经非常好了,不要忘了它可是一支达到11倍变焦率的镜头。如果你是一位普通用户或者是一位旅行摄影师的话,那么它绝度能够满足你的拍摄要求。首先说说18mm广角端,中心锐度在F3.5下相对较肉,当光圈缩小到F5.6后锐度开始提升,到F11左右的时候清晰度不错。最佳光圈应该在F8-F11之间,从F11以后锐度又开始下降,到F22色散比较严重。但18mm的边缘成像相对较弱,光圈缩小到F8左右才开始好转,边缘成像最佳光圈在F16左右。

  200mm的锐度情况就要好很多了,但因为200mm的最大光圈只有F6.3,所以锐度好也是应该的。200mm中心从F8开始就非常不错了,光圈缩小到F16后锐度开始下降。值得称赞的就是它的边缘成像与中心锐度相差不大。光圈从F8开始边缘锐度就非常好了。

  18-200mm F/3.5-6.3 Di ll VC作为大众化的一支“一镜走天下”产品还是很好的进行了定位。它的素质并非顶级的水准。但它的焦距范围大,更适合外出旅行拍摄。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方便好用才是他们更加注重的。因此这样的镜头一味的追求高画质也是不太实际的事情。我认为它是绝对够用的了。


       暗角测试

  暗角又称为失光,任何镜头都不能完全避免。是一种光学上的对光线的损失,较多的产生在画面的四个角上,与镜头的设计结构和通光量有关。设计优异的镜头往往暗角就行对轻微。

  18mm端

 

        200mm端

 

  可以看到18-200mm F/3.5-6.3 Di ll VC在最大光圈下暗角相对明显,但缩小一档光圈后就开始减弱了。这可能与镜头的口径有一定关系,通光量会导致暗角的加剧。这支镜头不用担心太多,用户只需要注意最大光圈下的暗角就可以了。


       眩光测试

  一支镜头对于强有害光的阻挡能力考验着它的镀膜好坏。如果镜头产生了严重的眩光,就说明镜头的镀膜并不能令人满意。眩光的产生也会对画质造成不利的影响。产生出的色块或者光斑即使后期也很难处理掉。那么这款新18-200mm表现如何呢。笔者进行了实际的测试:

  18mm端

F3.5

 

F5.6

 

F8.0

 

F11.0


      200mm端

F6.3

 

F8.0

 

F11.0

 

F16.0

 

  可以看到18-200mm F/3.5-6.3 Di ll VC的抗眩光性能非常不错。在所有的测试图中你很难看到明显的光斑或者色块出现。这对于一个大变焦镜头而言是很难得的。


       紫边测试

  紫边会在被摄物体表面边缘产生一圈紫色或者蓝色的光条和色块。这种情况跟镜头的光反射有关,现在大多数厂家都采用了低折射镜片来进行抑制。很多时候都是使用了最大光圈引起的,紫边很容易影响到画面品质,是不可忽视的。笔者依然选择在强光下进行测试,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展示它的抗紫边效果。

  测试原图(截取红框部分进行放大)

 

F6.3

 

F8.0

 

F11.0

 

F16.0

 

  可以看到这支镜头的紫边情况相对严重。光圈缩小到F8以后开始减弱,但依然可以看到。所以说这支镜头应该尽量避免直接拍摄过大光比的物体,如果拍摄的话也应该尽量安装遮光罩。


       这次笔者携带它搭配EOS 760D机身拍摄了一次天津直升机博览会。好好的感受了一下它的性能特点:

  一 具备了18-200mm的焦距

  这款镜头具备了大约10.8倍的变焦率。覆盖了折合全画幅的28-300mm焦距。基本可以做到一镜通吃的地步。无论是拍摄大广角还是特写局部,它都没有任何问题。在航展上,我需要经常拍摄飞机的全景和局部,而它恰恰符合了我的要求。基本不用更换镜头。

 

18mm端拍摄

 

200mm拍摄

 

  二 配备了VC防抖系统

  笔者非常喜欢这个实用的功能,过去使用老款镜头拍摄时,总因为快门速度不够造成废片,在某些场合即使开高ISO也无济于事。现在有了防抖终于可以在手持下提高成功率了。在航展这样的高速移动拍摄下,手持是最理想的方式。有了VC的帮助,我可以利用较低的快门速度来抓住更动感的飞机运动姿态。

 

快门速度:1/60s 防抖VC:开 焦距:200mm


       三 镜头搭配了新的高速对焦马达

  18-200mm F/3.5-6.3 Di ll VC搭配了一款新的自动对焦马达,它在对焦速度和精度上都进行了改进。相对老款镜头的马达,新18-200对焦时声音更小,扭力更强。即使在追踪高速运动目标也可以做到快速反应。这都是老镜头所不具备的。使用它也可以进行一定高难度的运动拍摄。

 

 

 

 

  测评总结

  18-200mm F/3.5-6.3 Di ll VC这支新款镜头给笔者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首先它体积紧凑,轻巧。更适合那些要求方便的人来使用。第二它的成像比较让人满意,在画质和成本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相对于老款的18-200mm它改进了成像,增加了VC防抖,这都是用户特别需要的。腾龙非常擅长开发这类大变焦镜头,所以说新款18-200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测评样片

点击查看更多样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