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备“三顾茅庐”是史实还是虚构

 西家泉 2015-10-27

刘备为了实现自己兴复汉室的夙愿,不惧山高路远,不辞鞍马劳顿,四处打探、寻访贤才,已到了求贤若渴的地步。

高士诸葛亮有鬼神莫测之机,早已是名声在外,“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的传闻尽人皆知,那条“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卧龙”就是指胸藏大略、传说能撒豆成兵的诸葛亮。这位震古烁今的全能型军政天才却一直隐匿不出,躲在在南阳的大山深处优游林泉,过着自给自足、优哉游哉的隐居生活。

诸葛亮正是急于摆脱目前困境、欲成就一番大事业、但又苦于麾下人才匮乏的刘备急欲网罗的对象,一听说有此世外高人,刘备马上带着关、张二将迫不及待地到南阳深山老林中四处打听并携厚礼登门拜访,先后去了三次,这才请得这位如神一般的男子出山襄助自己。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脍炙人口,称得上是三国故事中最为经典的篇章,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刘备身为领导,能够放低身段礼贤下士,体现了他博大宽广的政治家胸襟和极度重视人才、甘愿屈尊就卑结交下士的务实工作作风,同时也反衬出诸葛亮能力出众却淡泊名利的崇高思想境界。

遗憾的是,如此令国人耳熟能详的传奇故事在历史上或许并没有发生过,抑或是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天才般的凭空杜撰,这才以讹传讹,成为国人信之不疑并津津乐道的一段三国佳话。

对三国史有所触及的人大都认为,《三国演义》以《三国志》为蓝本,用更为直白通俗的演义体笔法写就的一部历史传奇小说,它在主脉上严格遵循历史,在细节上则用小说惯用的渲染手法虚构并添加了许多略显夸张的故事情节。刘备“三顾茅庐”求贤的故事就是罗贯中在史实基础上虚构的内容,也可视作其源于历史、高于历史进行再创造的虚拟手法,可让平实的历史故事变得更富传奇色彩,更加生动感人,同时也可让置身其中的历史人物变得更加血肉丰满。

为了加强小说的可读性,这种手法却也无可厚非。很多学者认为,《三国演义》里描述的情景七分为实,三分是虚,此说似可称公允。

罗贯中精研三国史,堪称古今第一权威,手中又有一枝生花妙笔,其才华确实让人叹服。

要弄清楚刘备究竟有没有“三顾茅庐”请回诸葛亮,就必须去史书中搜寻攸关此事的种种蛛丝马迹。而记述三国历史的权威史料,则非那部由三国末期蜀人陈寿所编纂的《三国志》莫属。

《三国志》里确有刘备拜访诸葛亮的记载,而且也是不辞劳苦、不厌其烦的去了三次,才如愿恭迎隐士出山。古人纂文往往言简意赅,陈寿也是如此,他对于这段历史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此话大概意思是刘备先后去拜访了三次,这才一睹男神诸葛亮的风采。  

如此看来,刘备“三顾茅庐”确有其事,缘何还说这故事是子虚乌有的杜撰呢?依据是:由魏国郎中鱼豢所著的私撰三国史《魏略》中,则对刘备“三顾茅庐”说予以坚决否定。

《魏略》虽然是由蜀汉之死敌曹魏人所编篡,但因无需考虑避尊者讳,立场中立,观点不偏不倚,反而更真实可信。鱼豢在《魏略》中不惜篇幅,对刘备拜见诸葛亮的细节进行了翔实细致的描述。与惜字如金的《三国志》相比,《魏略》提供给后世史家更多、更为详尽的第一手资料,抑或是对《三国志》未尽之意的一种补充。

据《魏略》说:彼时的刘备率军驻扎樊城,而盘踞中原的曹操一直有率军南下攻击刘备的企图。诸葛亮虽然身未出山,且与刘备素不相识,但他对刘备面临的险恶处境却看得很清楚。

诸葛亮认为,假若曹操挥师南下,第一个攻击对象必是实力不济的刘备,于是他主动赴樊城拜见刘备,对他晓以利害,并献上应对之计。刘备见诸葛亮年纪轻轻,也没太拿他当回事,只是和他东拉西扯,说些不着边际的天下大势与名人八卦。聊了一会儿,众人散去,只剩诸葛亮一人尴尬的呆坐一旁。刘备虽号称中山靖王直系后裔,但他自幼家贫,以织席贩履为生,无意间练就了一手编织的绝活,恰好他手头有一根友人相赠的牦牛尾,于是顺手拿起牛尾巴来聚精会神的编将起来,准备织就一件精美手工饰品。刘备专心致志的对付那根牛尾巴,简直视闷坐一旁的诸葛亮如空气一般。诸葛亮沉不住气了,他对刘备说:“一直听说将军您有远大志向,今天一见却不过尔尔,你不过是一介只善编编牛尾巴的凡夫俗子罢了”。刘备一听,便知诸葛亮不是一般人,一般人哪敢如此嘲讽自己?他扔掉牛尾,不怒反喜,拉着诸葛亮的手连连道歉,还说自己不过是借编织牛尾巴来分散注意力,解除心中的烦忧而已。诸葛亮见刘备已经入巷,于是话入正题,对他说:“将军,您觉得刘表比得上曹操吗”?刘备答:“比不上,差远了”。诸葛亮再问:“您自比曹操如何”?刘备答:“我连刘表都没法比,谈何跟曹操比”。诸葛亮接着说,果真如此的话,假如曹操南下攻击你,你手下那几千人马如何与曹操的数十万大军对敌?刘备说,我正为此事犯愁,想不出法子,只好借编织解闷,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诸葛亮启发他道:樊城是刘表的势力范围,属荆州管辖,荆州有户籍的人虽然不多,但流民很多,而流民是没有户籍之人,你可以请示刘表,让他给流亡荆州的北方难民颁发户籍并鼓励他们开荒种地,这样既可增加赋税,又有了充足的兵源,是一举双赢的好事啊。刘备依计而行,果然实力大增,其军队也因财政收入增长而日益壮大,荆州刺史刘表也得了不少实惠,可谓皆大欢喜。

刘备通过此事见识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从此对他刮目相看,并奉为上宾,地位竟然在关、张之上。

还有一些史料对刘备与诸葛亮的初次见面情形的描述与《魏略》如出一辙。那么,《三国志》中对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的记载是否是讹传呢?到底哪种说法更符合历史真相呢?

其实,刘备“三顾茅庐”之说似也非空穴来风,最早提起此事的居然就是诸葛亮本人。诸葛亮在他那篇著名的雄文《出师表》中留下了这样的字眼:“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此话大意是:你爹(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不惜降低自己尊贵的身份,三次到寒舍来探访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势的看法与意见,因此我十分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意出山为他奔走效命。

如此看来,严肃史家陈寿、文学家罗贯中“三顾茅庐”之说也不是凭空杜撰的,也是有出处的,其依据或许就出自故事主人翁诸葛亮自纂的《出师表》。

《出师表》是后来成为蜀相的诸葛亮准备誓师北伐前写给后主刘禅的一份表章,有“讨贼檄文”的意思,也具有向曹魏宣战以及战前进行全国总动员的性质,所以内容虚实相间,几乎囊括了建立蜀汉前后的所有大事小情,其中亦有诸葛亮自我吹嘘、沽名钓誉,借机自抬身价的成分在内。

彼时的西蜀,当年追随先帝东征西讨的老臣已大多星散凋零,还活着的老人除赵云、稍年轻些的魏延等寥寥几人外,多数都进了“录鬼簿”。诸葛亮当仁不让地成了独撑蜀国危局的中流砥柱,说白了就是刘备身后的西蜀政坛已经形成了诸葛亮专权的政治局面。

为树立自己的高大形象,他在上奏的表章中借机拔高自己,将自己描绘成当年先帝三次上门苦求才肯出山助力的、蜀国的开国元勋与不可或缺的柱石之臣,也不是不可能之事。为彰显北伐曹魏的正义性与必要性,同时证明此役在自己的英明领导下必会取得辉煌胜利,或有躲避刘禅猜忌自己的考量,他也只得撒下这“善意的谎言”。而且退一万步来说,即便他吹得天花乱坠,将自己比作上应天星的智慧化身,可保西蜀基业常青的旷代伟相,也不用担心有知情人跳出来揭穿他。 

据说当年刘备是听了徐庶的推荐这才顶风冒雪三次光临他那破茅屋,并谦恭地向他请教建功立业的方法,然后诚心实意地请他出山帮忙。那时的刘备虽未成气候,但好歹比诸葛亮年长几岁,早也拉起了一票人马,被视作刘汉王朝根正苗红的人主,一听徐庶举荐贤才,就如此屁颠屁颠地三番五次去诸葛亮的破草堂吃闭门羹,也太草率且不符合当时等级森严的、极度讲究尊卑有序的封建礼法了吧?

对此也有另一种说法: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了蜀汉第一权臣。臣强主弱的态势让后主刘禅心存忌惮,为避免皇上猜忌,诸葛亮主动请缨率师北伐。或许诸葛亮想借北伐之机远离蜀都,远离权力斗争中心,也有外出避祸、拥兵自重的考量在内。为师出有名,他献上《出师表》一折,既有战前动员的意思,亦有向后主表明心迹的苦衷在内。他有意在表章中透露出自己和先帝的特殊友情,说当初自己是被先帝“三顾茅庐”相请的精诚所感动,这才出山帮助先帝打拼事业,最终在群雄争霸的刀光剑影中杀出一条血路,助他“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诸葛亮的话中深意是,凭我和你爹的关系,一定会像当初殚精竭虑襄助他一样尽心扶持你的,这点你无须担心。诸葛亮借刘备抬高自己,恐怕不完全是为了炫耀其能,还有借此打消刘禅疑虑的更深层原因。

从中国人特有的人情世故上看,刘备身为一代枭雄,又比诸葛亮年长许多,地位也远在其上,即便诸葛亮贤名远播,刘备也会端着架子,等他找自己“毛遂自荐”,是不可能如此降尊纡贵,一而再、再二三去诸葛亮的草堂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在绵延两千余年、浓厚的“三钢”、“五常”、尊卑有序的传统文化的浸淫下,类似于“周公吐哺”,思贤若渴的领导并不多见,反而是下级极力靠近、巴结上级领导,祈求领导赏识攫拔自己是世间常态。     

说白了就是诸葛亮谙熟“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道理,是他把握住了机会,主动选择了刘备,而不是刘备选择了他。

人分两类,一类人天生具有领导才能与魅力、胆识加魄力,这类人振臂一呼,往往应者云集,最终凭号召力就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另一类人虽然才调绝伦,却只能倚人成事,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具备领袖群雄的资质与能力,诸葛亮显然是第二种类型的人。诸葛亮审时度势,在最恰当的时机做出了最明智的抉择。他选择加入实力弱小的刘备集团,对于处于事业瓶颈期的刘备来说,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如此一来,对刘备而言,他的重要性与稀缺性不言自明,在刘备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诸葛亮自告奋勇,并借机上位,他的精明与算计可见一斑。

因此,事情的真相应该就如《魏略》等史料所记载的那样,是诸葛亮主动找到刘备来了个毛遂自荐,而不是刘备主动进山寻访诸葛亮,且不辞跋涉之苦,经三次上门恭请才终于如愿以偿的。    

二十余年后,占据西川的刘备故去,诸葛亮为了让自己的形象更加完美无暇,不遗余力的包装、美化自己。在《出师表》中,他有意隐匿了自己当年主动赴樊城投靠刘备的实情,将一种在当时稀松平常的主、宾间的雇佣关系,吹嘘成是刘备哭着喊着非要请自己出山辅佐的人情关系,他如此煞费苦心地挟刘自重,无非是为了给自己的专权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或许这只是诸葛亮的权谋诈术使然,抑或他也有难言之苦衷,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消除后主的猜疑,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诸葛亮的高大伟岸、一身正气之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关于刘备“三顾茅庐”一事的真伪早已无人在意并一探究竟了。 

而早已厌倦无休止战争以及饱受专权压制、等级森严之苦的普通民众,内心对于和平安宁无比向往,也乐见这个尔虞我诈的世界上确有一位发自内心尊重人才的领导,和一位身具高风亮节、为国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且极富人格魅力、毫无道德瑕疵的伟大丞相存在,于是就轻易地相信了诸葛亮自编自演、自弹自唱且涉嫌欺世盗名的“诳语”。刘备“三顾茅庐”的传说,经诸葛亮、陈寿、罗贯中的接力涂抹,再经芸芸众生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已淬炼成三国故事中最广为人知,也是最为经典的传奇故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