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北宋《汝窑月白镶金边葵口洗》之辩析

 语言罐头 2015-10-27
[转载]北宋《汝窑月白镶金边葵口洗》之辩析
     日,博发一件宋汝窑天青六角镶金边葵口洗,由于这件汝器也镌刻有描金乾隆题诗一首,属于非常珍贵难得的器物。故,这东西亮相,可能会引起一些疑问,其疑又可能会集中在两点上,一是“如此珍贵,那是宫博等藏的,都是一诗一件,你怎么可能有?”;二是其镌刻的字体是标准的楷书体,一看极似当今的电脑楷体字,因此疑惑这是否是“当代电脑机刻的”。。。云云。

    上述的第一个疑问,“我民藏者,怎么会有”,已然没有必要去回答,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孩童级别的问题,肤浅至极。我所要说的,不仅是有,而且非一二件。至于怎么获藏的,这里就不去说故事了,尽管那是真实的,讲了人们也可以认为是愚编的,因而就不去做那费力不讨好的事了。今天关键是要接续昨日未言尽之处,说说第二个问题。

    早在前年,我曾经在中国文物网论坛上针对别人发出的罕见红汝奉华款瓷器,通过字体对比研究,发帖肯定过其红汝奉华款之“奉华”二字楷书字体并不是当今电脑字体。但是,由于我所拥有的这些镌刻乾隆题诗的汝器,其字体又多是标准楷书字体(所谓标准,其实就是如字帖上那种书写极为规范的字),因此,觉得还有必要多说一点。故而,今日便将所藏另一件“汝窑月白底镌刻乾隆题诗葵口洗”,新发上来,结合着阐明愚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这里,愚不再去具体分析这些镌刻文字字体细节上的差异。只是通过鉴赏这件月白葵口洗,从另一个角度去解析。

    首先,本品为月白色汝窑器,通过下面提交的清晰照片(由于我的照相设备并不专业,加之汝窑器最难拍,其质感很不容易全面真实的反应出来,因此,这些器物照片,便不是最能真实反映实物质色质感的照片,特别说明之),无需细致即可看出,其质色质感非常的地道,其釉色慈润如有玉质感,毫无鲜亮贼光之感,非常典型的汝器亚光釉色,这种润泽无光亮感的釉色,不仅是汝窑真器的基本特色,也是年代久远造成了更多的失光所致。有人说,现代制伪者可以做旧去光,没错,一些制伪或者仿古瓷制作者,是采用了这种方式,然而,由悠久历史或者在土中窖中长期埋藏而自然失光的质色,仍然是那些制伪或者仿古者所难以做到非常真实的,其只可以欺骗经验较浅者。除了釉色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其布满隐隐的开片纹,自然细密。其芝麻铮钉的芝麻形标准典型,露胎呈香灰胎色。所有这些基本的形态和质色,实在是现代仿作所难以去仿制的。

    其次,我们来看其文字。本品底镌刻的乾隆爷题诗为:“官窑创自修内司,尔时外间禁用之。即今经六七百嵗,犹见一二晨星遗。乾隆戊戌夏御题。”诗后钤“古旨”方刻章。(乾隆戊戌为1778年夏,可证乃为乾隆亲题诗)。其字布局为圆环排列,中心镌刻“丙”字。就字体而言,本品的字体,主要为楷体,但是期间也有类似隶书体间插其中,并非完全的标准楷体。因此,要说其是电脑字体用机刻的,这点特征就难以自圆其说了。

    关于电脑字体的问题,了解其制作过程的人都知道,其原始字体仍然是由书法家书写的,然后逐个输入电脑,矢量化后,由相关软件生成电脑矢量字库。换言之,中文电脑字库中的字体,并不是由电脑自己生成的,其实质上还是书法家(人)书写的。因此,除了一些新创字体以外,通常的传统标准字库,如楷书、宋体、仿宋、隶书、魏碑、黑体等,也是某书法家用标准字帖的规范写法来书写,并输入电脑生成字库的。由此,也这才会出现某些同一字体,但是字库出品者不同,其字形和结构会有所不同,尤其是台湾汉字字库和大陆汉字字库,就存在同一字体但笔划间距高矮等呈现不同差异的现象,其原因正是当初原始字是由不同书法家书写的缘故。

    而我们知道,电脑的兴起,即其进入广泛商业化使用,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后,在中国PC286的年代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的汉字字库刚刚创立不久,字体只有极少的几个,大陆甚至还没有繁体字库。而激光刻字机,尤其是依据电脑操作的激光硬材质刻字机,其出现到可商业化广泛使用,在中国也不过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事情,距今不到二十年。因此,如果这些字是电脑激光刻字机刻出来的,那么其最早距今只有十几年时间。其刻制质量很高,完全没有损伤一点瓷釉,如果硬要说其是机刻出来的,那么其应该是电脑激光硬材质刻字机出现后的这十来年时间中。换言之,其时间还要晚。

    而我们反观这些汝瓷的釉色和老相,则很难去说,其器物也是这十几年时间中所烧造的仿器,此其一;其二,再看其镶金边,不难看出,其金光绽放,经用刃器刮之,可感其鎏金附着力强,紧实不浮,是鎏的真金,而绝非有些人凭想象信口臆说的所谓“化学金粉”涂抹。同时,只要略懂古钱或其它青铜器鎏金并有铜锈析出特征,且锈况呈自然分布状态的,就可以判断其锈绝非一日之寒。由其鎏金镶边我们可以真切的看到其锈况的自然状态,并能据此断定其经历了很长时间。换言之,这种锈况不可能是在近一二十年时间做成的新器中可以出现的;其三,我们进一步来看鎏金镶边与口沿的结合状态。不难看出,其金属边紧扣瓷器的口沿,结合不仅非常紧密,而且其边扣线条宽窄也十分规则,可以说,其金属镶边不伤器口,做工非常的精密。这若非人工精细施工所为,岂能是其它?

 综上所述,我们在这里从釉色的质色及其所反映出来的天然老相,结合精密的镶金边和天成锈色,已然可以认定此器的真实可靠,非宋汝而不具备上述特征。而其镌刻之字,尤其是字体,有的虽然与现代我们见到的电脑中的楷体很接近,但是,电脑中的字也是人写成的标准字帖型文字,而这些字体字帖,在乾隆年及其之后,是不难见到的。其当初采用这种标准端美的楷体字来镌刻乾隆题诗,应该是完全可以的。历史上古人的所为,我们今天并不能通晓尽知,故不能以自己见识所限而轻率否定。

 在开放性的,可以任由人编辑修改的百度百科上,有人写道,宋汝器上的乾隆题诗,是一诗一器,不可能有一诗分别在不同器上出现,不然,大陆和台北两故宫博物馆的题诗汝器怎么不见重复的?愚见以为,这一观点是很荒谬的,乾隆帝赏瓷无数,汝器包括各大名窑之器也绝非仅几件。因此,其题诗反复被镌刻于不同器形上,事实上是在情理之中的。这就像帝诗可以反复书录于不同地方一样!故,不同的瓷器器形上反复镌刻一首帝诗就不奇怪了。此其一;其二,在该条目和某些个别文章上,此人对汝器或其它名窑瓷器镶金、银、铜边的的问题,认为是有人别出心裁所为。这一说法并无丝毫道理可言,极尽臆说胡猜。事实上,国内著名瓷器鉴赏家在其所出书上,早已展示过镶金边的汝窑器,此已然无需再说。那种言下之意认为镶金属边是现代人别出心裁伪作的言论,在实物实况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最后,结合实物老相质地和繁复精密的做工,再去用自己获藏时所付出的价格进行制作成本比测,其实,你便能更清楚的知道东西是否让人踏实。这是因为,这些镶金边镌刻诗文的瓷器,如果要制伪或者仿作并当真器出售,其制作成本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并且还要埋入地下若干年后,才能形成入骨土沁,才能使鎏金膜锈蚀破损,导致铜锈生长析出来。如此折腾,不计成本和时间,其目的何在?既无名又无利的事情,且反复去做,并不止一二件,这,我们怎么去做合理的解释呢?若如此,其脑是髓还是水?!当然,你获藏时的来路,你自己也是清楚的,甚至是反复考证过的,毕竟,这钱,还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如此这般,方可心定神闲,得之,无非幸运而已。


[转载]北宋《汝窑月白镶金边葵口洗》之辩析

[转载]北宋《汝窑月白镶金边葵口洗》之辩析

[转载]北宋《汝窑月白镶金边葵口洗》之辩析

[转载]北宋《汝窑月白镶金边葵口洗》之辩析

[转载]北宋《汝窑月白镶金边葵口洗》之辩析

[转载]北宋《汝窑月白镶金边葵口洗》之辩析

[转载]北宋《汝窑月白镶金边葵口洗》之辩析

[转载]北宋《汝窑月白镶金边葵口洗》之辩析

[转载]北宋《汝窑月白镶金边葵口洗》之辩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