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工笔画院· 名家在线】著名工笔画家金涌焱

 C音MM 2015-10-27

金涌焱,河北省雄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画家、国家一级画师、保定市美协副主席,山东省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擎天柱



2014年:《擎天柱》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2012年:《擎天柱》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暨第12届全军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最高奖)

2011年:《我心飞翔》参加全国第八届中国工笔画大展暨中国新农村建设成就绘画展获优秀奖(最高奖)

2000年:《淡月》参加跨世纪著名中国画家作品邀请展。

1998年:《新晴》获1998金彩奖?牡丹杯新人奖,并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展览。

1998年:《悠悠无限情》获中亨杯全国书画展优秀作品奖。1998年:《细雨如酥》参加《中国当代国画集粹》。1997年:《悠悠情思》参加《世界华人书画展》并被收藏。

1997年:《心声》获迎接97香港回归中国书画作品大奖赛铜奖。

1994年传略编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1992年:《秋初瞑》获国际中国书画大赛三等奖并编入《二十世纪中华花苑掇英》画册。

1991年:《猫与芭蕉》入编挂历《中国当代工笔画精粹》。

1990年在天津举办个人画展。

1989年:《夜,静悄悄》获天津美院学生作品展一等奖。

1983年:《农家小院》获河北省美展优秀作品奖(一等奖)。





牧羊女




中国书画报发表作品《清新》

1992年《迎春花》发表作品《瑞雪》

美术教学示范作品:《蔬菜白描画稿》、《珍禽白描画稿》、《博古白描画稿》、《鹰白描画稿》、《楼阁白描画稿》

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金涌焱国画集》

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金涌焱作品选》

中国民族美术出版社出版:《金涌焱工笔花鸟作品选》

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工笔画线描花鸟画谱》鹰隼篇

《工笔画线描花鸟画谱》田园篇

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孔雀画稿》

2010年第36期中国书画报发表专刊

2011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画家精品集》 第六期 第一辑 金涌焱

2011年天津津宝斋出版:《涌焱画集》

2014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金涌焱》(大红袍)





我心飞翔



怀着静寂的心

文/金相如


中国花鸟画发展到唐宋可算是达到了鼎盛时期。至元、明、清虽然也出现了王渊、边鲁、边景昭、钱选、林良、吕纪、恽寿平、任伯年等工笔大家,但依旧是走不出衰退的局面。时至近现代,于非闇、陈之佛可谓是最著名的两位工笔画大家。他们也曾旗帜鲜明的为振兴中国工笔画做了大量工作,也曾创作了诸多的优秀工笔画作品,却并没有使中国工笔画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童年




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画艺术开始吸纳异质文化营养,对西方绘画的借鉴无疑赋予了传统绘画具备现代化审美情操的视觉语言。中国画的这种变革给传统的工笔画艺术带来了更丰富、更鲜活、更陌生的视觉体检。一切传统工笔画的图式被打散重构——以深沉雄健代替柔弱肤浅;以严谨缜密对抗粗陋松散;以庄穆静雅抵制喧嚣媚俗。




藕塘香韵



金涌焱先生与他同时代的工笔画家一样,有梦,有梦想,有拼搏精神;早在90年末上世纪80年代初在天津美术学院就读时,就立志革新中国画。他师从数家,旁及百家,为自成一家而拼命钻研.那期间他临摹了大量唐、宋名画,深入研究优秀的传统绘画技巧,花费了很大经历。




天鹅



金涌焱先生对线描情有独钟,他特别注重线的表现力,注重线在其他作品中的作用。他认为线是工笔画的骨,线是工笔画的魂,线是工笔画的精神。因此他在线描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他作品中的线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无论是质感、体积感、空间感都处理的恰到好处。




瑞雪满乾坤



他在1990年完成的一幅白描作品就很能证明这一点。《群仙朝元图》是金涌焱根据唐代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宋代武宗元《朝元仙仗图》改画而成的。1990年在美院举办的“金涌焱国画展”上展出了这幅作品受到了专家好评,乃师何家英等大加赞赏。




忽如一夜听秋雨



杨仁恺是中国著名书画鉴定大师。杨老看到金涌炎这幅长卷时惊叹不已,赞曰:“绝哉、妙哉,此长卷堪与唐、宋二卷并存。”然后欣然命笔,为此长卷题名为《群仙朝元图》。而后,著名书画家、鉴定家王梦庚,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陈某都为此卷作长跋称赞。








金涌炎先生的作品极具中国画的特点,但不墨守成规。每每有创造,有新意,看似不经意,实则匠心独运。如果说纯净和宁静是他绘画的核心特征,那么清雅飘逸、空灵静谧则是他绘画的风格面貌。他的工笔花鸟无疑是直追宋画的真情、自然与质朴。







《芦汀暮色》是他1989年创作的一幅工笔花鸟作品。早春的芦苇从中,一堆水禽悠然自在、闲情逸致,静栖于上坡之上,遥望远方,宛若室外桃源的隐士一般,静淡清雅至极。此作无论从构图、用笔、用墨、着色都充分体现了画家的匠心独运。









整幅作品着色不多,以淡墨层层渲染完成,尽管如此,他把那种暮色苍茫的意境处理的十分得当,堪称佳作逸品。还有《踏入那梦织的温柔》、《归途》、《晚风轻轻吹过》、《碎落的梦》等作品,都体现出金涌炎先生作品鲜明的风格特征。







他在创作中客观物象特征的描绘,更注重画家情感与心性的抒发。在整体上刻画物象的意态神韵方面把握得更加得体。在技法方面更加强调中国工笔画的特征,运用线的起伏、刚柔、轻重、稳急、曲直、隐显来展现画画的节奏韵律。色丽求逸,完全洗脱明清以来工笔花鸟画那种媚俗的市井气。





金涌焱先生深知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必须要创新,既不能重复模仿别人,也不能重复模仿自己。创新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非常重要。创新则生,不创新则亡,这是一个真理。金涌焱先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他在深入研究传统艺术作品的同时,还做了大量的写生。他知道画家必须要走到生活中去,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如果艺术家没有对生活做很好的体验,那么他的作品就没有时代性,没有时代性就没有艺术感染力。金涌焱先生曾经如是说:“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是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观察、感受、认知、积累升华的结果。”






2000年后,金涌焱先生创作了大批具有鲜明个性的的工笔花鸟作品。他大胆的借鉴西方绘画的色彩表现形式,把中国工笔画优秀的传统技法与之相结合,创造性的完成了《半亩小田度春秋》、《瑞雪满乾坤》、《竹林雅趣》、《冷月无声》、《秋鸣声声破轻晓》、《露重叶垂垂》等一大批具有探索性的作品。







金涌焱先生的画崇尚纯净和宁静,就像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唱腔一样,中正、清新、典雅、华贵,赏后令人难以忘怀。激情能创造艺术,然而持续性的内在动力才能创造出杰出的艺术。一个人,特别是艺术家,一定要活得纯粹,活得淡然。在这喧嚣浮华之中,不能急功近利,要甘于寂寞,能坚守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作品。







金涌焱老师在现代工笔画院授课剪影



金涌焱老师在现代工笔画院讲授“构图与创作”




金涌焱老师在现代工笔画院为学员们示范“白描写生”




金涌焱老师在现代工笔画院为学员们示范“白描写生”




金涌焱老师在现代工笔画院为学员们指导创作草图




金涌焱老师深夜仍在画院为学员们指导创作






金涌焱老师带领学员去植物园写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