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不等于骗方!
止咳小偏方——萝卜姜汤 感冒咳嗽是最常见的疾病了,如果在咳嗽初期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就可以免受咳嗽之苦。 推荐人: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老年病研究所副所长韩祖成 寒性咳嗽:一般来说,舌白、舌苔厚,痰不发黏、色白,冬天比较常见。 做法:可以选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三碗水,先把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成一碗汤,只喝汤就可以,一般需要早晚各一次,每次多半碗,连续5~7天。 热性咳嗽:舌红、舌苔厚,痰黏稠、色黄。 做法:可以用冰糖和雪梨1:1的量放在碗里然后上锅蒸熟,熟透之后吃梨喝汤。坚持每天早晚各一次,一般来说5~7天就咳嗽可以缓解甚至治愈。 提醒:用方子之前前提是分清自己是寒性咳嗽还是热性咳嗽。 感冒小偏方——葱白汤 推荐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杨保林 推荐偏方:葱白汤。 做法:取葱白(连须)、生姜片5钱、水一碗煎开、加适量红糖趁热一次服下(葱姜不需服下),并马上睡觉,出汗即愈。 推荐理由:此法民间常用,又称“连须葱白汤”,在《活人书》中有“伤寒头痛如破,连须葱白汤主之”的相关记载。如果在风寒感冒初期使用如上方法,加上休息调养,能促进康复。 咽炎小偏方——金银桔梗汤 推荐人:福建省闽东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 张秋仔 推荐偏方:金银桔梗汤。 做法:取金银花15克、桔梗20克、甘草10克、陈皮10克、青果15克,用1000克水煮开后,再用温火熬制45分钟,过滤后的药汤中加入蜂蜜,连服5-6天即可。此方对急、慢性咽炎都有特效。 专家提醒:此方对肺热的患者会有较好的效果。一般咽炎患者有咽痛、咽干、上火的症状,吃这个方子的确会有疗效。但脾胃虚弱、容易拉肚子的人,最好不要用这个方子。 偏头痛小偏方——紫菜干 天气闷热、室内外温差大以及睡眠不足都可能会诱发偏头痛。 推荐人: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科医生朱晓平 推荐偏方:紫菜干。 推荐理由:紫菜干之所以有治偏头疼的作用是因为紫菜里含有大量的镁元素,有镁元素的宝库之称。据测定,100克紫菜里含有460毫克镁,而镁对偏头痛有预防、缓解作用。 虽然偏头痛的机制目前还没有研究清楚,但是近年来医学界注意到,镁离子可能通过影响上述多个环节,在偏头痛发作机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偏头痛的患者进行检测后发现,他们普遍存在着低镁的现象。所以,别看吃紫菜干这个方法很简单,效果却不差。不少患者都反应,在坚持一个月后,偏头痛就不怎么发作了,不会像以前那样影响工作和生活了。 降压小偏方——决明子药枕 很多高血压患者虽然坚持服降压药,但是因为气候、情绪等原因,血压容易波动。此时,除了坚持服药以外,不妨试试以下2个降压小偏方,帮助保持血压平稳。虽已入秋,但天气依旧炎热,人们的情绪也容易变得激动,这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 推荐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庄乾竹博士 做法:建议高血压患者,取石决明子、草决明各1000克,加工成粗末装入枕芯。二者合用可起到平肝潜阳、清热的作用,能帮助保持平和的心情和平稳的血压。 头痛小偏方——生白萝卜汁 生活中难免头痛脑热。 推荐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马洪明 推荐偏方:推荐一个治疗头痛的小偏方——生白萝卜汁滴鼻。 做法:取生白萝卜汁,每次滴鼻孔两滴(两鼻孔都滴),一日两次,连用4-5天,可除根。 推荐理由:白萝卜性凉,入肺经,具有通窍凉血之功,用治鼻炎或鼻窦炎引起的头痛,证属风热者可能有一定效果,临床除头痛之外,多伴有鼻塞、口干等症。用时宜注意卫生,防止因萝卜汁受到污染而引起鼻腔、鼻窦、内耳道感染的情况发生。 失眠小偏方——醋泡脚 失眠对于上了岁数的人时有发生。 推荐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马洪明 推荐偏方:醋泡脚。 做法:睡前用半脸盆热水,加一两醋双脚浸泡20分钟。 推荐理由:中医学认为失眠、多梦是各种病因致人体阴阳失调,心神不宁所致,调和阴阳为治疗失眠的总则。足为人之根,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双足的保健。醋,又名苦酒,味酸、甘,性平,有散瘀血之功,故经常用热水加醋泡脚可活血通经,调和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平衡阴阳,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可作为治疗失眠的一种辅助方法。 止鼻血小偏方——藕节芦根汤 天热,干燥容易流鼻血。 推荐人:山东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王仁忠 推荐偏方:藕节芦根汤。 做法:将藕节、芦根等量,一起切碎,煎一碗水一次喝下,一日二次,连用5日,清热止血,永不复发。 推荐理由:藕节性味涩平,功专收涩止血,凉血化瘀,故可用于多种出血证;芦根性味甘寒。入肺、胃经,该药甘寒质轻,长于清肺胃气分之热,生津止渴。二者相配伍,既清肺胃之热,又能凉血化瘀止血。可用于肺胃热盛所引起的鼻出血。同时对于急性鼻出血患者,还需配合局部压迫、填塞止血。 小孩发烧小偏方——绿豆饼贴脚心 推荐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中医诊疗中心主任医师窦丹波 推荐偏方:绿豆面饼子贴脚心来退烧。 做法:用鸡蛋清做水,和生绿豆面一起和成面,捏成小饼子,贴在孩子双脚脚心最洼处,贴上一两天就能退烧。 小孩腹泻小偏方——黑枣捣糊贴肚脐 除了发烧,小孩子还容易腹泻。 推荐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中医诊疗中心主任医师窦丹波 推荐偏方:黑枣糊贴肚脐 做法:把黑枣去核,捣成糊,贴在肚脐眼上,一晚上就有效果。如果是肚子痛,就拿胡椒粉和成糊,点上些醋,捏成小饼团,贴肚脐眼上。 老寒腿小偏方——山楂蒺藜丸 冬天一来,很多人的老寒腿又发作了,疼起来非常痛苦。 推荐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中医诊疗中心主任医师窦丹波 推荐偏方:除了日常多运动,可以吃点山楂蒺藜丸。 做法:把去核的山楂肉和白蒺藜(中药店能买到)适量,分别上锅蒸,熟后打成浆,混合在一起,捏成丸子(3~5克),每日吃上三五丸,吃上一阵子,就会有效果了。 需要提醒的是,中医治病讲究辩证,不可能千人一方,也不可能一个方子解决所有人的问题。专家们提供的方子仅供亲们参考,如需使用,我们建议用前咨询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