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军:坚持“高线”严守“底线”发布时间:2015-10-12 来源:湖北省纪委监察厅 阅读次数:317 【字体: 大 大 中 小】 既要把理想信念宗旨这个核心价值观作为“高线”,又要守住党的纪律这条“底线”。最近,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坚持“高线”、守住“底线”,是对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新阐述,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落实到行动中。 准确领会把握“高线”和“底线”的深刻内涵及辩证关系。“高线”是党员干部精神层面的崇高追求和价值坐标,即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纯洁的党性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宗旨观念。“高线”源于对党的理想信念的笃守和赤诚。在当代中国,坚守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就是要坚持与实践党的基本理论,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坚守、笃信、赤诚、专一。“高线”源于党的建设发展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党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它们没有也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推移而失去其灿烂光芒和珍贵的价值。“高线”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道德规范,在塑造人格、建立公序良俗、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施政方面,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古训等,我们党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理念同样根植于这些深厚的历史底蕴。 “底线”是党员干部行为层面的最低约束和最低标准,即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在党的纪律和规矩的范围内活动,不得有任何逾越。从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来说,纪律是保证底线,严守纪律是实现“四个全面”的重要保证。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只有用纪律来保驾护航,把党建设好,才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方向指引,确保我们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对党员个人的基本要求来说,纪律是资格底线。遵章守纪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党员是有着特殊政治职责的公民,入了党就意味着身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在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只有受得了党章党规党纪的刚性约束,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才能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和期盼。从规范党员干部的言行来说,纪律是行为底线,党规党纪是规范党员自身行为的。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始终保持对制度权力的敬畏,始终保持严于律己的戒惧,始终坚守为官从政的各项行为规范,才能保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违规逾矩。 “高线”和“底线”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两个重要方面,须臾不可或缺。“高线”是目标和方向,重在思想引领,“底线”是尺子和边界,重在制度规范;“高线”是解决不想腐的问题,“底线”是解决不敢腐、不能腐的问题;“高线”凸显的是政治品格和思想境界,“底线”凸显的是从政纪律和行为操守;“高线”要求强化信仰意识,增强政治免疫力,“底线”要求强化遵循意识,增强腐蚀抵抗力;思想“高线”是内因,“底线”约束是外因,“底线”能否起作用关键要看思想“高线”,思想“高线”生了锈,“底线”的约束也很难产生化学反应,没有“高线”,想要守住“底线”也是难上加难。只有坚持“高线”严守“底线”,才能实现以德治党和依规治党的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自觉把坚持“高线”严守“底线”要求落实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各个环节中去。一是教育引导要深入灵魂骨髓;二是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坚持抓早抓小;三是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要互为促进融合;四是“两个责任”落实要层层压紧压实;五是干部选拔任用要强化“两线”导向,在党内形成坚持“高线”者上、突破“底线”者下的能上能下的用人导向,真正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党员领导干部要落实好坚持“高线”严守“底线”新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高线”严守“底线”,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一要弘扬理想信念;二要严守纪律规矩;三要对标见贤思齐;四要践行为民宗旨。当前要切实落实好“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安排部署,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系仙桃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