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琅琊榜》一剧的核心失误

 361doc938 2015-10-28
谈《琅琊榜》一剧的核心失误

 

 

斟酌了好几天,最后把这篇剧评的主题确定为如题所见了,希望满怀期望来看剧评的亲们不要被吓到,我想我有必要交代一下这篇文字写作的初衷,以及为什么最后总决定落笔时会变成现在看到的样子。

 

首先说,批评来自于喜爱、来自于一段非常愉悦的观剧体验,桂花已经过了没事儿浪费时间看个烂剧只为在网上吐糟的年纪了,而且不是真正能打动我的剧集,怕是我根本没耐心看完。所以,尽管此文最终的落脚点是批评,但如果没有这部精品剧集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我是不会满怀激情地品鉴着每一个细节并在脑中无数次揣摩推演剧情的,主创团队带给了我畅快的审美体验,作为一个经常在网上发表一点文字作品的写手不写点东西是对不住人家的。其次,就是为什么最终会以批评做主题。大家信我,我原本是想先把那些带给我畅快体验的剧种优点先摆出来再说缺点的。但是考虑到这样会使文章的主题分散、篇幅太长并最终影响大家的阅读体验,所以决定还是主题鲜明一点,这样更能把想说的问题说清楚,其他的好又不是没有机会继续写。最后,为什么我会选择啰里啰嗦地把我的这一段选择取舍的过程写出来呢?因为毕竟这一段批评的主旨就是针对剧情设计中的结构失误,如果我自己的批评文章再做不到结构明晰、层次清楚的话,凭什么让人相信我以下这一大段文字呢?

 

好了,就此打住,正文开始!

 

 

 

最近也是看了不少有关《琅琊榜》一剧的剧评,其中有亲提到,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小说原作者亲自执笔编剧,并且把她所喜爱的美剧风格应用到剧本创作中。这一点我相信看过全剧的亲们应该已经有所感触了,美剧中最为人称道的叙事方式、丰富的叙事层次在此剧中的运用,是这部剧剧情引人入胜的根源所在。但是,如果有亲看完全剧会对结局部分感觉有所缺憾的话,其实也正是因为,剧本的问题出在叙事方式和叙事层次没能自始至终的把握好这方面,略略有那么点点晚节不保的意思。而我所看到的问题也正是出现在收尾部分景殊相认这个关键节点的处理失误上。

 

景殊相认这个关键节点在剧中起到的作用,应该是把之前铺垫的所有矛盾和情感收束到一起,形成一股合力,并用此力量把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使昭雪沉冤这个全剧天然的高潮部分能够给观众最强烈的观感体验的。这本应是高潮的前奏、是冲刺前的提示铃,本剧前面铺垫的是如此细腻用心,可是偏偏在这个相认环节却出现了杂乱无章之感,跟我有类似观剧体验的亲可以回头想想,是不是你很多别扭、诸多遗憾的根源出自于此?

 

细细梳理一下剧情,作为全剧的一条推动剧情发展的情感主线,萧景琰和梅长苏两人的情感互主创们也给了相当的笔墨渲染,我大致归纳了以下,主创方面至少是分了三个层次同时推进同时铺排的:萧景琰内心对林殊的怀念和他现实中对梅长苏的疏离乃至情感伤害,让人对真相大白时萧景琰的内心冲突有审美期待;活在梅长苏躯壳里的林殊是压抑不住、时时外露的,但是梅长苏又不得不把内心深处的林殊一次次深深掩埋,这个被攻于算计的梅长苏浸染过的林殊,将来能否为他的朋友重新接受,这又是前情的一个铺垫,而且景殊二人迟迟不能相认的根源就在于林殊对萧景琰为了雪冤往往不管不顾有很深的顾虑,这个顾虑在两人相认时是已经解决了、还是一起爆发了又或者完全坏事儿了;再就是那层出不穷的林殊才有的生活细节,他们最终会在什么时候被点破,而这一系列的细节展示,本身就是为最后破局准备的,那么它们将以怎样的一种方式破局。这些内容,都是主创们费尽心力铺垫下的,而这所有的铺垫合理地推演下去,终究会以怎样的形式全面铺开,这都是景殊相认这个环节创作团队必须处理的问题。

 

 

那么我们逐一看看这些铺排的线索,以及后续处理的失误。

 

关于萧景琰的内心情感,我们先来看两个剧中场景:梅长苏第一次去靖王府,谈话完毕起身活动的时候,伸手想要触摸林殊那张弓一场。那张弓,摆在第一次故地重游的屋宇中,是足以瞬间就把梅长苏内心深处所有有关林殊的记忆都召唤回来的。而且这个时候,我们也看到苏哥哥此时的神情是游离的,就在这一刻,梅长苏虽然没说话,但是他的动作和神情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观众,他已经沉浸在了属于林殊的记忆里,十二年的惨痛离别使得谁都特别能体会这分记忆扣人心弦的力量,这份记忆,在此刻即便是继续沉浸下去就够伤人的了,更何况萧景琰在这时突然蹦出的一句:“别动”!一个劫后余生的人被人这么硬生生的从自己的记忆里甩了出去,苏哥哥此时的内心究竟被伤害到什么程度,还请大家就着“他生前最不喜欢别人动他的东西”这一句细细咀嚼吧。而且这种伤害远不止一次,第二次比较突出的是梅长苏为了劝阻他盲目施救卫峥一场,萧景琰砍断铃铛绳索伤人心在前、把梅长苏扔在走廊上冻了半个多时辰伤人身在后,此时很多观众怕是已经对萧景琰一肚子怨言了,此时的萧景琰居然还在一口一个“局外人”刺激梅长苏,刺激的蒙大统领都看不下去了。而且说一次就好了嘛,更有甚者在梅长苏又一次忘情走神说出“那我先谢过殿下此番辛苦”之后,他又一次强调“明明是先生在帮我”,总而言之,萧景琰对于赤焰旧人的那种情分,他根本没打算跟梅长苏分享过。更别说还有因获知聂锋死亡真相后表明要替赤焰军雪冤的场景以及见过卫峥后提醒梅长苏他最终的目标就是雪冤的场景了。这些个场景,真心是我想大大表扬主创的地方,尤其是我所提到的前两个场景——同一个人的言行、发生在同一个场景中、面对着局内局外双重身份的情感宣泄客体,如此剧烈冲突的两种态度在紧凑的空间里激烈对撞,情节如此丰富、情感如此有张力,简直是要让人拍案叫绝的。

 

对于主创们来讲,你既然如此的用心铺垫萧景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林殊情感上的伤害,就不要意外于观众对林殊身份揭穿后萧景琰内心悔恨和痛苦的心理预期,也应该能够理解观众愿意看到两个好友劫后重逢时的那份喜悦。生活可以走时间线平铺直叙,但戏剧的铺陈却不能无果而终。其实正是前面这些细腻动人的铺垫,为此举赢得了大量的观众口碑的。但是,剧集后来,却并没有满足观众的这份心理预期。在后面的剧情中,当萧景琰突如其来的得知梅长苏可能就是林殊后,他扔下明显看起来已经身体不适的活生生的好朋友自己一个人跑去跟妈妈哭诉自己没能早点认出好朋友来,而且事后好多天就跟没事儿人似的,两人的友情进展也仅限于送上了一份迟到了十三年的礼物。这一部分处理的太过单薄,应该不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感觉。

 

 

再说梅长苏。像梅长苏这种换了一张面孔回到原来的生活圈推动故事情节的人物设定,身份的揭穿就一定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看点,更何况,《琅琊榜》一剧又格外良心的设计了不同关系的人物以不同的方式来识破梅长苏的真实身份,而且,每一次的识破都有各自的不同作用。比如,剧中第一个认出林殊的是太皇太后,老太太以完全老糊涂了的形式,突如其来的告诉我们(尤其是没看小说没看剧情介绍的观众),我们已经认识的这个主角可能还有另外的一重身份,而且那个叫做“小殊”的人和当时剧情的核心人物霓凰郡主曾经有过婚约。老太太人虽糊涂,介绍起人物关系来可是言简意赅直奔主题。再比如,蒙挚认出林殊虽然情节上没什么波澜,但却借由蒙挚之口,又一次简单介绍剧情,让观众更进一步了解到梅长苏和林殊就是一个人,以及简单介绍了为什么会换了一张陌生的面孔出现。以上两者识破林殊身份的主要作用还是为了推进剧情,那么到了霓凰识破身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掺入更多的情感了,从霓凰转述的卫峥帮她整治水军到穆王府赏花时捡拾落在霓凰发丝间的落花,从过林家旧宅而不入到长亭相认感怀无法回到过去,我们能从和霓凰的交流中,清楚地感觉到梅长苏从来就没有忘记过内心深处的林殊。再后来,和静妃相认,那简直就是两个聪明绝顶之人的智慧交锋,而且,静妃相认的重点,除了原本准备为后面布局,也有渲染长辈关爱之情的意味在里面。甚至就连夏江,他的识破身份都设计的虚虚实实、一波三折,而且还承担了负责终极揭穿的任务。有这样纷繁复杂的前期身份识破过程,让人怎么能不对最关键的景殊相认产生强烈的期待?而且恐怕越是注意到相认的情节都设计的如此不同的观众,越是对这最后一场相认充满了期待吧!然而,结果我已不忍再说。

 

而且,除了实在无法交流的太皇太后和夏江,梅长苏几乎是细心地嘱咐了每一个知情者,不能把自己就是林殊的事实告诉景琰,因为景琰一定会急于替赤焰军雪冤而打乱梅长苏所设计好的最稳妥的节奏,而且萧景琰也在不断用自己的言行证实梅长苏的这一担忧。毫不夸张的讲,萧景琰迫切的雪冤态度是梅长苏不愿与之主动相认的根本原因。那么,这个态度在意外景琰识破林殊身份之后,是发生了转变,还是终于爆发了梅长苏最担心的后果?不要跟我说后来景琰被自己的亲妈说服了,没冒进没妄动。对于雪冤一事的缓急态度是梅长苏和萧景琰之间的矛盾,即便是有静妃的劝说,但是没有让矛盾冲突的直接对立双方直接解决矛盾,在戏剧冲突这个层面,是一个失败的设计。应该不止一位亲是和我一样,十分期待萧景琰明确的给林殊一个态度,让林殊不必再担心自己的冒失,让林殊安心地享受故友重逢后的喜悦吧。然而,我们没有在故事中看到一个明确的关键节点。更何况,在为最后的昭雪沉冤铺路的过程中,一直都是梅长苏在努力谋划,萧景琰基本上是承担了努力听话、认真工作、偶尔添乱的任务,那么,在林殊的身份被揭穿以后,一心翻案的萧景琰有没有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当然这一点,后面的剧情还是有交代的,但是也只是用了两个短镜头简短的说了说萧景琰准备开始推动翻案,篇幅太短,而且也没有明确表明萧景琰主动承担的态度,所以说,这条线索也没照应好。

 

真心说,我认为作者刻意强调的梅长苏所谓的“搅弄风云”处理的并不成功,从故事的情节来看,梅长苏真心没干过一件真正的坏事,他所处理掉的人都有罪有应得的成分,唯一不择手段的地方就是在萧景睿生日那天当年揭穿一切,而且,在此之后梅长苏不仅什么坏事都没干过,甚至连他自己都忘了他应该“搅弄风云”了。真心说如果两人相遇后或是最终林殊与老皇帝当面交锋的时候,还能对梅长苏的这一点性格层面略有照应的话,也不算大失误,但是最后没有。

 

至于前面层出不穷的、诱导萧景琰不断把梅长苏和林殊联系起来的那些细节刻画,在不断地把萧景琰的疑惑调动起来的同时,也必然会让观众期待着这一条细节链会在景殊相认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当梅长苏和静妃不约而同的说出父亲的名字叫做“梅石楠”之后,这条引起萧景琰不断联想的细节链实际上是处在一种人为地压抑过程中的。有一定赏剧经验的观众必然会无比期待这种压抑之后的爆发,而且,这种爆发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已经在原著小说中被证实过一次,最终却不了了之,实在是令人遗憾。

已经梳理了这么多前面剧情关于萧景琰和梅长苏之间的情感、他们所面临的矛盾冲突,我的目的是想让各位读者明白,在此基础上,作者最终应该怎样来安排后面的核心场景,才会不浪费之前这么多带给观众赏心悦目心情愉快的体验的情节。我们能够理解作者当初在小说中安排的梅石楠点破萧景琰识破林殊身份、榛子酥点破梅长苏获知萧景琰认出自己的设计,这两者在故事中给与读者的冲击是有口碑的;我们也能理解电视剧中最后安排夏江在梁帝面前点破林殊身份的设计,毕竟这样处理对于雪冤这条故事主线带来了非常震撼的心理感受。但是这两种处理方法是彼此矛盾不可兼容的吗?又或者即便是两者叠加依旧有让人意犹未尽之处?

 

要想弄清楚这个疑问其实也很简单,就像我前文这样,整理出线索,然后把需要有所照应的情节一一对应列出,并且给他们分出一个合适的层次、详略得当的篇幅,最终丰富它、完成它。

 

具体到剧情,那么景殊相认一段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层层推进的环节:

1、  萧景琰意外识破林殊身份,并由此产生激烈的内心情感冲击,可以不言情,但绝不能不明确。

2、  梅长苏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获知萧景琰已经得知真相,但不能确定自己一直顾虑的萧景琰急于翻案这个问题是否会有不可收拾的结果。

3、  在景殊二人彼此没有沟通、且不知夏江将要拆穿林殊身份的情况下,进宫对质。

4、  这不就顺理成章的把已经都知道林殊身份的亲朋好友都团结起来了吗?那气氛一烘托,简直了……

5、  宫中对质一段,萧景琰要经历一次心理的蜕变,从一味地想要维护林殊,到终于领悟到林殊始终不告诉他真相是因为自己的冲动会给大家尤其是林殊带来伤害,所以他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妥协,最终和好友一起渡过难关,并主动承担了林殊肩上的担子。

6、  梅长苏承担的任务是:与夏江交锋的同时,时刻注意萧景琰的冲动,并用各种方法把萧景琰被夏江挑起冲动给压制下去,并最后把梁帝的疑心转移到夏江身上。最终我甚至希望看到心力交瘁的梅长苏在面对梁帝的毒酒时,由萧景琰态度更加明确的挺身而出。这一场景绝对是值得主创团队把苏哥哥往死里折腾的啊,观众不会有意见的。

7、  夏江的任务是,不断地挑动萧景琰和梁帝各自过往的性格,把结局引向父子相残这个过往的结局,以达成自己脱身的阴险目的。

8、  梁帝最好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转变,一个毕竟老去的皇帝,又经历了多次故人入梦的心理历程,如果能够在梅长苏的辞锋下,性格终于有所松动,不愿意再为自己的疑心对儿子痛下毒手,对后来他同意翻案一节可以再埋一个伏笔。当然,此时还不必对儿子以外的人也那么仁慈。

 

以上,这才是我所整理的相对比较完整的、能够照应前篇诸多铺垫的剧情,且同时已经提供了我所认为最为合理的层次布局。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不仅故事的各主要人物性格会有一个淋漓尽致的展现,而且后来萧景琰作为翻案的主力就可以条理清楚的被观众感知到了,同时梅长苏那边外松内紧的准备过程也有了适当的节奏。关键是,经过这样一场心灵对撞,即便后来没有老友之间婆婆妈妈的互诉衷肠,观众也能清楚地感受到景殊二人之间交心过命的深厚友谊。

 

如果能够借由这个场景把观众的情绪直接调动到高潮,无疑会为最后几集增加更多的审美期待。

 

说到底,不管是写小说还是做戏剧,感性、个性、甚至冲动都是创作出好作品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能够在感性随意的基础上,把作品赋予更多的条理化、更多的理性处理手法,精工细作,相信会让已经很好看的《琅琊榜》变得更接近精品。

 

未尽事宜后续讨论吧,再次向《琅琊榜》一剧的主创团队表示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